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报告 > 第十二章__中国证券市场监管
第十二章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一、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历史回顾•1.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2.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主要特征•3.中国现行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背景分析1.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1981—1985年,财政部独立管理时期•1986—1992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主管时期•1992年10月至1998年4月,初级集中型监管体制阶段,这是资本市场监管体系雏形显现•1998年4月至今,是集中型监管体制定型阶段。由证监会集中统一行使监管职能2.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主要特征•1992年以前中国监管体系的形成时期,但未形成统一、有序、顺畅的集中管理体系•1992年到1998年专职的中央政府监管机关—国务院证券委和证监会成立,是中国证券市场步入了集中型监管体制阶段•经过近10年的变化和周期,新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架构已正式确立–新监管体制的集权性和一元性–高权威性和高独立性–两级管理的垂直性–弱自律性,自律性管理的作用仍然未得到强调3.中国现行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背景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产生与变迁的内在原因–原有体制下的监管主体定位存在模糊性–政出多门和推诿扯皮现象加剧–中央各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引起监管缺位、监管低效与失灵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二、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制度分析•1.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演进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2.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结构特征及缺陷1.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演进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强制性变迁的主要问题–正规制度变迁不及时,正规制度仍较缺乏–市场监管成本过高,决策过程滞后–正规制度的变迁缺乏稳定性,有些制度的适应性不够强2.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结构特征及缺陷•证券发行监管制度•证券交易监管制度•证券商和证券业监管制度•自律机构监管制度证券交易监管制度•构成要素和基本特点–严格限制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不正当交易做出明细界定并指出严格处罚措施–证券交易单一,严格禁止保证金交易–交易制度有严格规定–监管者实行“弹性监管”,带有“相机抉择”特征•高强度的证券交易市场管制的缺陷高强度的证券交易市场管制的缺陷–有损于市场的流动性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影响价格信号对市场真实信息地吸收,有损于配置效率–不能满足套期保值的需要,使风险规避机制相应减少–有损于公平待遇和公平竞争证券商和证券业监管制度•证券商和证券业监管制度要素和特征–严格的分业管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简单的证券商分类管理和狭窄的经营范围限制,所有证券商者能以综合类或经纪类两种形式存在–证券商的财务制度已经形成,但有待于细分•现阶段证券商和证券业监管制度的缺陷现阶段证券商和证券业监管制度的缺陷•从理论上分析,管制分工很可能损害金融市场运行效率•从现实看,容易诱导和金融行业在各自领域内形成合法垄断,从而降低效率•从证券商看,竞争主体相对集中,可能形成竞争弱化和竞争不足自律机构监管制度•自律机构监管制度的特点–政府集权控制–自律责权狭小•自律机构监管制度的缺陷•自律机构职能未能充分体现,自律机构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有限三、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1.建立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原则•2.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措施•3.自觉地理顺好“三个关系”•4.建立对监管者的监督约束机制•5.完善信息批露制度•6.加强证券市场运行结构的监管,促进证券市场化规范化1.建立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原则•促进证券市场的效率与秩序协调发展原则•有效保护投资者合理利益原则•监管成本最小化与受益最大化原则2.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措施•集中但非集权型的市场监管体制•建立一个“官民结合”的监管机构•政府与市场相对独立•充分发挥证券市场自律功能•综合运用法律与市场调节手段3.自觉地理顺好“三个关系”•理顺证监会与中央各部委之间的关系•理顺证监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理顺证券主管机构与自律组织之间的关系4.建立对监管者的监督约束机制•加强监管机构纪检部门,建立纪检部门对监管工作的调查制度•制定对违法监管、执法不严或失职、渎职等行为的处置办法•定期公布有关监管信息,增强监管的透明度•扩大和完善社会公众对监管者的举报制度5.完善信息批露制度•应制定完整的信息批露制度•合理确定信息批露标准
本文标题:第十二章__中国证券市场监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3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