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电子商务 > 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序电子商务虽然只有短短10来年的时间,但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生越来越大效益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正在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体制,并不断促进技术和应用的创新。为了加快培养高层次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教育部于2001年正式批准高校设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迄今设立该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300所。这些高校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地方高校和独立学院。办学层次参差不齐,学科特点很不相同,行业和地方需求也各有千秋。因此,如何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制订指导性专业规范,培养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就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在经过大量调研和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并通过了专家的评审。知识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核心,也是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基础。相信该知识体系的实施能够对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规范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复合交叉型学科的知识体系研究和专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张尧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3月8日 2 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评审意见受教育部委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于2008年2月29日在北京组织评审专家组对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以下简称知识体系试行版)进行了评审。评审专家组听取了关于知识体系试行版的编制背景、过程、框架、内容和特色等情况的介绍。经过讨论,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一、电子商务是国家中长期和“十一五”发展的重点方向,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急需大批量和高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知识体系试行版的编制是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二、知识体系试行版在内容方面充分考虑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在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管理和服务知识体系,以网络营销为核心等组合型知识体系,与网络运营安全相关的从基础到应用的知识体系,面向客户和系统的需求规划、应用分析和系统构架技术体系,专业实践体系和创新创业等五个方面体现出电子商务的专业特色。三、知识体系试行版的编制同时充分考虑到各高校学科背景的水平、层次、特色和需求方面的差异,在保持专业核心知识统一性和专业性的前提下各高校可以发挥自己学科优势和特色,对核心知识和可选知识单元进行选择,对不同学科和学位方向进行跨学科的知识选择,或者自己定义新的知识单元、新的知识点或实践点,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四、建议本知识体系试行版尽快在现有的普通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中进行试用,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予以完善。评审专家组组长:宋玲2008年2月29日3 序人类社会正在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互联网只用了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将各大洲的人类连接在了一起。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正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交流的方式。未来的经济贸易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互联网环境来开展。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国家与国家、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主要经贸方式与沟通手段。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这就对中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0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2号),特别指出“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合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电子商务理论研究”。2007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从另一个更广阔的层次强调了推进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教育部从2001年初正式批准13所高校设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以来,已经累计批准了324所普通高校开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每年有数万名大学毕业生新增到电子商务人才队伍中。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就成为教育部门的核心工作。教育部于2006年初正式成立了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且明确提出:教指委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制定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2007年1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又联合发文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提出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制订指导性专业规范。本次提交试行的《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就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战略决策的具体步骤,是按照教4 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要求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规范建设的重要内容。电子商务专业是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特别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网上与网下的业务沟通、创新与创业的素质培养,还需要能够结合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特色为行业经济和地方经济服务。因此各高校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本学校的优势背景、相关学科特点并针对社会需求新增有自己特色的知识单元,从而组合、凝练成既符合教育部培养要求规范又体现本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和核心课程体系。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与电子商务经济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电子商务法规政策的频频出台,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创新模式的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将这些研究成果包括过程反映到大学的本科教学中。相信《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的发布能积极推动我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也希望各高校在实践和应用过程中对试行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不断再上层楼,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和更具创新精神的电子商务人才。潘云鹤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2008年2月18日 5 前言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需求和专业知识要求在不断提高,普通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也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快速发展到有324个高校和约8万在校学生规模的交叉复合型新兴学科专业。为了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给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高等学校提供教学指导,很有必要尽快制定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范的知识体系。2005年12月,教育部在发布《关于成立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制定专业规范或教学质量标准。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决策和步骤,教育部和财政部2007年1月联合发文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提出要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制订指导性专业规范;同时要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引导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积极探索专业评估制度改革,重点推进工程技术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逐步建立适应职业制度需要的专业认证体系。按照教育部主管部门的有关步骤和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启动关于专业知识体系的研讨并成立了综合、经济、技术和管理等四个专家组开展专业知识体系的起草工作。在2007年2月于浙江宁波召开的教指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初步形成了专业知识的框架体系和三级目录初稿,2007年4月在北京教指委主任会议和2007年5月在武汉教指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并形成了第一版征求意见稿。第一版征求意见稿在武汉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工作会议上向与会的200多位各高校专业负责人和教师进6 行了介绍并组织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意见征集。在此基础上,各专家组又各自分工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研讨和内容修改,期间征求了部分地方高校、多个电子商务企业的意见,也听取了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劳动部电子商务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和国外高校担任电子商务教学的专家和教授的意见和建议,综合上述工作所形成的第二版征求意见稿于2007年12月在西安教指委第六次全体工作会议上听取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建议并进行了进一步的专题讨论,会后各组又分别对内容进行了一次修正和整合。在汇总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第三版征求意见稿于2008年1月底在云南教指委第七次全体会议(教指委2008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进行了集中修订。由教育部委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于2008年2月29日在信息产业部召开了《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评审会。来自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阿里巴巴、易宝支付、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领域的专家,通过了知识体系的评审,建议尽快在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中进行试用,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予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试行)的第一章介绍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形成与发展,由李琪负责撰写;第二、三和八章介绍了电子商务专业以知识体系为主线的专业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与定义、实践要求、与课程体系的关系、在专业评估中的作用以及知识体系的内容分类等,由陈德人负责撰写;第四章开始到第七章按照知识领域、知识模块、知识单元、知识点和实践点的次序给出了知识体系各层次的详细内容,由陈进、李琪、吕廷杰、陈德人分别负责的各学科类专家组集体撰写。各专家组组成人员如下:(一)综合专家组。组长:陈进;副组长:汤兵勇专家组成员:邓顺国、孟卫东、兰宜生、覃征、华迎、孙宝文、张宁、陈德人等。7 (二)经济专家组。组长:李琪;副组长:盛晓白、谢康专家组成员:张宽海、李洪心、兰宜生、彭丽芳、曾小春、彭晖、王晔、张永忠、张仙锋、王立华、周晓辉等。(三)管理专家组。组长:吕廷杰;副组长:王学东专家组成员:覃征、刘震宇、李洪心、刘业政、何建民、胡桃、桂学文等。(四)技术专家组。组长:陈德人;副组长:张宁专家组成员:孙宝文、覃征、刘军、马敏书、李琪、陈进、华迎、吕廷杰、胡桃、杭诚方、何建民、王东、刘渊、施敏华、吴志航、郑小林、陆春阳、徐林海、李克非等。本试行版前后经过包括教指委全体成员在内的40多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充分吸收了前期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所积累的大量成果和工作经验,以及教指委前期的工作成果。教指委潘云鹤主任和教指委高级顾问、商务部廖晓淇副部长十分重视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体系建设,多次给予了方向性的指导。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张尧学司长、商务部信息化司王新培司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宋玲理事长、阿里巴巴马云总裁等三位分别来自政府、行业和企业的教指委特邀委员以及石伟光处长、梁春晓研究员等对本稿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杨志坚副司长和财经政法管理处吴燕处长对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建设和专业知识体系的制订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具体的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力配合并积极支持了试行版的及时发布。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3月5日8 目录第一章电子商务专业综述.............................................................11 1.1 .................................................................................................11 专业形成与发展概况1.2 .....................................................................12 专业涉及的领域覆盖范围与学科基础1.3
本文标题: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