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伤寒论选读》主讲教师:英洪友关于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熟悉掌握关于教学方式基本方式:课堂讲授、自学尝试方式:PBL教学法(视学生人数而定开展与否)关于考试方式及评分采取平时作业:占20%期中测验:占10%期末考试:占70%具体每年可能略有变动。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中药方剂内经中内关于教科书柯雪帆主编绪论伤寒论是怎样的一本书?一、成书的时代背景原书名:《伤寒卒病论》作者:张机(张仲景)成书年代:东汉末年(公元200~205年?)张仲景(公元152~219?),事迹不见正史记载。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二、《伤寒论》的沿革和影响1、原书成书后,经战乱散佚。2、西晋(魏)太医令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脉经》本)(第一个整理编次者)3、唐代孙思邈收录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唐本)4、宋代林亿首先校定《伤寒论》,共10卷,22篇,113方。(宋本)今流传的版本:明代赵开美仿宋版《伤寒论》的影刻本。5、金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是第一本全文逐条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成注本)6、其他:版本:敦煌本,康平本,康治本,高继冲本?,长沙本?,桂林本?……早期研究著作:《伤寒微旨论》,《伤寒九十论》,《伤寒发微论》,《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明理论》……二、《伤寒论》的沿革和影响三、《伤寒论》的性质1、中医经典著作之一。2、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3、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方书,被称为“方书之祖”。首创“汤方辨证”。4、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四、《伤寒论》的特点1、创新性2、实用性3、经典性4、国际性“伤寒”的涵义广义:泛指一切外感病。狭义:指感受寒邪,感而即发的外感病。《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六经辨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为纲,汤方证为目。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六经辨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病为纲,汤方证为目。基本概念:循经传越经传本经自病直中两感合病并病阳病入阴阴病出阳《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六经辨证基本概念:直中:病情严重,初起即为三阴病的称为“直中”。两感:初起即表现为一阳经与一阴经同时受邪发病的称为“两感”。合病:初起即表现为两个阳经或三个阳经同时受邪而发病的称为“合病”。并病:先有一经病证然后逐步出现另一经病证,从而两经病证同时存在的称为“并病”。
本文标题:82伤寒论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8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