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张婉莹2013年11月8日内容概要一、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组成部分(二)情绪的发生和初步发展二、儿童情绪的获得理论(一)学习理论(二)认知理论三、儿童基本的情绪(一)哭与笑(二)恐惧与依恋四、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什么是情绪,它和情感一样吗?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情绪即“情感”,是较高级的情绪;狭义的情绪是指那些与某种机体需要(如食物、水、空气、性等)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最简单的体验,是较低的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人的情绪在本质上不同于动物的情绪。由于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人的情绪具有社会性。一般认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是四种最基本的情绪。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情感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发生较晚,为人类特有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短暂性稳定性、持久性冲动性、外显性、可测量性深沉、含蓄一、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一)情绪的组成部分情境到底什么样的情境会引起儿童的情绪?研究者J.Strayer对4—7岁的儿童做了相关研究。发现引起儿童情绪的情境可归结为7中:材料性质、想象的东西、人与人之间的事情、环境事件、成就、食物、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各种情绪都可以由人与人之间的或环境的事件引起;(2)伤心与愤怒通常由人际关系引起;(3)高兴和惊奇常常由材料性质引起;(4)害怕由想象或幻想的东西引起;(5)随年龄增长,引起儿童情绪的情境也在变化。为什么同样的情境,对不同年龄儿童来讲所引起的情绪不同呢?研究者利用皮亚杰的理论作出解释:处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儿童对情绪刺激的认知不同。(二)情绪的发生和初步发展情绪的发生基本上所有的实验都证明了儿童的情绪具有先天性,但关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是分化的,还是笼统的存在较大的争议。笼统的,未分化的分化的代表人物观点代表人物观点布里奇斯新生儿的情绪是一种杂乱无章未分化的反应。通过成熟与学习,各种不同性质的情绪才渐渐分化出来。华生新生儿有三种先天的情绪:爱、怒、怕谢尔曼新生儿的情绪是笼统的伊扎特婴儿出生时已具有五种面部表情:惊奇、苦恼、厌恶、微笑、感兴趣林传鼎新生儿已具有两种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愉快,一种是不愉快孟昭兰婴儿情绪分化理论:人类婴儿有8—10种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个体情绪发生有一定的时间次序和诱因;情绪发展有一定规律,也有个体差异初步发展1.布里奇斯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2.伊扎特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1.5岁羞愧、自豪、骄傲等1岁蔑视、内疚6—8个月害怕、害羞5—7个月悲伤、恐惧3—4个月愤怒出生时五种面部表情3.孟昭兰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1—1.5岁害羞、内疚、不安1岁惊奇7个月悲伤、怕3—4个月悲伤2个月愤怒3—6周社会性微笑出生痛苦、厌恶、感兴趣和微笑婴儿情绪识别能力1.婴儿很早就能识别别人的情绪实验:Sagi和Hoffman将出生两天的婴儿分成三个组:一组婴儿听到别的婴儿哭声;另一组婴儿听到电脑制造出来的哭声,音量与真的婴儿哭声一样大;还有一组婴儿周围保持安静。然后比较婴儿在三种情境中的行为反应(如脚踢,面部肌肉动作等)。结果发现,第一组婴儿哭得最多,这说明婴儿很早就能识别别人情绪。定义:婴儿在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做出反应的现象被称为“社会性参照”。如果母亲表现出害怕,婴儿就不敢向前爬如果母亲向孩子微笑,大多数婴儿能爬过视崖2.社会性参照视崖实验二、儿童情绪获得理论(一)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华生和雷诺等观点:认为婴儿的爱、怒、怕三种基本情绪是先天的,无需学习,其他的大多数情绪反应是儿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经典实验:恐惧产生实验(二)认知理论代表人物:凯根、希伯等观点:(1)情绪是认知过程的产物;(2)当前活动与经验不相似,产生恐惧;(3)影响儿童情绪的不是刺激的简单输入,而是解释。经典实验:凯根对4个月大婴儿的实验希伯对黑猩猩的实验三、儿童基本的情绪(一)哭健康婴儿一般有九种类型的啼哭:出生时的首次啼哭、饥饿或口渴、吸乳过快、不适宜、困倦、恐惧、惊吓、忧郁或焦虑、发怒(二)笑婴儿笑经历的几个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有选择性微笑(5、6个月起)(三)恐惧(害怕)1.怯生含义: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出现时间:6个月左右影响怯生的因素:(1)父母是否在场(2)环境的熟悉性(3)陌生人的特点(4)抚养者多少(5)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6)婴儿接受的刺激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杰赛尔和霍尔发现,儿童从2到5岁,对噪音、陌生的物体或陌生人、痛、坠落、突然失去身体支持以及突然的移动等刺激的害怕降低;而对想象中生物、黑暗、动物、嘲笑、有伤害性的威胁的害怕增加。巴尼特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7—12岁)对想象中的生物和个人安全感的害怕减少了;而对学校和社会有关系的害怕明显地增长了。3.克服害怕的方法对抗性条件作用:把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情绪。系统脱敏法: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模特塑造法:利用榜样示范的方法,克服儿童害怕的情绪认知疗法:即改变儿童不合理的思想4.害怕的预防减少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儿童的行动减少对儿童的学业压力(四)依恋1.依恋的含义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寻求亲近是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除此之外,依恋还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跟随等行为。2.