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读书经验交流会马鞍镇山海小学五2班一、几条有关读书的名言:1、书是良药——汉朝的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2、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3、书是面包——(俄)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4、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英)弗兰西斯.培根5、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俄哲学家、思想家)•6、行万里路,读万卷书。•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2、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14、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1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二.读书日相关知识•读书节来自美丽的传说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读书节”,最早可追溯到1926年西班牙国王首次设立的“西班牙自由节”。•4月13日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由此相沿成习。•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各地的书店都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合的是,4月23日也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三.犹太人读书的启示•犹太人不论在以色列或世界其他地方,都有非凡的成就。近代和现代史上就出现了诸如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卓别林、爱伦堡、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据资料统计,从1901—1970年的70年间,每百万人口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犹太人为0.64,非犹太人为0.023。•犹太何以多伟人和才人?并非他们有特别的脑袋瓜。爱因斯坦的头颅经科学家检验,脑容量比一般人还少。世界专家们一致认为:犹太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出伟人和才人的根本原因。犹太人每个家庭的父母,为了子女的求学,往往不惜倾家荡产;国家和政府对教育也有严格的规定和优惠政策。以色列的《义务教育法》规定5—16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如本人愿意,到18岁仍可享受免费教育。重视教育,成了犹太民族的优良传统。••犹太人好读书,爱看报。以色列全国500万人口,平均每5人有一份耶路撒冷邮报。该报每日48版,年定价180美元,发行100万份。每个村镇都有优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人均占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居全球首位。•犹太人的家教很重视读书。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意识到书本是“甜”的,从小爱书。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大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种没有形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大人就会告诉他:“孩子,它比金子、宝石更值钱,只要你活着,它就永远跟着你,它———就是智慧。”犹太人历来尊崇学者,使教师和学者得到极高的声望。对一个犹太家庭来说,没有比家庭中有一名或几名博士更为荣耀了。可见犹太多伟人不是偶然的。•读书现状:中外学生读书量差距:•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4本;•前苏联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5本;•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21本;•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17本;•而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不到3本。四.中国名人书趣读书的故事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嫁妆啊!”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痴瘤。”袁枚自然是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闻一多“醉书”•诗人闻一多新婚那天,亲朋好友一大早就拥入家门前来贺喜。可好久不见新郎出来,人家都以为他更衣打扮去了。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时,人们才在书房里找到他。他仍穿着那件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兴味正浓。于是家人都说这个大喜时刻不能让他看书,因为他一看上书就会“醉”。李时珍“啃书”•李时珍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22岁当医生,博采经方、单方、验方,外治内服,疗效显著。他发现《本草》错误很多,品种不全,决心重修。经27年辛勤劳动。“啃书”无数,遍访名山大川,搜集药物1289种,插图1160幅,处方11096个,于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关于读书的几点忠告:1、尽信书,不如无书。2、切忌读死书,死读书。3、学以致用。
本文标题:读书经验交流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8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