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公司+合作组织+农户”PPT(董宝中)
中国“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组织形式案例《农业产业化组织与模式(案例研究课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简介该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常见的模式介绍相关案例分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简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01合作组织的功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组织成员进行生产与销售,促使农业生产由行政管理过渡到由合作经济组织协调管理;根据国家产业规划以及市场信息,组织和协调农户进行专业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把分散的专业户、专业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起各种类型的专业农协,以参与市场竞争;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通过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直接组织农业劳动力有序地流动到二、三产业,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基础。组织中介载体服务功能合作组织的功能组织中介载体服务›››由于农户经营的分散性,不可能直接加入大公司的经营序列或纷纷进入大市场销售农产品;在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中,农户为避免自然与市场风险,需要“合作经济”这一中介组织;公司(企业)也需要一个中介组织,以节约交易成本,无论哪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都需要一个中介组织,使公司与农户、市场与农户对接。功能合作组织的功能组织中介载体服务›所谓载体功能,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单纯的组织功能、中介功能中“跳”出来,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兴办各种经济实体。逐步将自身的组织演变成社区性的产业一体化组织或专业性的产业一体化组织。功能合作组织的功能组织中介载体服务››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有效服务,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必不可少的手段;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扎在农民之土壤中,因此它对农户的服务最直接、最具体,从而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维系农业产业化链条各环节得以稳固相联并延伸的生命线。功能主要类型:按照农民合作的紧密程度划分:专业合社股份合社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多种多样,按照农民合作的紧密程度,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其基本特征是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自愿入社,退社自由,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的经济组织。这类合作组织一般是实体性的,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形成劳动者约定共营企业和社会利益共同体。股份合作社是在合作制基础上实行股份制的一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其本质特点是实行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形式,包括农业服务协会和专业协会等。农业服务协会为农户提供综合性系列化服务。专业协会主要从事专项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为什么我国的农民需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02该模式存在的必要性由于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自然灾害的客观存在、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这都会给农民带来风险。有些自然灾害是可避免的,有些是不可避免的,农民单家独户所面临的风险更大。自然风险01040302随着农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农民对科技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农业生产越来越依靠新技术、新产品技术风险农产品订单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但是农民往往处在弱势群体的地位。订单风险成立合作社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集中和厂商签订合同后,解决了农民销售与厂家收购的链条难题。市场风险该模式存在的必要性由于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体,经常出现政策的不稳定性,后WTO时期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也具有多变性,这种不稳定性也给农民带来较大的风险政策风险0506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波动,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带来了农业效益的波动,遏制了农业增效的潜力。农资价格风险积极作用竞争力提升增加收入完善服务体系品牌和技术增强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整合和强势的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解决了一家一户面对市场,势单力薄的状况,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强化了保护和增效的作用。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供应成本降低;统一与企业签订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并优质优价销售,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价格,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了技术服务和推广的作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可以直接与大专院校和农业等技术部门联系、合作,或由合作社聘请技术顾问,举办科学技术培训。加强了品牌战略和先进技术推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有条件通过对品种、农药、饲料、兽药的使用进行明确规定,以利益机制促使内部成员共同遵守,从而有效防止单个农户因一次性交易不可避免存在的投机行为。四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03领办合办自办一体化公司领办合作社:农户是公司的合同工农户与公司合办合作社:建立利益共同体农户自办合作社与公司对接: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农户自办合作社,合作社自办加工企业:实现农户为主体的纵向一体化公司领办合作社:农户是公司的合同工★这种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农户加入合作社为典型代表;★基本特征:公司以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建立起公司与农户之间纵向的长期契约关系;★缺点:合作社本质上是公司的原料基地、第一生产车间。农户与公司没有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农户与公司合办合作社:建立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中农户在合作社中控股,有了剩余控制权,进而有了剩余收益索取权;★基本特征:公司是以个体、私营为主的小型微利企业。公司与农户关系是相对温和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之间的联盟关系;★缺点:公司与农户因经营理念差异而经常发生冲突,威胁到合作社发展的稳定性。农户自办合作社与公司对接:市场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这种模式中合作社作为农户联合行动的产物,代表农户利益与公司谈判;★基本特征:公司与合作社的关系是各自平等、独立的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双方通过自愿达成的商品契约建立起利益连结纽带。简介★这种模式中农户不仅可以分享出售初级产品的收益,而且能够直接分享纵向一体化后农产品加工增值的收益;★基本特征:打破了公司垄断农产品加工业的局面,增加了以农产品生产者为所有者主体的供应商类型,促进市场竞争;农户自办合作社,合作社自办加工企业:实现农户为主体的纵向一体化四种模式比较四种模式比较相关案例分析04谢谢!《农业产业化组织与模式(案例研究课程)》@董宝中
本文标题:“公司+合作组织+农户”PPT(董宝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2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