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两汉诗歌两汉诗歌提示:主要掌握汉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的源流及其成就。重点:[1]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一节汉代乐府民歌一、乐府含义的演变两汉:音乐机关魏晋六朝:乐府所唱的诗,着眼于音乐这样,乐府就由音乐官署的名称变成一种诗体的名称。唐代:批判现实的讽刺诗,着眼于社会内容宋元以后:词、曲的雅称,着重其入于是,乐府在此时又一变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二、乐府的保存与分类:梁·沈约编纂的《宋书·乐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从音乐的角度把作品分成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汉乐府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这四类之中三、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1、生活苦难的真实揭示社会最底层平民百姓的呻吟呼号如《妇病行》、《孤儿行》、《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东门行》2、爱恨情仇的坦率表白在表达爱与恨时,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上邪》:女子热恋中的自誓之词《有所思》:听到对方变心,女子由爱到恨的感情变化《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上山采蘼芜》:弃妇与故夫的邂逅《羽林郎》和《陌上桑》:女子拒绝男子的调戏3、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描写生命的无常《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薤露》“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东门行》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上邪》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具体表现在:[1]、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2]、两汉乐府诗的作者在选择叙事题材时,表现出明显的尚奇倾向。[3]、两汉乐府叙事诗多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而不限于撷取一二个生活片段,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连续情节的故事。[4]、两汉乐府诗在刻画人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各具特色,绝不雷同。[5]、两汉乐府诗在叙事技巧上做到叙事详略得当、繁简有法。第一、详于叙事,略于抒情。第二、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第三、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1]、汉乐府民歌与《诗经》都是现实主义作品的典范。[2]、汉乐府民歌发展了《诗经》的叙事成分,在新的条件下,形成了新的诗歌体裁—叙事诗。[3]、汉乐府民歌突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它句式灵活,长短不齐,以杂言为主,并逐渐趋向五言,这些充满活力的诗歌新形式表现出人民群众在艺术上的巨大创造了。[4]、汉乐府民歌继承发展了《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名篇赏析:《孔雀东南飞》结构分析:[1]、从“孔雀东南飞……会不相从许”。写刘兰芝在封建家长制的蛮横迫害下将被逼还家。[2]、“府吏默无声……两情同依依”。写兰芝被迫离开焦家的情形。[3]、“入门上高堂……愁思出门啼”。写兰芝回家后的不幸遭遇。[4]、“府吏闻此变……自挂东南枝”。写兰芝仲卿因反抗礼教而徇情的结局。[5]、“两家求合葬……戒之慎勿忘”。通过诗人的想象,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感情。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洁大方。她体贴丈夫,孝敬公婆,是封建社会劳动妇女的化身。她性格的主要方面是不屈不挠的反抗,是沉着、果敢和不卑不亢的自尊。焦仲卿:性格的主要方面是纯洁、笃实、正直,对爱情专一。与兰芝的刚烈相比,显得外柔内刚。焦母和刘兄:他们都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焦母主要表现为专横、凶恶,刘兄则主要表现为粗暴、势力。但冷酷、残忍则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a、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b、利用环境和景物的铺陈描写来渲染。c、运用抒情性的穿插。d、比兴和浪漫手法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彩点评:贺贻孙:“叙事长篇动人啼笑处,全在点缀生活,如一本杂剧,插科达浑,皆在净丑。《焦仲卿》篇,形容阿母之虐,阿兄之横,亲母之依违,太守之强暴,丞吏、主簿、一班媒人张皇趋附,无不绝倒,所以入情。若只写府吏、兰芝痴态,虽刻画逼肖,决不能引人涕泗纵横至此也。”(《诗筏》)乔亿:“《庐江小吏》诗,叙次似衍而复,然情事曲折,尽在是矣。笔墨天成,不假造作,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者也。此在六朝,已成《广陵散》矣。”(《剑溪说诗》卷下)胡应麟:“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古今”(《诗薮》)陈祚明:“历述使许人口中语,各各肖其声情,神化之笔也”(《采菽堂古诗选》王世贞:“《孔雀东南飞》质而不俚,乱而能整,叙事如画,叙情若诉,长篇之圣也。人不易晓,至以《木兰》并称。”(《艺苑卮言》)名篇赏析:《陌上桑》艺术成就:[1]、全诗集中笔墨刻画了一个坚贞美丽、机智勇敢的农家女子罗敷的形象。