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微球与微囊Microspheresandmicrocapsules吕万良北京大学药学院药剂系Tel:82802683Email:luwl@bjmu.edu.cn•微球(microspheres)是指药物被溶解、分散或被吸附在药物载体材料如高分子聚合物中而形成的骨架型(matrixtype)球形微粒。•微囊(microcapsules)是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包裹而形成的药库型(reservoirtype)球形微粒。•有时微球与微囊没有加以严格区分,也可通称为微粒(microparticles)。微粒的粒径大小不等,一般在1-300m,更大者可达800m。一、定义definitions1.靶向性•经过特殊方法制备的微粒,在体内特异性分布,提高药物在治疗部位的有效浓度,更好地发挥药效。2.缓释与控释作用•缓释和控释微粒可减少给药次数大,可用于长效治疗的目的,降低血药浓度峰谷波动观象及其所造成的副作用。3.栓塞作用•栓塞性微粒直接经动脉管导入,阻塞在肿瘤血管,断绝肿瘤组织养份和抑杀肿癌细胞,为双重抗肿瘤药剂。二、载药微粒的作用4.降低刺激性•载药微粒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5.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载药微粒可提高易氧化的胡萝卜素、对水敏感的阿司匹林、易挥发的挥发油类等药物的稳定性。•但是,微球的缺点在于载药量有限,剂量大的药物不易制成微粒制剂,此外,尚未有一种类型的微球或微囊能定位于所有病变区。二、载药微粒的作用•药物微球(囊)化的进展可分为几个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主要开发的是粒径为5µm—2mm的微囊•20世纪80年代发展了许多粒径小的第二代产品,如1—10µm的微粒。这种粒径的载药微粒通过非胃肠道给药时,被器官或组织摄取后能显著延长药效、降低毒性、提高活性和生物利用度•第三代产品将微粒导入到体内特定靶部位而发挥药效。三、研究进展•多肽、蛋白质类药物不断涌现。目前已有35种重要治疗药物上市。•重点是应用DNA重组技术开发可应用于临床的多肽、蛋白、酶、激素、疫苗、细胞生长因子及单克隆抗体等。•目前已有几十种生物技术药物正在接受FDA审评(包括I—III期临床及FDA评估),700种药物处于早期研究阶段(研究与临床前)还有200种以上药物已进入最后批准阶段(Ⅲ期临床与FDA评估)。生物技术药物的基本剂型是冻干粉针剂。•长效、缓释微球注射剂很有应用前景的新剂型,如缓释1至3个月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微球注射剂已经上市。三、研究进展•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特别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骨架材料,包裹多肽、蛋白质药物制成可注射微球剂,使在体内达到缓释目的,是近10多年来各国学者大力研究的新领域。•在诸多多肽缓释注射剂中,LHRH类似物微球是研究最为成功的品种。LHRH类似物为1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多肽,它由前下丘脑分泌后迅速由垂体门脉转运至腺垂体,调节促性腺激素(GTH),控制性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后者再调节性器官的生长发育。1.长效多肽微球•曲普瑞林(triptorelin)是LHRH类似物之一,其PLGA微球由法国Ipsen公司开发,1986年上市,可缓释1个月,是第一个多肽微球产品。•亮丙瑞林(leuprorelin)是LHRH类似物,生物活性为LHRH15倍。其缓释1个月的微球注射剂由日本武田化学制药公司开发,于1989年进入美国市场。•随后有多种LHRH类似物缓释微球注射剂上市,如布舍瑞林(buserelin)等。1.长效多肽微球•传统的免疫手段系疫苗初次注射后,在一定时间内,需再进行多次加强注射,使人体获得尽可能高的抗体水平,发挥可靠的免疫作用。•用微囊化技术将疫苗及其免疫佐剂包裹在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中,一次注射后,抗原在体内连续释放数周甚至数月,由此产生持续的高抗体水平,可相当于疫苗多次注射的脉冲模式释药。•此种一次性注射疫苗,对临床免疫是一种有巨大实用意义。第一个被WHO批准的一次性注射用疫苗是破伤风类毒素微球注射剂。2.