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现过这样的人。”“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爱因斯坦“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MiddleTemple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丘吉尔1999年《时代》杂志将甘地评选为20世纪风云人物。第一名是爱因斯坦,第二位是罗斯福总统,印度的甘地则名列第三位。一·甘地生平1869年,甘地出生于印度西海岸一个富裕的家庭。这个家庭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十八岁那年,甘地前往英国学习法律,四年后学成归国。在英国的这段时期,甘地第一次接触到了民主,自由,与法制社会。回国后应工作需求前往南非,在南非,他尝到了种族歧视的滋味。从而萌发了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投身正确印侨权益的斗争。并亲手建立了一个名为“凤凰新村”的非暴力训练基地。在非暴力的思想指导下,甘地亲自领导南非的印侨,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条例。直至1914年甘地回国,他已是名声在外的政治活动家,并成为国大党的领袖。(废话一句:国大党现在依旧为印度最大党派,拥有党员三千万,现主席为索尼娅·甘地)二·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社会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为了巩固殖民统治,英政府一方面准备宪政改革,安抚和拉拢印度上层阶级,另一方面颁布罗拉特法(1919年2月),加强镇压。在加强种姓间矛盾的同时,以欺骗和暴力压迫印度人民。同年4月13日,发生阿姆利则惨案,反英斗争迅速高涨。1920年9月,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甘地宣称,斗争的目的是达到自治,“如有可能就实行帝国内部的自治,如有必要就实行脱离帝国的自治”。在甘地号召下,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汇成一股反英洪流。1.非暴力不合作的含义: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2.非暴力理论:消极抵抗,坚持真理3.甘地认为:弱智的武器是暴力手段。而强者的武器则是仁爱与真理统一。三、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运动爆发的背景:(亚洲觉醒)①一战后英国殖民统治使印度社会反英情绪增长②20C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掀起非暴力抵抗运动根本原因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起因:罗拉特法案,阿姆利则惨案。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结果:1922年,发生暴力事件后,宣布终止运动特点: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1)起因:①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主观)②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客观)(2)运动概况1930年“食盐进军”使运动达到高潮沿海各地响应,全国各地开展反英斗争(3)结果:英国允许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食盐运动)4、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原因:①二战期间关于战后自治的商讨②二战后英国的衰落,印度的反抗(2)概况: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发出不合作号召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特殊意义:1948年初,79岁的甘地,在德里做晚祷时被印度教狂热分子枪击,中弹的瞬间还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为众人祈福。当然,关于甘地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英国政府不满其作为。有人说是国大党内部产生分歧,对甘地心生不满。还有人认为是激进的种姓歧视分子不满甘地的自由平等政策。洒满花瓣的圣雄体在火化前一刻供人瞻仰印度总督由保镖护卫着前参加甘地葬礼但是无论如何,甘地对印度独立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不可否认的。其仁爱,宽容,非暴力的政治思想,也为后世留下一比巨大的精神财富。从后人对甘地的称呼可以看出————“圣雄”。不是英雄,不是枭雄,不是伟人,不是政治家、思想家。一个圣字就足以将他与同时期的切·格瓦拉、毛泽东、孙中山、斯大林区别开来。不要枪支,不要流血,不要任何与暴力有关的革命。手中拐杖,是他毋需子弹的AK47。身上托蒂(就是那个像浴巾一样的布),是他柔软也坚硬的武装。他扬起了一把盐,顺势也就将整个德干半岛的阴霾也一同挥去。