作者以罗敷为中心,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展开故事,进行描写,使人物形象非常生动感人。第一、采用烘云托月的艺术表现手法,从环境、器物、服饰、旁人态度等来侧面表现罗敷的美貌。第二、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来反映人物的性格。[2]、运用夸张、铺排的艺术表现手法。[3]、语言即质朴又流利晓畅。[4]、结构紧凑完整。[5]、幽默的情调。使全诗具有喜剧色彩。第五章东汉文人诗一、文人五言诗的源流:《诗经》中的一些五言诗句可以作为它的源头。到西汉以后,五言诗逐渐发展成熟。汉初戚夫人的《舂歌》、五帝诗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成帝时的歌谣《斜径败良田》都是西汉时期的五言诗作。在东汉乐府中,五言诗已经是其主要的形式。班固的《咏史》----现存最早的完整五言诗,其内容是咏西汉缇萦救父的故事。后世对其评价为“质木无文”。张衡的《同声歌》----通篇假托新婚女子口气自述。措辞奇妙,兴寄高远。《四愁诗》是经过改造的骚体七言诗,开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到了东汉末年的桓灵之际,由于社会现实日趋黑暗,很多诗人如郦炎、赵壹、蔡邕等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愤恨和避祸远害的心理。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诗风较之前一阶段有了明显的不同。郦炎的《见志诗》二首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也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赵壹的《疾邪诗》是附在《刺世疾邪赋》之后,以秦客和鲁生对唱的形式出现,二人是各申己志。蔡邕的《翠鸟诗》是首寓言诗,它可以说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真实写照。它既是蔡邕本人自身经历的形象反映,也传达出汉末文人身处乱世的惶恐之情。二、《古诗十九首》关于其作者的探讨:刘勰的《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至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词人遗翰,莫见五言”。又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枚乘,西汉景帝时人),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东汉明帝、章帝时人)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钟嵘在《诗品》中又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说:“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李善也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说:“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诗云‘驱车上东门’,又云‘游戏宛与洛’,此则辞兼东都,非尽是乘,明矣。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所作,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将其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它们形式都用五言体,语言朴素自然;内容多写夫妇间的离情别绪和士子文人仕途的失意之感,充满感伤情调。《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1]、相思与伤别。[2]、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感伤。[3]、世态炎凉、怀才不遇的人生悲慨。《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1]、长于抒情。第一:有的借助于景物、时令更替的描写,造成凄凉萧瑟的气氛,以抒发寂寞、哀怨、悲苦之情。第二:有的运用比兴手法,索物寄兴,以抒发深沉、意远之情。第三:有的运用叠字,构成低昂、迂缓的和声美,以抒发悲愤、缠绵的肺腑之情。[2]、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的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3]、语言炉火纯青。《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钟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它没有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又是浓缩的、积淀已久的,诗中有许多名言警句,简洁生动,哲理深而诗意浓。精彩评述:钟嵘:“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诗品》卷上)刘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仰之冠冕也。”(《文心雕龙》)沈德潜:“《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中间或寓言,或显言,反复低徊,抑仰不尽,使读者悲感五端,油然善入,此《国风》之遗也。”(《古诗源》卷四)方东树:“用笔之妙,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如百尺游丝宛转;如落花徊风,将飞更舞,终不遽落;如庆云在霄,舒展不定。此唯《十九首》、阮公、汉魏诸贤最妙于此。”(《昭昧詹言》卷一)胡应麟:“至十九首及诸杂诗,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辞藻气骨,略无可寻,而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诗藪》)
本文标题:8汉代诗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393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