疫苗微球•采用PLGA将破伤风类毒素油溶液包在微球内,注射剂中含两类微球,一类囊材为50:50的PLGA,微球直径较小(1—15µm),含较高量破伤风类毒素(142ng/mg),这种粒径的微球易为巨噬细胞吞噬;•另一类采用75:25的PLGA制成直径10—60µm的微球,内含较低量破伤风类毒素T(3ng/mg),在微球注射后的速释部分疫苗快速释放,第二释放相发生在注射后3—11周。实验表明这种脉冲释药模式与用水溶性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相比,可使小鼠获得更高的抗毒素抗体水平。2.疫苗微球•由于壳聚糖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分解产物无毒性,有促进伤口愈合、凝血作用、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等多种作用,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的各种药物微球制剂进展也较快。•研究的抗肿瘤药品种有如顺铂、米托蒽醌等。•解热、镇痛和抗炎药有酮洛芬、地塞米松等;其他还有生化药物白喉类毒素等,是具有代表性的壳聚糖微球。3.壳聚糖微球1.囊心物•囊心物(corematerials)除主药外可以包括提高微囊化质量而加入附加剂,如稳定剂、稀释剂以及控制释放速率的阻滞剂、促进剂、改善囊膜可塑性的增塑剂等。•囊心物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通常将主药与附加剂混匀后微囊化,亦可先将主药单独微囊化,再加附加剂;若有多种主药,可将其混匀再微囊化,亦可分别微囊化后再混合。四、微球/囊化材料Materialsforencapsulation2.囊材•用于包囊所需的材料称为囊材(coatingmaterials)。对囊材的一般要求是:(1)性质稳定;(2)有适宜的释放速率;(3)无毒、无刺激性;(4)能与主药配伍,不影响药物的含量测定;(5)有一定的强度及可塑性;(6)具有符合要求的黏度、渗透性、溶解性等。四、微球/囊化材料Materialsforencapsulation3.常用的囊材•可分为三类:(1)天然高分子囊材•天然高分子是最常用的囊材,因其无毒、稳定、成膜性好。•明胶gelatin:平均分子量1万5千至2万5千的混合物。•因制备方法不同,酸水解的明胶为A型明胶(等电点7-9),碱水解的明胶为B型(等电点4.7-5)。•成囊性无明显差别。明胶可生物降解,几乎无抗原性。常用量20-100g/L。四、微球/囊化材料Materialsforencapsulation•阿拉伯胶Arabicaacacia•系由糖苷酸及阿拉伯酸的钾、钙、镁盐所组成。•一般常与明胶等量配合使用,作囊材的用量20-100g/L,也可与白蛋白配合作复合材料。•壳多糖Chitosan•由甲壳素脱乙酰化制得的一种天然聚阳离子多糖。•可溶于酸或酸性溶液,无毒、无抗原,在体内能被溶酶菌等酶解,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成膜性,在体内可溶涨成水凝胶。四、微球/囊化材料Materialsforencapsulation•海藻酸盐Alginate•系多糖类化合物,常用稀碱从褐藻中提取而得。海藻酸钠可溶于不同温度的水中,不溶于乙醇、乙醚及其它有机溶剂,不同产品的粘度有差异。•因海藻酸钙不溶于水,故可用海藻酸钠。加CaCl2可使之固化成球/囊,常用量10g/L。•不宜热压灭菌,低温加热80℃、30分钟可促使海藻酸盐断键;膜过滤除菌其粘度和分子量都不变。•白蛋白Albumin•系从人或动物血液中分离提取而得。变性后无抗原性,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囊化载体材料。四、微球/囊化材料Materialsforencapsulation(2)半合成高分子囊材•作囊材的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多系纤维素衍生物,其特点是毒性少、黏度大、成盐后溶解度增大。•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属阴离子型的高分子电解质,常与明胶配合作为复合囊材,一般配成1-5g/LCMC-Na和30g/L明胶,再按2;1混合。•醋酸纤维素酞酸酯•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在强酸中不溶解,可溶于pH6以上的水溶液。可单独作为囊材,一般用30g/L,也可与明胶合用。四、微球/囊化材料Materialsforencapsulation•乙基纤维素Ethylcellulose•乙基纤维素的化学稳定性高,适用于多种药物的微囊化,不溶于水、甘油和丙二醇,可溶于乙醇,遇强酸易水解,故对强酸性药物不适宜。