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时期,是大方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大方县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新形势,有效应对新挑战,努力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和新跨越,实现又好又快和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第一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根据大方县的基本县情,全面客观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正确把握形势,切实找准问题,紧紧抓住机遇,科学系统谋划,对下一个五年事关大方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生改善的重大问题作出统筹安排和系统部署。“十一五”是大方县发展遇到困难最多、取得成绩最优异的时期。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全会精神,坚决贯彻中央、省、2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和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艰苦创业、拼搏进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发展。一、经济社会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7350元(约1000美元),年均增长16%以上。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1亿元,年均增长19.7%,是2005年的2.4倍,2010年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1.8亿元和8.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9倍和5.4倍。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重要经济指标实现超常规跨越。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初步形成。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期末的30.5:20.8:48.7调整为21:40:39;一产稳定增长的同时,二三产业强劲增长,231的格局已然形成。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县依托优势资源大力构建以煤、电能源开发为支柱,涵盖建筑、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强县之路迈出了新步伐。“十一五”期间,大方火电厂建成投产,全县已建和在建的煤矿573对,设计生产能力每年达到1179万吨。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从2005年1226公里增加到2484公里,等级公路增加901.8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100%村通公路的目标。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解决79.5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6.33万亩,新建基本农田900公倾。农村电网改造、广电网络信息工程力度加大,实现了电力、电话、广播、电,讯村村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明显的改观,房地产开发进度加快。四、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8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30%和8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住房、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增长迅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率大大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基本实现全覆盖。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五年累计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5.59亿元,是“十五”的2倍。农村初中和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500元和300元,提前一年达到国家生均定额标准。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顺利完成。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实行生活费补助政策,“两4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把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作为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到6.5‰,比2005年下降0.47个千分点。计生创“国优”工作顺利达标;卫生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及时有效应对甲型HlNl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手足口病,加强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防控。累计完成20万户以上地氟病防治炉灶改良任务。新建县医院和300个村卫生室、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事业发展和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建成了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基层文化活动条件得到改善。大方县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省政府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文体广播电视局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进展。六、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投资建成一批新农村试点村,完成了3.58万平方米的道路硬化。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和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逐步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扶贫开发有了进一步创新,以整村推进的扶贫方式得到检验,全县农村相对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24.08万人减少到2010年末的14.26万人,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和农村行政村通村公路比例进一步提高。第二节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5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清醒地看到,大方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总量小,经济实力弱,财政困境难以舒缓。一般预算收入低,财政支付能力差,满足不了各项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工业结构较为单一、目前仍是以煤炭、电力工业为主体,而且基本上是以采掘业为主。以附加值低为基本特征的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产业链较短。煤电产业比重占较大分量,其他产业发展滞后。旅游开发缓慢,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旅游发展需要。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竞争力不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适应新发展的要求,成为制约当前大方县煤炭、旅游等产业及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三是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还很艰巨。四是在征地拆迁、水库移民、地质灾害、城市建设管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引发的矛盾比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五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深入,加快发展的环境还需大力改善,重大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机制有待完善,产业发展、农村金融、土地管理等制度创新有待突破。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重道远。在就业、6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七是城镇化步伐缓慢,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力度、速度与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城镇基础设施欠账大,城化水平低。对于这些问题,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第二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第一节“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大方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国内外发展环境形势变化在给大方县带来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机遇和有利条件看: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复苏,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至2020年,西部大开发将进入全面深入推进的第二阶段,开发的总体思路由“夯实基础”向“力求突破”转变,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的政策支持及资金投入,将为大方县发展提供难得契机;国家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立足点,为大方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和各7民主党派中央特别是农工民主党中央持之以恒的在技术、资金、人才、项目上的大力帮扶,加快了大方县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区域间合作不断加强,有利于大方县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谋求区域合作、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加快发展;大方县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物流条件极大改善,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形成有力支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产业基础不断增强,后发优势正逐步显现;随着自身财力不断提升,中央、省、地区、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更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和谐稳定,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从挑战和不利因素看:传统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仍较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在加快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国家推进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方县处于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基础薄弱的不利地位;社会利益矛盾更趋复杂,新旧矛盾交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抢抓机遇,着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二节指导方针、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8(一)指导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及试验区三大主题,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为主基调,在加速发展中推进转型,在加快转型中加速发展,抢抓机遇,推动跨越发展。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主攻点,以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为切入点,以改善基础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社会事业、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为着力点,推进大方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二)发展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实现跨越发展。历史性跨越首先是重点领域的跨越。必须正确处理跨越式发展与渐进式发展、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选择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因素和事关全局的关键环节,集中有限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跨越。—坚持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好字当头”是科学发展观的主导原则。必须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资源9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把建设现代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加快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快”字优先是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主要是解决“慢”的问题,必须加快发展速度,赶超全区前列,要在“好”基础上加速发展,要在“快”的发展中体现“更好”,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协调发展。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坚持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市场出效率、政府保公平,正确处理发展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关系,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必须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思路、创新思维、转变方法,在深入研究县情、正确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负责,大胆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先行先试,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和经验发展壮大自己,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10—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成果。必须把提高人民的幸福水平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目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用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上,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绝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片面的增长指标。(三)“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努力形成“1+6”区域增长极、“1+4”的工业布局和“3+4”产业增长极。即大方县城市区域核心增长极和黄泥塘羊场片区、猫场马场片区、八堡新隆片区、凤山六龙片区、东关核桃片区、雨冲沙厂片区六个重点片区乡镇为中心的次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以毕节实验区食品药品园区、新型循环工业园区、大方东关岩下工业园区
本文标题: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1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