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XXXX年远景目标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400题解答1.1996~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今后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从时间上来说,这15年是世纪之交,跨了两个世纪,包括20世纪昀后5年和21世纪前10年;从发展阶段上来说,这15年跨了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部署。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原定的第二步战略部署是,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战略部署是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比较富裕。今后15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前5年,要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下世纪初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更好的物资技术基础和经济体制基础。后10年,要在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中迈出关键的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后15年也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九五”期间,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得到巩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初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律体系基本确立。到2010年,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商品市场发达,要素市场比较完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收入分配制度较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手段比较健全;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今后15年,还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建立统一规范的对外经济体制;逐步开放市场,进一步拓宽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2.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本思路,是我们把握客观规律,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一,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第二,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第三,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第四,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要逐步形成同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解决好产业结构中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大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第五,东部地区和中西地区的关系。对东部地区与中西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距扩大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统一全党的认识。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第六,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第七,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同时,也要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使它们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第八,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针对17年来收入分配中出现的新问题,今后,要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加企业积累,形成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和制度。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第九,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要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第十,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既要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第十一,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支持和加强国防建设。第十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的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3.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在未来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我国面临着比较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但也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其中有些是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这些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1)经营管理比较粗放,经济素质不高,经济效益较差,经济增长还主要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增长。(2)农业投入不足,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薄弱,不适应人口增加、生活改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3)国有企业产品、技术、设备老化、债务沉重、社会负担重,生产经营困难较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4)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5年零售物价上涨率年均高达11.4%,对宏观经济稳定形成很大压力。(5)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特别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国家财力不足,宏观调控实力不强。(6)在全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时,地区发展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关系还没有理顺,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别悬殊。(7)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腐败现象有所滋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面临不少新的问题。(8)人均拥有的耕地、水资源和石油等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9)人口总量持续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就业矛盾日趋突出。(10)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滞后,工业素质不高,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还未根本性缓解,第三产业发展滞后。(11)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的任务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做出更艰巨的努力。(12)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和综合国立较量中,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解决好上述前进中的问题和矛盾,是今后15年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正确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纲要》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为此,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更新计划观念、改革计划体制、计划内容和计划方法。国家计划要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计划指标总体上应该是预测性、指导性的。按照这些要求,《纲要》与已往的中长期规划有着显著的不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纲要》提出了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作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和贯彻指导方针的重要保征。《纲要》把这部分作为体现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重要方面,摆在了比较突出的位置。这是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中长期计划的重要特点。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程度,以及“九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九五”期间宏观调控的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货币供应、国际收支以及人口和就业等7大目标。《纲要》注意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在奋斗目标、改革开放的部署、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跨世纪的重大建设项目等方面衔接好第二、第三步战略部署。《纲要》注重阐述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节约战略、地区发展战略、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的对外贸易战略、粮棉生产的布局调整战略等等。这些发展战略,构成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基本框架。突出政策性主要体现在提出实现目标和任务的政策。重点是保持总量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结构优化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区域政策,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政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政策,以及社会发展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人口和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这些构成“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政策方向。计划指标的确定,是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国内外资源、资金等要素在市场导向下配置的情况,提出预测性、指导性的数量指标。《纲要》提出的指标,以总量指标为主,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水平和政策导向,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与以往的中长期计划相比,大量增加了产业发展中的质量、效益和技术进步的指标。这些指标总体上是预测性的、指导性的。体现和强调“两个根本性转变”。《纲要》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骤和措施,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7项措施。在经济发展的任务中,突出科技进步、节能降耗、调整产品结构、挖掘现有企业潜力、能依靠现有企业改造扩建就不铺新摊子,加强技术改造的力度等。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着重提出解决重大问题的政策措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突出农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突出国有企业改革,把科技教育和区域
本文标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XXXX年远景目标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