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儿科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1儿科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202)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2、培养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3、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4、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1.小儿血液病和肿瘤2.小儿神经系统疾病3.小儿心血管疾病4.小儿内分泌5.小儿外科三、培养方式硕博连续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硕博连读研究生指导小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组成,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研究生导师任组长。四、学习年限硕博连读研究生学制5年。五、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修订应修总学分:40,其中必修25学分(含培养环节学分)。21.必修课(学位课)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博士),2学分(培养方案中有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的,相应专业研究生选修并通过课程考核,可免修专业外语)。专业课:(其中:学位专业课(3学分)。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2.选修课(非学位课)专业选修课:非专业选修课: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至少修读1门公共选修课或1门跨培养单位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硕博连读研究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3.补修课跨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1-2门。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六、培养环节1.前沿讲座,5学分。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参与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包括各类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讲一定数量的前沿讲座。(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2学分参加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0.1学分/次参加省级及以上学术会议0.2学分/次(2)综述报告或研究进展报告2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报告或科研报告6-8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学院研究生论坛报告2次。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获得学分。在本学科做综述或研究报告0.3学分/次3在医学院研究生论坛做综述或研究报告0.4学分/次在省级以上学会做综述或研究报告0.6学分/次国际学术会议做研究报告1学分/次(3)课题计划书撰写1学分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一份科研基金计划书,要求立题新颖、思路清晰、课题设计合理。由导师组进行评审,评审合格方可获得学分。2.讨论班,1学分。讨论班指一定范围内的研究生在指导者的引导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研讨,一般以研究方向或课题组为单位设立。讨论班定期举行,每期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研究生充分参与讨论,展开学术争鸣。讨论班是一种极具研究强度的学习形式,旨在通过参与者的直接交流和思想碰撞,以开拓思维,激发创新,养成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讨论班同时也是一种学术指导形式,鼓励导师或导师组依托讨论班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学术指导。博士研究生自第二学期开始,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各学科须结合本学科特点明确讨论班的相关要求。儿科讨论班形式:以课题组为单位,每两周一次,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制定主题,根据主题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参与讨论。组织及考核方式:由导师组成员进行考核,现场评议打分。(主持人/组织者签字、参加人员名单、讨论主题,考核成绩)3.资格考试硕博连读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转博资格考试,具体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4.中期考核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中期考核要求在第五学期完成。由5-7名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博士生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的设计与准备及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各单位每年中期考核优秀比例不超过20%,暂缓通过比例不低于15%,学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中期考核暂缓通过。①两门以上课程不及格;②中期考核专业英语或专业知识考试不合格;③存在违规违纪或学术不端行为;4④课题研究进度缓慢,无法正常毕业;5、临床实践1学分。临床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学术型)应参加临床实践至少一年。临床实践阶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由导师组负责安排在二级学科内相关科室轮转。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安排(时间、科室)确定后需提交各培养单位教育处备案。临床实践由轮转科室及导师组负责考核评估(实践课成绩≥70分为合格),医学院负责进行检查。临床实践不合格者不能毕业。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1、选题和开题报告博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前沿的基础上,明确主攻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开题前必须完成对不少于60篇相关文献的综述,字数不少于5000字。(综述由导师组3位及以上成员进行审核,并给出评定、备案。博士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工作前必须先进行开题报告,听取专家意见,完善论文思路,开题报告要求在第二学期完成。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负责人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人)组织3~5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专家中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不低于50%。