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13年7月1日的《时报》刊载一则报道: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有300多人应考,考卷要求考生列出最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者157人,孟子61人,孙中山17人,岳飞7人,黎元洪6人,康有为、袁世凯2人……辛亥革命后,百姓门前到处可见的仍然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等歌颂帝制的对联。崇拜孔子者157人,孟子61人,孙中山17人,岳飞7人,黎元洪6人,康有为、袁世凯2人……面对现状,一些进步知识分子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从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到康梁的维新变法,再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中国人追求近代化的脚步从来都没有停留过,但最终中国却未能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共和的国家……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莫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此单独政治革命所以于吾之社会,不生若何变化,不收若何效果也。——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陈独秀第9课第9课新文化运动1.原因:新旧思潮的冲突一、兴起: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已介绍到中国,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在当时的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许多知识分子都接受了民主共和的思想。1.原因:新旧思潮的冲突1914年12月23日冬至,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长袍,带领文武百官到天坛祭天的情景。一、兴起:五常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三纲君为臣纲袁世凯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臣于君为附属品……子于父为附属品……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人格。人———陈独秀陈独秀面对“尊孔”逆流,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以求得思想的解放”,由此掀起了一场由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而开始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2.标志:《青年杂志》DEMOCRACY--民主SCIENCE---科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2.标志:《青年杂志》“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敬告青年》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3.阵地:《新青年》“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到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热心聘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这样的新派人物及辜鸿铭、刘师培等旧派学者到北大执教,学术民主的气氛为新文化运动开辟了道路。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鸿铭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请问:辜鸿铭所说“学生心中无形的辫子”是什么?。辜继续说“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你认识这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吗?北京大学北大红楼北京大学旧址,现在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成为新文化运动活动基地二、内容:四提倡四反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求大人为小民做主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朱元璋画像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大搞封建迷信,鼓吹君权神授,皇帝是天子(天的儿子),是代表上天统治万民的;人要顺从天意,就要服从皇帝。让人们老老实实服从封建统治。目的是企图要人们放弃对封建制度的“斗争”,甘愿受其所统治。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二、内容:四提倡四反对前期: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郭巨埋子孝感动天我最初实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鲁迅《二十四孝图》二、内容:四提倡四反对前期: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吹响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兰花草胡适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但愿花开早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兰花草》作于1921年,1922年发表在《新青年》上,原名为《希望》须言之有物新文学应反映:“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婚姻苦痛,女子之位置等种种社会问题。——《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吹响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原名周树人,创作出版了大量小说、杂文等著作,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1936年10月病逝于上海。《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1918年5月,周树人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近代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1918年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使人们对奉为效法榜样的资本主义产生了怀疑,以致破灭。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攻占冬宫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意义:思想大解放运动评价:毛泽东曾对斯诺回忆说:“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头脑受到了新思潮的猛烈冲击,深深感到,要想救中国,就必须进行根本改造。——《五四运动时的毛泽东》意义:思想大解放运动评价:局限:存在绝对化偏向“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鲁迅《华盖集·青年必读书》国学大师钱玄同甚至提出废除汉字汉语,要农村的老头老太太见面说,“HOWAREYOU”?——《深层思想自由的消失》1924年北京大学举行二十五周年校庆活动时,搞过一项民意测验,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几位?学生给出的答案中主要是孙中山、陈独秀、胡适、蔡元培、李大钊等。1924年与1913年相比,学生崇拜的人物有什么变化?你能否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崇拜孔子者157人,孟子61人,孙中山17人,诸葛亮、岳飞各7人,袁世凯2人……---1913年《时报》新文化运动纪念碑的人物排序是毛泽东放在最中间,其次是李大钊;碑的上面是鲁迅和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被放在左下角,而且头像很小。碑上的人物的位置与它在新文化运动的地位是否一致?若让你为新文化运动纪念碑的人物排序,你会怎么排?一次,胡适在北大讲课时宣传白话文的好处,有学生站起来反驳:“白话文不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说:“不一定吧!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秘书。我不愿意从政,不想去,回了一份电报拒绝。他让学生拟电文,选出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共12个字: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这份电文确实很简练,但是,他自己回的白话电报只用了五个字:干不了,谢谢!女子须不缠足;须识字;男子不娶妾;男死后女可改嫁;夫妇不和可离婚。条件如下:蔡元培胡适之先生有一首诙谐有趣的白话诗《新大陆之笔墨官司》谈及此事: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古人乘舆,今人坐轿……都是古所没有,而后今人创造。何异张冠李戴,认虎作豹?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云在青山外,人在白云内,云飞人自还,尚有青山在。山中即景李大钊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只忽飞远。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蝴蝶》胡适一九一七年胡适为什么提倡白话文?白话文与思想革命有什么联系?
本文标题:2015年9月 初二历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2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