积极性: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复兴,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非暴力不合作组织的评价: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在世界经济史上很少有国家像它这样子,是跳过了工业化阶段,直接从农业阶段进入了一个服务业为主的阶段。同样在政治上,印度也是一个神奇的国家,一般来讲,大家都认为发展民主或者西方式的民主代议政治,首先要有一个强大而稳定的中产阶级,起码社会识字率要高。(例如英,法,美,日等等)但是问题是当印度还有很多人——极多人是文盲,大部分人都很穷困,中产阶级占的比例少得可怜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了它的民主政治,而且有时候它这个联合政府可以搞到24个党在一起做的一个联合政府,那么这在别的地方来讲,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和甘地不无关系。甘地对于西方带来的现代性、现代学和工业化毫无好感,他认为这都是物质的,他崇尚的是印度所谓的精神力量,而这个精神力量最能够在印度到处都是的农村里面看得见。他甚至反对大规模的工业化,是他主张每一个人都应该自己在家里面自给自足,拿纺车自己纺纱,我们看到他不是总在那儿纺纱吗,这对他来讲不只是个精神上的自我修念,同时也是经济上保证这个国家将来能够进步发展的方法。(见书66页)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工业开始。“回到纺车去”一度成为甘地经济思想的象征。(颇有小农经济之势)在今天开来,客观的说,这种看法是比较落后且幼稚的。我认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有着不可复制性。1936年,甘地曾接见国民党原来戴季陶,提出中国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违背了非暴力主张。不久后,甘地接见了基督教领袖,再次提到:“从我的立场来看,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来对付已经开化的日本,我认为这是不适当的。如果中国有我这样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一样的毁灭手段。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毁灭手段来吧,我们以两亿人给你,但是剩下的两亿人我们是不会屈服的。”在我们同学看来,这当然是很可笑的,但为什么甘地会凭着这种带着些许天真的信念成功使印度独立,而与他同时的其他民族独立运动,却非得靠着枪杆子,才能打出政权呢?挑战一个有合理价值观的政府,非暴力是有一定作用。尽管那时英国扩张侵略的脚步不曾慢下,但自诩绅士的英国人还是对甘地残存理性和正义的,有镇压,也有屠杀,但相比于同时期日本、德国,英国人已经很淡定和温和了。在当下,以非暴力主义自诩的政客不少,最出名的莫过昂山素姬。但她最大的弊病在于,她没能像甘地一样遇上一个可以与之理智谈判的政府。缅甸军政府,一个靠着枪支站立的政权,怎么可能会和一个空有美名和民众的拥趸,却无真正实权的弱女子对话呢?理性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在查资料时,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叫《中国人对甘地的三个误解》无奈文章太长,只能忍痛截取一段与大家分享。【误解之三:非暴力抵抗软弱无力】这可能也是甘地最难以被中国人理解的地方,因为几千来中国人对专制暴力已经习惯于在屈服和暴力反抗之间进行钟摆式选择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就是中国人最好的托词。诚然,在一个赤手空拳的秀才与刀枪在手的士兵之间,力量的对比是十分明显的。甘地对他所从事的活动最后选定的名称是“真理力量”,这是一个印地语的组合词,因而在有些资料中,人们也能发现“非暴力抵抗学院”被翻译为“真理学院”的情形。刀枪之力仅仅是物理之力,而非暴力抵抗之力则是“真理之力”,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力”。暴力之力可以用物理的方法计算和测量,真理之力却能压断任何物理的秤杆。暴力的本质就在于使人恐惧,如果面对暴力时能够做到无所畏惧,暴力也就顷刻之间瓦解。任何一个可以平静的面对暴力、并且坦然接受暴力打击的人,他身上就蕴藏着比任何暴力都更加强大的力量,不管这种暴力是拳头、棍棒、刀枪、监狱、军队还是法律!美国黑人用这种“真理之力”废除了种族隔离的法律,获得了自由,印度人也用这种“真理之力”战胜了殖民统治者的暴力,获得了自己的独立。对非暴力抵抗力量的怀疑,其实来自于对暴力的莫名恐惧;当我们从内心解除了对暴力的恐惧之时,也就是我们获得真理力量的日子。中国人对甘地的全部误解,其实都源于对自己的不理解,正是对暴力的恐惧让我们变得目光如鼠。当然,文章也有偏颇之处。【美国黑人用这种“真理之力”废除了种族隔离的法律,获得了自由,印度人也用这种“真理之力”战胜了殖民统治者的暴力,获得了自己的独立。】黑人真的不再被歧视吗?那天张老师说什么来着。。。印度人民获得独立了吗?他们依旧被自己的种姓歧视所桎梏着,民主权利依旧属于上层的高富帅们。当然,世事变化,没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瓦解。时间会给我们答案。而作为友邻和对手的我们,静候着甘地所解放的印度,再一次华丽的逆袭。谢谢~~~
本文标题:甘地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78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