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音乐史(近现代部分)第一节概述新音乐的启蒙和发展1、概念。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的传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同于此前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2、四个发展阶段:晚清时期、民国初期、二十年代以及三、四十年代(一)晚清——新音乐的初步启蒙历史线索。1、最早随传教士传入中国宫廷,如康熙时。《律吕正义续编》的印行。2、太平天国采用基督教音乐从事反清活动。3、清廷新式军队的军乐队。4、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歌词、音乐创作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歌曲的不同。歌词文、白语言形式兼采,旋律写作主要是“旧曲填词”,主要以外国歌曲音乐作为乐歌旋律,也有少量自创曲调者。乐歌内容主要反应的国人救亡图存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要求。乐歌的对象主要是学生。(二)民国初期——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音乐启蒙的继续历史线索。学堂改为学校。音乐列为中小学和师范学校必修课。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主张,对新音乐和艺术教育活动的促进作用。乐歌书刊大量印行。新音乐活动蓬勃开展。出现了许多新式音乐社团。(三)20年代新音乐的初步发展历史线索。1919北京大学创立音乐研究会。赵元任的歌曲创作。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刘天华的二胡音乐。萧友梅、赵元任等人的欧洲乐器音乐创作。20年代工农兵歌曲创作。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设立。王光祈的音乐理论研究。30-40年代抗日歌咏活动历史线索。“九一八”事变后,影响中国最大的历史事件就是抗日,在音乐方面,是围绕抗日宣传的歌咏活动。影响深远。多种风格、形式的杰作迭出。二、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这是民国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又一特点。国统区的音乐文化。共产党政权领导的区域音乐文化。三、社会音乐结构的变化新音乐勃兴,传统音乐地位下降。从历史看,这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又一次转折。这一转折的原因?传统音乐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音乐流入城市,并且在城市立足、发展;各种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乐的新发展;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传统音乐朝着艺术化,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性等方面发展;吸收新文化成分;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为了经济利益与适应市民之需,也受到不少坏的影响。如广东音乐的一度爵士化。传统音乐戏曲音乐京剧梅兰芳(1894-1961)程砚秋(1904-1958)周信芳(1895-1975)地方小戏发展器乐五四前后,在南北大城市中成了一些专门从事民乐演奏的社团。重要的有“天韵社”(1911),“国乐研究社”(1919)“大同乐会”(1920),“今虞琴社”(1934)、“上海国乐研究社”(1941)等。重要人物有吴畹卿、沈肇州等。这些社团在改编、整理、研究和民乐曲谱的刊行、乐器改革等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并将这些成果进行各种形式的演出和灌制唱片等活动,如大同乐会的柳尧章等人曾将琵琶曲《夕阳箫鼓》改变为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民族器乐(二)民族器乐活动历来在民间是有市场的,群众基础很好。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宗教活动、民间民俗活动中。也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历史原因,民国时期政府并不重视这样的音乐及其活动,这些音乐家地位及其低下,自生自灭,无人问及。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丝竹音乐。这个乐种在江南发展势头最好。代表人物:华彦钧声乐群众歌曲填词的群众歌曲改编的群众歌曲创作的群众歌曲“五四”时期抗日救亡时期全面抗战爆发后期资料欣赏器乐:《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步步高》、《二泉映月》声乐:《送别》、《松花江上》、近代专业音乐创作笼统划分,可以作如下划分:1、声乐2、器乐3、歌剧4、交响乐早期音乐创作的灵感与动力来源于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成为近代中国音乐史的重要内容,它影响到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声乐歌曲一、群众歌曲二、独唱歌曲三、合唱歌曲四、电影、戏剧歌曲《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的最早演奏乐器只是琵琶,后来,又被移植为古筝曲。但现在能听到的,大都是民乐合奏的,乐器如下:琵琶,古筝,中阮,萧,花盆鼓,二胡,中胡,大提琴,木鱼,碰铃,笙...(根据版本不同,使用乐器会有所变化)关于民族乐团:弦乐组:板胡、高胡、二胡、中胡、大胡、低胡、革胡、民族大提琴、低音提琴。管乐组:笛子,笙,唢呐,管子。弹拨乐组:扬琴、箜篌、古筝、柳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打击乐组:民族定音鼓、花盆鼓、小堂鼓、大锣、小锣,云锣、响板...独唱歌曲独唱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艺术水平的主要部类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黄自萧友梅萧友梅简介:(1884—1940)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加入“同盟会”。1912年赴德学习音乐,并以《中国古代乐器孝》一文获得博士学位。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问》、《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是他的代表作,主要论著有《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作品特点:舒展自如,亲切质朴,结构严谨,情绪深沉。