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地质作用1、定义: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及时检测: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质作用的是()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B大寨梯田C岩层的断裂和错位D荷兰的围海造田E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按照能量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来自地球的内部形成高山和盆地,使地表高低不平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的关系来自太阳能、重力能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球表面趋于平坦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地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表现形式能量来源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同时进行,以内力作用为主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震问题:1、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是一回事吗?2、岩浆活动的结果形成了哪种岩石?岩浆活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侵入岩喷出岩岩浆岩形成地貌:活、死、休眠火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玄武岩(喷出岩)花岗岩(侵入岩)白头山天池白头山天池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形态产生地貌关系水平挤压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水平断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地壳运动褶皱结合上面的内容完成表格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向斜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岩层一般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两翼岩层中心部分岩层两翼岩层构造地貌未侵蚀前常形成常形成侵蚀后背斜顶部因受常被侵蚀为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向上拱起向下弯曲老新新老山岭谷地盆地张力谷地山岭老新新新老老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图背斜顶部因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侵蚀成为山岭。褶皱山脉图中展示的是什么构造运动?什么是断层?2.2断层断层受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或拉张力,岩层错位而形成EF断层组合与地貌此图有几条断层线?地垒ABC地堑什么是地堑?什么是地垒?各反映出的地貌是什么?断层如果岩层受到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岩层就会破裂断开,形成断裂构造。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的叫做断层。断层有两种组合地垒地堑块状山地,如华山、泰山、庐山。狭长的凹陷地带,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断层地貌:块状山地华山——断层构造东岳——泰山庐山——龙首崖华山北坡块状山地断层地貌: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如坦噶尼喀湖;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3、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对找矿、找水、工程建设有帮助思考:地下水、石油、天然气一般会储存在何种地质构造中?什么地方容易发现泉水?何种地质构造适合开凿隧道?修建水库应尽可能避开什么地质构造地区?讨论分析原因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找矿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2、找水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3、工程建设修建隧道一般应选择背斜部位,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工程加固措施;工程建筑地基避免建在断层带上。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五处,属于背斜的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是。(2)从地形上看,C处是,形成原因是。D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EC(3)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4)泰山的成因与图中处一致;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处。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EDE3.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1)~(2)题。(1)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2)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B.乙处为背斜成谷C.丙处为地垒成山D.丁处为地堑成谷BA(三)变质作用岩石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热流变化条件下,使物质内部结构、成分、构造发生变化,称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成变质岩。–例如石灰岩—大理岩(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再如片岩-板岩(片岩在高压条件下)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震级(M)地震烈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地震的分类:(1)按成因分: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冲击地震、诱发地震(2)按震级分:弱震:震级<3级。有感地震:3级≤震级≤4.5级中强震:4.5级<震级<6级强震:震级≥6级;其中震级≥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3)0~70千米:浅源地震;70~300千米:中源地震;300~700千米:深源地震四、地震a.震源b.震中a-b震源深浅b-c震中距一次地震一个震级,若干烈度.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倍.世界主要地震火山带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有什么关系?中国地震带从地震分布图上看,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这样分布?我国的地震多吗?世界上大部分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在板块边缘地带,地壳不稳定,容易出现地震,从图上可以看出,地震带正是处在板块交界处,尤其是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最主要的地震带。我国由于靠近板块交界处,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5、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一些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许多单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多火山地震地中海红海太平洋大西洋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5、板块构造学说碰撞和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张裂:碰撞: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大陆与大陆板块: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1、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哪一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太平洋板块2、在板块张裂区常形成什么地貌?并举例。板块张裂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大西洋3、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大洋板块将如何运动?大陆板块将如何运动?分别形成什么地貌?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为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一下,常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到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4、连连看:把下列地貌与成因正确相连。大西洋喜马拉雅山日本群岛、马里亚纳海沟北美洲的落基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碰撞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区(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BC______(2)在地貌上B表现为,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属于图中的处地貌(填字母)。背斜向斜断层山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受侵蚀D3、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知识梳理:地壳运动地震水平运动岩浆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变质作用内力作用变质岩岩浆岩垂直运动地质构造三、构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地表和近地表风化、侵蚀原始地貌外力搬运离开原位沉积固结成岩现在地貌(一)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2、侵蚀作用3、搬运作用4、堆积作用5、固结成岩作用1、风化作用: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生物的作用上,发生的破坏崩解的现象。1、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风化作用。物理风化风化作用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岩石的疏松、剥落、裂缝这些都是岩石的风化现象风化壳: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风化壳2、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对地表岩以及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叫侵蚀作用。风化产物的搬运是剥蚀作用的主要体现。风力侵蚀干旱地区风蚀蘑菇、戈壁等流水侵蚀湿润地区形成沟谷、峡谷千沟万壑的地表、瀑布、岩溶地貌、峡谷等冰川侵蚀高山冰川地区海水侵蚀沿海地区侵蚀地貌2、侵蚀作用2、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河流凹岸:建河港河流的凸岸:采沙河流阶地河流阶地2、侵蚀作用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2、侵蚀作用U型谷2、侵蚀作用3、搬运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3、搬运作用流水、风、冰川的搬运作用。搬运过程中逐渐沉积4、沉积作用流水、风、冰川的沉积具有天然的分选作用。(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4、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物质的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流水沉积沉积作用风力堆积冰川堆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山前冲击扇,中下游的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地形。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沙丘、沙垄、黄土堆积地形。沉积地貌210020662144冲积扇、三角洲属于流水的沉积地貌。新月沙丘是风力的沉积地貌。地表地貌就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河流的河漫滩平原:发育在河流的中下游河流的冲积平原三角洲(河口处)三·外力作用与地貌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侵蚀作用与地貌沉积作用与地貌流水风力冰川沟谷、峡谷、瀑布例如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①山前形成冲积扇②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沟谷、洼地、城堡、蘑菇、戈壁、雅丹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如黄土高原角峰、羊背脊、冰斗沟谷、峡谷、峡湾海岸(挪)、湖泊、平原湖泊、丘陵、平原(杂乱堆积,无分选)流水的搬运能力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5、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改造,变成坚硬的岩石,这种作用叫做固结成岩。生物体保存在地层中,形成化石。沉积岩:层理结构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地貌小结:知识结构【例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的地形是,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盆地等高线周高中低(2)A、B、C三地中,在地有可能找到岩溶风景区,理由是。(3)在A、B、C三地中,在地可能找到有色金属矿。(4)A、B、C三地中,在地与地之间可能有变质岩存在。A有可溶性石灰岩分布CCB例4.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回答1-2题。(2004津)女神司春苍山云海山水交映珠帘挂川1.形成左一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侵蚀、沉积B.溶蚀、搬运C.搬运、沉积D.风化、侵蚀D女神司春苍山云海山水交映珠帘挂川2.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自左向右依次为()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A例3.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2005年广东地理卷)()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B.是化学作用的结是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岩地区C例5.读下图,回答:1)①②③三岩层按由老到新的关系排列应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C2)如果在③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则③岩层可能是()A、玄武岩B、大理岩C、石灰岩D、石英岩3)若Q点发生地震,且甲、乙两地的房屋牢固程度相同,则两地的烈度()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甲等于乙D、无法判断CA[例6]右下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读图回答1-2题。1.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A.3个B.4个C.5个D.6个2.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A.LNB.LNC.LKD.MNBD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一)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活动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侵入型喷出型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重熔再生作用变质作用冷凝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冷凝作用冷凝作用重熔再生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岩浆——各种岩石——岩浆——新岩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与物质循环的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物质循
本文标题:地壳运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2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