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2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
第1章第1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思路: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一、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指南。.⒉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具体环境中去,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⒊中国革命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就不断取得胜利;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照抄照搬,革命就遭受挫折和失败。.⒋中国特殊的国情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分析的西方国家大不相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道路也不同。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语)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视频)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历史回眸:①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拯救中国的导星”,是“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但“应该细细的研考马克斯(思)的唯物史观”和“中国的实际情形”才能正确运用。②陈独秀认为共产国际的理论应该符合中国实情。西湖会议、北伐等。③1935年遵义会议中央领导认识到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西湖会议(视频).④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表明中国共产党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上达到了成熟。.历史照片: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合影六届六中全会(视频)《中共中央文件》中《论新阶段》报告第七节《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原文: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951年改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④经历1942——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在全党形成共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内涵: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以形成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的从而继续指导中国新的实践的新的理论成果。“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新的理论”是互动发展的过程。基本要求:-----------------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③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结合而达到融合。(延伸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重含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般原理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民族化。马克思主义经典形式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实践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结晶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基本道路。(1921-1966)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邓小平理论: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围绕“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基本的问题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从9个方面初步系统地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78—199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需要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统一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与时俱进。(1989—2002).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主题,科学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和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问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和“第二次飞跃”中的“两次与时俱进”: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毛泽东思想。(其中革命的理论是主体)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需要不断用最新理论成果来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所谓“一脉”,是指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精神。所谓“相承”,是指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依次回答了革命和建设等重大历史问题,是向着共同理想奋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理论表现。.所谓“与时俱进”,是指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都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前后是明显的继承、发展、丰富和创新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旗帜问题至关重要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高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来取得的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③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讨论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哪些障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如何克服这些障碍的?(同学们可以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关文章,然后进行总结归纳。)
本文标题:第2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6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