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选修+《礼记.冠礼》:“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麀yōu:母鹿。作:兴起。+“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北宋.欧阳修.《新唐书.礼乐志》“一”:礼“二”:礼和法+“周之文化,以礼为渊海,集前古之大成,开后来之政教。”——柳志徵《中国文化史》+宗周的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早的成熟形态,奠定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以“礼”为核心的文化传统模式。+经过孔子、荀子的补充和发展,“礼”内化为修己之道,外化为治人之政。+古代五礼+《诗经》:“经夫妇,成孝敬,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诗经》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读它就好像读了一本周族从后稷到春秋的发展史。”——程俊英+“某之学,则唯《诗》、礼足以相解,以其理同故也。”——王安石+“不知礼,无以立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如果不习礼,不学《诗》,不学乐,就没有机会参加贵族的朝觐、盟会、锡命、军旅、籍田、丧葬、检阅、射御、聘问、宾客、学校、选举、冠婚等各种礼典活动。而在当时如果被剥夺了参加这些典礼的权利,那是不可想象的。+歌《诗》笙《诗》、引《诗》赋《诗》是当时贵族经常举行的各种礼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华夏民族以农业立国。由于古代科技的不发达,农作物的生长完全依赖于自然天气的好坏。干旱也一直是困扰古代民众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每当干旱来临之时,他们就只能通过祭天的方式来表达对甘霖的渴望,祈求风调雨顺。雩就是求雨的礼典。从文献记载看,这种祭法应该是承自殷商,甲骨卜辞中多见贞卜求雨的刻辞。+雩[yú]:形声。字从雨,从亏(于yú),亏亦声。“亏”为“圬”省。“圬”意为“填平地面凹坑”。“雨”和“亏”联合起来表示“让雨水把干涸的湖泽注满”。本义: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丁未卜,王贞,今夕雨?吉。告之夕求雨。之于戊申雨。在二月。+维风。戊戌卜,烄雨。于舟烄雨。不雨。于烄雨。+烄[jiǎo]:古代燃木祭天。+西周周宣王时期曾有一场大的旱灾,灾情严重,赤地千里,周王朝遇到了空前的灾难,周祖人民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周宣王忧心如焚,不停地祭祀求雨,但无济于事。《大雅.云汉》对此记载颇为详细。+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听我。倬zhuō:大。云汉:银汉;天河。昭:光。回:运转。辜:罪。荐臻:接连而来。卒:用尽。+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怿去忄右加攵」下土,宁丁我躬。蕴隆虫虫:蕴蕴而暑,隆隆而雷,虫虫而热宫:一说宗庙。殄tiǎn:尽,绝。禋yīn:古代烧柴升烟以祭天。上下奠瘗(音义):上祭天,下祭地,奠其礼瘗yì其物。奠,置之于地;瘗yì,埋之于土。能。斁(音度):败坏。丁:当;逢。+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馀黎民,靡有孑遗,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推:去;除。兢兢:恐也。业业:危也。孑遗:遗留;余剩。遗:慰问;恩赐。先祖于摧:先祖之业将坠也。+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大命近止,靡瞻靡顾,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赫赫:旱气也。炎炎:热气也。大命:死亡之命。群公先正:先世之诸侯卿士。+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熏,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遁。+涤涤:旱气也。一说荡尽。旱魃(音拔):古代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闻(音问):恤问。+遯(音盾):困。一说遁的异体字,逃。+旱既大甚,黾勉畏去,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昊天上帝,则不我虞。敬恭明神,宜无悔怒。黾mǐn:〔~勉〕努力,勉力。畏去:恶而去之虞:度;考虑。+旱既大甚,散无友纪,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无不能止。瞻卬昊天,云如何里。友:有。鞫:穷。庶正:众官之长。冢宰:众长之长。周:周济。无不能止:一说匮乏虽周济而无用。卬yǎng:古同仰,仰慕;仰仗;仰望;向上里:忧。+瞻卬昊天,有嘒其星,大夫君子,昭假无赢。大命近止,无弃尔成,何求为我,以戾庶正。瞻卬昊天,曷惠其宁。+嘒huì:众星貌。昭假:招请。赢;过失。
本文标题:礼仪与《《诗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1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