•甲基纤维素Methylcellulose•用于微囊作成球材料的用量为10-30g/L,亦可与明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配合作复合成球材料。•羟丙甲纤维素Hydroxylmethylcellulose•能溶于冷水成为粘性胶体溶液,长期贮存稳定性高,有表面活性,表面张力(42-56)×10-5N/cm。四、微球/囊化材料Materialsforencapsulation(3)合成高分子囊材•近年来,部分合成材料可生物降解并可生物吸收的材料受到普遍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PLA)、聚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氰基丙烯酸烷酯、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ε-己内酯与丙交酯嵌段共聚物、聚合酸酐及羧甲基葡聚糖等。•其特点是无毒、成膜及成球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可用于注射。四、微球/囊化材料Materialsforencapsulation•制备微球的方法有加热固化法,加交联剂固化法,液中干燥法、照射聚合法。•制备过程中往往先用乳化法把药物分散成W/O或O/W小乳滴,再使乳滴固化形成微球。•药物包封入微球时,可将药物先分散于载体材料中,再制备成微球,也可先制备多孔性空白微球,再加入药物溶液使药物包封进入空白微球。•微球包封药物的方法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五、微球的制备Preparationofmicrospheres1.加热固化法•系将药物与25%白蛋白水溶液混合,加到含适量乳化剂的棉子油中,制成W/O型初乳。•另取适量油加热至100—130ºC,也可根据药物性质与释放速度要求不同,加热至160—180ºC,在搅拌下将上述初乳加入到热油中,继续搅拌20分钟,使白蛋白乳滴固化载体,洗去附着的油,干燥后即得。五、微球的制备Preparationofmicrospheres2.加交联剂固化法•将药物分散于载体材料材料的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固化成凝胶状,再搅拌分散成微球分散系。•例甲基炔诺酮微球•将药物分散到冷至0—4ºC血清白蛋白磷酸缓冲液中(pH7.5),加入定量的戊二醛进行交联,以使蛋白凝聚,然后,将此白蛋白溶液分散于搅拌中的有机溶液中,形成微球,以含有Span—80的石油醚溶液洗涤,真空干燥,即得甲基炔诺酮微球。五、微球的制备Preparationofmicrospheres3.液中干燥法•从乳浊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性溶剂制备微球的方法称为液中干燥法。五、微球的制备Preparationofmicrospheres例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PLA和PLGA微球•将PLA或PLGA溶于二氯甲烷—醋酸乙酯(2:1,V/V)液中,制备成3%(W/V)PLA或PLGA溶液。•量取0.3ml的半乳糖苷酶溶液(2mg/ml)加入到3ml上述PLA或PLGA溶液中,用匀浆器匀浆1min,转速为20000rpm•将形成的乳浊液转移到30ml聚乙烯醇溶液(PVA,1%,W/V)中,用匀浆器匀浆1min,转速为20000rpm,可得复乳(doubleemulsion)。•蒸发除去有机溶剂,离心5min,转速为4000rpm,收集沉淀,得到微球。五、微球的制备Preparationofmicrospheres五、微球的制备Preparationofmicrospheres图半乳糖苷酶PLA微球的扫描电镜图谱•分为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化学法(一)物理化学法•本法微囊化在液相中进行,囊心物与囊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相析出,故又称为相分离凝聚法(phaseseparationcoacervation)。其微囊化步骤大体上可分为4步:•囊心物的分散•囊材的加入•囊材的沉积•囊材的固化六、微囊的制备Preparatio
本文标题:微球与微囊(2h)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26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