依恋的发展依恋形成的标志分离焦虑标志怯生现象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鲍尔贝(1969)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四个阶段:(1)前依恋期(0—2个月):儿童对所有的人都作出反应,他们用啼哭、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但不能进行区分,没有对特殊人的特殊反应,这时的儿童对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无选择;(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儿童对他人的社会性反应强度增加,对熟人有特殊友好的反应,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与之亲近,但仍能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出现对熟人持久的依恋情感;(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儿童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学会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有意的行动,并注意考虑他人的情感与目标。3.依恋理论劳伦茨的“印刻”哈罗的“罗猴”实验Harlow&Harlow(1958)实验表明:小猴子可以在金属做成的假妈妈身上吃奶,但更多的时候是在用绒布做成的假妈妈身上玩耍4.依恋的测量与类型依恋的测量陌生情景法(StrangeStituation)测定儿童的依恋反应和类型Ainsworth半结构化的实验室观察法。包括8个场景,持续约25分钟。陌生情境法*B:婴儿,C:养育者(母亲),E:实验员,S:陌生人(观察者)情景在场人物*程序1B,C,EE告诉C应该把B放在实验室的什么地方,以及C应该坐在哪儿,然后离开。如果需要的话,C告诉B可以开始玩玩具。2B,CC不主动跟婴儿交互作用,但可以对婴儿的行为做出反应。3B,C,SS进入实验场地,静静地坐1分钟,与C交谈1分钟,主动与婴儿交往,或者和婴儿一起玩一分钟。4B,SC离开,S让婴儿自己玩。如果B需要安慰,S就过去安慰,如果婴儿哭得很厉害,这个情景可以早点结束。5B,CC从门外叫婴儿的名字,进入实验室,招呼B。如果B需要安慰,C可以安慰B,如果婴儿准备玩玩具,C就坐在椅子上。如果婴儿显得非常难过,或者需要更多的时间与C在一起,这个情景可以延长。6BC离开,让B独处,如果B哭得太厉害,这个情景可以被缩短。7B,SS进来,招呼B。如果B显得很正常,S就坐在椅子上。如果B需要安慰,S就尽量给予安慰。如果B哭得太厉害,这个情景可以缩短。8B,CC从门外叫B,进入实验场地,抱起B,如果需要,及时安慰B,如果B想玩,就让B重新去玩。*B:婴儿,C:养育者(母亲),E:实验员,S:陌生人(观察者)*B:婴儿,C:养育者(母亲),E:实验员,S:陌生人(观察者)依恋的类型人际关系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反映了亲子关系的和谐性人际关系倾向于冷淡、疏远,反映了亲子间情感联系的缺乏儿童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依恋行为,反映了亲子关系的矛盾性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在与妈妈分离时可能会/不会哭泣,当妈妈回来的时候能够主动打招呼,或者会立即跟在妈妈身边。当妈妈把他抱起来的时候,能够很快地平静下来,很快地被安抚,并且有依偎在母亲怀中的行为。能够很快地恢复到分离前的探索性活动水平。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与妈妈分离时可能会/不会哭泣。当妈妈回来时,较少或者没有目光接触,也不主动招呼。当被妈妈抱起时,没有依偎行为,只是少量的身体接触。很快注意力转向探索性活动,较少与妈妈身体接触。不安全—矛盾型依恋在与妈妈分离时表现出极度的悲伤,妈妈回来的时候,表现出愤怒同时也有高兴的表情。很难让他重新平静下来。即使在重聚的时候,也很难让他恢复到分离前的探索性活动水平。5.依恋的影响因素1234抚养方式母亲缺失文化特点儿童气质6.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实验问题动物的实验人的实验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对后期行为是否有影响?哈罗等有影响鲍尔贝有影响这种影响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萨克特持久的诺瓦克与哈罗不一定缪森不清楚由不良依恋造成的行为方式是可逆的,还是不可逆的?诺瓦克与哈罗并不是完全不可逆的缪森可以得到改善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对照料者的依恋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1依恋的强烈程度不能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2儿童与照料者的依恋不是一成不变的3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正视现实环境的影响4四、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一)道德感1.定义: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2.分类3.道德感的发展1岁2—3岁中班小学生最简单的同情感简单的道德感“告状”行为与榜样比较中班幼儿为什么爱“告状”?1.幼儿告状是其道德发展的表现;2.中班幼儿,他们渐渐得在形象水平上懂得了一些道理,开始把自己的或别人的言行与一定的规则和作为规则体现的榜样相比较,产生相应的道德体验;3.告状实际上反映了幼儿正在把别的儿童的行为与老师经常教导他们的行为准则作比较,并且已主动地产生了某种道德体验。(二)理智感1.定义: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的。2.理智感的发展解决难题;对不同学科产生兴趣,但不稳定好奇好问;破坏“行为产生了一些跟稳定的、深刻的认识兴趣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幼儿小学生青少年幼儿为什么好奇好问,爱破坏?1.好奇好问,“破坏”行为是幼儿理智感发展的特殊表现形式;2.在成人看来十分平凡的事情和东西,在幼儿看来却感到新奇,所以他们要问,要动手拆,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3.作为家长和教师必须珍惜儿童的这种探究热情,并创造条件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三)美感1.定义:是人们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2.美感的发展幼儿与道德感常常联系在一起;对色彩鲜艳的东西容易产生美感小学生受外部特征吸引;真实感青少年敏锐的审美力(四)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从表现形式看,是从外显內隐从控制能力看,从冲动的自制的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间接,具体抽象表达的内容看,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五)良好情绪的特征正向情绪或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情绪体验丰富多样情绪稳定能控制情绪冲动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悦纳别人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本文标题:第八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293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