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选题的目的、依据,目前国内外进展的状况,研究的基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预期达到的水平,科研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度安排,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绩;经费预算等。开题报告完成后,开题指导小组进行充分讨论评价后,方可确定研究的题目。开题报告必须有文字记录并备案。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研究生在开题后的论文研究阶段,必须向导师组(含相关专家)进行至少2次以上论文中期报告,由学生向导师组及相关专家汇报工作进展,考核组考核研究生课题研究相关原始资料,对研究生课题进展及中期报告给出评价,并对今后工作给予指导。中期报告要求有文字记录备案。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及导师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论文研究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3、学位论文预答辩5博士研究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1个月,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进行公开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博士学位论文及相关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预答辩所有要求(包括程序、时间)与正式答辩相同,有关预答辩工作按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执行。4、实验纪录认真进行原始材料审核(在论文中期报告和预答辩时进行),毕业论文研究原始记录使用统一的实验记录本,按学院制定的统一审核表,由导师及专家进行审核并备案。5、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按照《山东大学论文规范》要求执行。论文应数据可靠,分析合理恰当、写作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6、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以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不含综述),且论文影响因子累计5分及以上;或JCR2区及以上论文,且论文单篇影响因子为3分及以上。备注:1.论文影响因子及分区:参见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提供的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表;2.对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须与本人的学位论文有关,论文篇数及影响因子均按并列作者人数平均后计算。临床医学硕博连读研究生不允许提前毕业。八.毕业及学位授予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前沿讲座、讨论班、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发给山东大学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博士学位证书。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本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情况表6儿科学科(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课程类别课程号课程名开课学期学时学分开课单位备注学位课公共学位课G090002思想政治理论(理工医)1543马列部G09000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1362马列部G910001第一外国语(英)1-21083大外部学位基础课0600053盆会阴应用解剖学1401.5人体解剖学教研室0600054腹部应用解剖学1351.5人体解剖学教研室0600036神经科学1181生理学研究所0600013心血管病理生理学1402病理生理学教研室0600046医学分子免疫学1362免疫学研究所0600025人体胚胎学1362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学位专业课0600226儿科学2-43导师组0600203儿科学研究进展5-83导师组0600291专业外语(博士)2-42导师组非学位课0600073实验动物学1362医学院0600049实验室安全与防护1181医学院0600057科研基本训练专题讲座1241.5医学院0600医学文献检索1361图书馆0600019生物大分子与分子生物学1362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0600064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1322细胞生物学研究所0600169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2241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0600173基因工程学实验技术2322免疫学研究所0600174分子遗传学技术2241遗传学研究所0600171细胞生物学技术1362细胞生物学研究7所0600172形态学实验技术及应用1161组织胚胎学教研室0600170神经培养技术1161人体解剖学教研室0600168神经生物学基础实验1241神经生物学研究所0600048免疫学相关研究技术1482免疫学研究所0600027干细胞研究进展1322组织胚胎学教研室0600036神经科学1181生理学研究所0600041化学治疗学1362药理学教研室0600039医学细胞遗传学1543遗传学教研室0600025人体胚胎学1362组织胚胎学教研室0600016胸部影像诊断学1322齐鲁医院0600015腹部影像诊断学1362齐鲁医院0600289断层解剖学1723.5人体解剖学教研室0600267流行病学5543公共卫生学院0600029人类分子遗传学5362医学遗传学研究所0600032分子病理生理学实验技术5402病理生理学教研室G640001医学统计学1724公共卫生学院G090006医学文献检索2361图书馆0600175实验病理学5362病理学教研室补修课0600274生理学2-4医学院0600252医学免疫学2-4医学院儿科学(内科)论著1.《儿科学》(第五版)王慕狄主编2.《实用儿科学》(第六版)吴瑞萍主编3.《尼尔森儿科学》WaldoENelson4.《小儿心脏病学》马沛然主编5.《小儿血液病学》黄韶祖主编86.《实用小儿神经病学》项全申主编7.《小儿肾脏病学》杨霁云主编8.《小儿内分泌学》颜纯主编9.《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张梓荆主编10.《儿童保健》郭迪主编11.《实用新生儿学》金汉珍主编儿科学(内科)期刊1.《中华儿科杂志》2.《国外医学》(儿科分册)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4.《临床儿科杂志》5.《实用儿科临床杂志》6.JPEDIATR7.PediatrResr8.ArchDisChild9.ActaPediatr10.NewEnglJMed11.J.ClinInvest12.JApplPhysiol13.Science14.Nature儿科学(外科)论著1.《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实用普通外科》李兆亭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3.《克氏外科学》王德炳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4.《器官移植学》夏穗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95.《手术学全集》黎介寿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6.《腹部外科实践》吴咸中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7.《临床解剖学丛书》韩水坚主编人民卫生
本文标题:儿科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6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