代表作品《问》(1922年)、《南飞之雁语》(1923年)等赵元任赵元任简介:赵元任(189211.3—19822.24)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生于天津1929年6月底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作品特点: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代表作品:《叫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也是微云》黄自黄自简介: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字今吾。黄自是我国著名的近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专业音乐教育及音乐创作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他母亲在黄自幼年时的经常教他唱山歌、背唐诗宋词。代表作品:《旗正飘飘》、《抗敌歌》张曙张曙简介:张曙(1909-1938)安徽歙(she)县人,1926年入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科,后入国立音专主修声乐。是左翼音乐活动主要骨干。曾在“三厅”与冼星海共同负责抗日宣传工作,为抗战歌曲传播作出重要贡献。作有歌曲200余首代表作品:《日落西山》、《打豺狼》等任光任光简介:任光(1900-1941),浙江嵊(sheng)县人。早年曾在法国学习钢琴修理和作曲,回国后从事歌曲创作与电影、戏剧配乐等工作。曾任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是左翼音乐主干,牺牲于皖南事变。创作歌曲40多首,被称为著名电影作曲家。代表作品:《渔光曲》、《打回老家去》、《彩云追月》等吕骥吕骥简介:吕骥(1909-2002),湖南湘潭人。曾在国立音专学习,30年代是左翼音乐早期参加者和重要领导。代表作品:《新编“九一八”小调》、《武装保卫山西》、《凤凰涅槃》等贺绿汀贺绿汀简介:贺绿汀(hèlùtīng、1903—1999),原名贺安卿,又名贺抱真、贺揩等,湖南邵阳市邵东县人,中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代表作品:《牧童短笛》、《摇篮曲》《船家女》、《摇船歌》、《背纤歌》、《春天里》、《怨别离》等冼星海冼星海简介:冼星海冼星海冼星海(1905.6-1945.1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于1939年所作的《黄河大合唱》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1918年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莫斯科。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陈田鹤陈田鹤简介:陈田鹤(1911-1955)浙江永嘉人。作曲家。1930年入国立音专学习理论作曲,其创作以抒情歌曲见长。作品特点:风格朴实、素材精炼、结构严谨、富于民族色彩。代表作品:《巷战歌》、《江城子》、《牧歌》等刘学庵刘学庵简介:刘学庵(1905-1985)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四川(今重庆)铜梁人。幼时受其兄影响爱好音乐。1926年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作曲并学唱昆曲。1929年转入上海私立中华艺术大学。先后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作品特点:抒情易唱、旋律优美代表作品:《飘零的落花》、《中华儿女》、《长城谣》等马可马可简介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歌剧院院长。代表作品:《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白毛女》(与他人合作完成)等安波安波简介安波(1915-1965),山东牟平人。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留校工作。代表作品:秧歌剧《兄妹开荒》、《拥军花鼓》等郑律成郑律成简介郑律成(1914-1976),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光州。后加入中国国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作曲家。郑律成自幼学习音乐,1933年来中国,在南京、上海等地从事抗日活动,同时从师学习声乐和钢琴、小提琴。1937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1945至1950年,郑律成回朝鲜工作。任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在此期间,他谱写了很多关于歌颂朝鲜人民斗争和中朝友谊的作品。1950年在北京定居,并且加入中国籍。1976年12月7日逝世于北京。作品特点:旋律洒脱、豪放、富有时代特点和鲜明的个性。代表作品:《延安颂》、《八路军军歌》等其他延安作曲家向隅(1912-1968)李焕之(1919-2000)翟维(1917-2002)张鲁(1917-2003)陈紫(1919-1999)刘炽(1921-1998)器乐传统器乐新型器乐中国乐器音乐西洋乐器音乐中国乐器音乐代表人物:刘天华(1895-1932)江苏省江阴人,出生在一个主张新学的知识分子家庭。我国现代著名的民族器乐家,在他的倡议下,1927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进行民乐改革为宗旨的“国乐改进社”。对乐器改革创新和传统音乐记谱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品:《病中吟》、《空山鸟语》、《良宵》等。中国乐器音乐一、刘天华及其二胡音乐1.创作特征与艺术成就(1)模仿古琴泛音技巧(2)模拟自然声响(3)运用小提琴功法2.对民族器乐的改进和发展(1)对二胡教学争取地位(2)改变教学体系(3)编写《南胡练习曲》47首(4)对二胡的改制,如弓法、音质等。(5)改进记谱法。二、30~40年代的二胡音乐1.背景2.代表作品:《怀乡行》、《小花鼓》、《孤雁》等中国乐器音乐三、琵琶音乐代表作品:《歌舞引》、《改进操》等四、合奏音乐1.背景2.来源:在传统音乐基础上编创。3.特点:4.代表作品:《凤阳花鼓》、《湖光春色》、《翠湖春晓》、《金蛇狂舞》、《彩云追月》等西洋乐器音乐中国近现代西洋乐器音乐创作,主要集中在钢琴、小提琴和交响音乐的创作上。(一)钢琴音乐近代对钢琴音乐的主要艺术特征。近代的
本文标题: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2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