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审计学原理--计划审计工作
第七章计划审计工作本章的主要内容7.1总体审计策略7.2具体审计计划7.3重要性7.4审计风险本章的学习目的1.了解编制审计计划前的工作2.熟悉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3.熟悉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内容4.掌握重要性的含义5.掌握应用重要性概念的各个步骤6.掌握审计风险的含义7.掌握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7.1总体审计策略本节的主要内容7.1.1编制审计计划前的工作7.1.2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考虑的事项7.1.3总体审计策略包括的内容7.1.1编制审计计划前的工作1、审计计划的作用·关注重点审计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恰当分工和指导监督,并复核其工作·协调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的工作。7.1.1编制审计计划前的工作2、编制审计计划前的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有助于确保在计划审计工作时达到下列要求:(1)注册会计师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注册会计师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3)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7.1.1编制审计计划前的工作3、初步业务活动的内容(1)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2)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3)及时签订或修改审计业务约定书。问题:前面两项初步业务活动只需要在审计业务开始阶段进行吗?7.1.2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考虑的事项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7.1.2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考虑的事项1.审计范围2.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3.审计方向7.1.3总体审计策略包括的内容1.恰当地反映以上考虑的事项2.资源调配计划(1)向具体审计领域调配的资源(2)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的数量(3)何时调配这些资源(4)如何管理、指导、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7.2具体审计计划本节的主要内容:7.2.1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7.2.2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7.2.1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总体审计策略中所识别的不同事项,制定具体审计计划,并考虑通过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以实现审计目标。7.2.2具体审计计划包括的内容1.风险评估程序2.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3.计划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具体审计计划模板”7.3重要性本节的主要内容: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7.3.3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思考:CPA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否意味着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中不存在错报?为什么?标准审计报告(节选)审计报告ABC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标准审计报告(节选)……三、审计意见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1.含义:(各国一般沿用“会计准则”中的定义)问题:我国哪个会计准则中对“重要性”做出了定义?如何定义的?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予以判断。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信息漏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足以改变或影响任一位理性决策者依赖这些信息所做出的判断。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3)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4)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2.重要性的运用范围⑴计划审计工作时: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⑵评价审计结果时:评价错报的影响。计划审计工作时运用重要性概念的步骤第一步对重要性做出初步判断(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第二步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第三步估计各个部分的错报合计数第四步估计合并的错报金额第五步将合并的估计错报金额与重要性的初步判断或修正判断比较评价审计结果时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3.重要性的两个层次:(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认定层次的重要性“可容忍错报”问题:在确定报表的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时考虑的基本界限是上述哪个层次的重要性?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4.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的关系思考:你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正向还是反向关系?7.3.1重要性的含义及运用范围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是反向变动关系。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真是一个困难的职业判断过程!!!所有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因素???思考(1)一个是盈亏持平,或者是刚刚扭亏的企业;另一个是盈利企业,净资产盈利水平超过了20%,哪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水平应当低一些呢?(2)对于刚刚扭亏的企业,你将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3)一个企业是轻微亏损企业,另一个是严重亏损企业,亏损水平超过了净资产的10%,哪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水平应当低一些?(4)2000年年报中,一个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是7%,另一个是18%,应对哪个公司确定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假定上述两公司本年度均存在配股需求,1999年《关于上市公司配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要求的拟配股公司“每年净资产收益率不得低于6%”,2001年以后上述规定发生了变化)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Ⅰ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步骤1)在审计实务中的常见做法是:审计人员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当的比率乘以该基准,从而得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1.判断基准的选择可选择一些汇总性财务数据,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审计人员通常选择一个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规模的基准。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审计人员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思考:对以盈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将“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作为计算基准是否恰当?对收益不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或非盈利组织,选择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作为计算基准是否恰当?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2.比率的选择⑴固定比率法:例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指南中给出了以下的参考数值举例:·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的5%,或总收入的0.5%;·对于非营利组织,费用总额或总收入的0.5%;·对于共同基金公司,净资产的0.5%。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例二:大华事务所的方法:税前净利法:3~5%(比较稳定,回报率较合理的企业)总收入法:0.5~1%(微利企业和商业企业)总资产法:0.5~1%(金融、保险和其他资产大而利润小的企业)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例三:常见的其他做法①税前净利润的5%-10%②资产总额的0.5%-1%③净资产的1%④营业收入的0.5%-1%“百分比区间”选择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提示: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按经验确定比例。美国的现实情况。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⑵变动比率法举例:“四大”之一的某会计师事务所判断重要性的方法:以总资产和总收入中的较大者为基础确定重要性水平。包括2步:⑴确定总资产或总收入中的较大者的范围;⑵根据重要性计算表按以下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重要性水平=基数+系数×超过下限部分。总资产或总收入中较大者的范围重要性水平下限(不包括在内)上限(包括在内)基数系数03000010000030000010000003000000100000003000000010000000030000000010000000003000000000100000000003000000000010000000000030000000000030000100000300000100000030000001000000030000000100000000300000000100000000030000000001000000000030000000000100000000000300000000000---01780397083001840038300855001780003970008260001840000383000085500001780000039700000826000000.059000.031000.021400.014500.010000.006700.004600.003130.002140.001450.001000.000670.000460.000310.000210.00015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Ⅱ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步骤2)“可容忍错报”问题:评估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以后,为什么还要评估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确定可容忍错报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1.分配的方法主要适用于资产负债表账户。在这种方法下,各账户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举例假设ABC会计师事务所正在审计的某企业的资产构成如表7-1所示(为简化说明,假定该企业的资产只包括表中所列的少数几个项目),审计人员初步判断其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250万元(资产总额的1%),现将这一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资产账户。表7-1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分配的方法)单位:万元项目金额重要性水平货币资金1250你的方案?应收账款3750存货7500固定资产12500合计25000表7-1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分配的方法)单位:万元项目金额重要性水平货币资金12505应收账款375045存货7500100固定资产12500100合计250002507.3.2计划审计工作时对重要性的评估2.不分配的方法例一:接前例,假定该会计师事务所对账户和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制定了两条原则:一是任何一个账户的可容忍错报不能超过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60%(250万元×60%=150万元);二是所有可容忍错报的合计不能超过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两倍(250万元×2=500万元)。【如表7-2所示。】表7-2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不分配的方法)单位:万元项目金额重要性水平货币资金1250你的方案?应收账款3750存货7500固定资产12500合计25000表7-2账户层次重要
本文标题:审计学原理--计划审计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4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