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园区护坡方案园区的边坡过陡、过高,传统的护坡做法(具体做法见下文方法6)不能完全满足其要求。如果按传统护坡做,上部的重力势能太大,并且自身混凝土的厚度过厚,自身的重力要求都不能满足,故不能完全采用。现阶段,边坡的做法主要有六种:(1)开挖法开挖法,即利用机械开挖的方法,将边坡的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部分因素挖除。从改善边坡稳定性出发,开挖法既减少了促成破坏的下滑力,又可以清除引起斜坡破坏的不稳定或潜在不稳定部分,其主要问题和缺点是费用高。(2)用抗滑桩加固边坡抗滑桩即将桩埋设于滑动面上、下岩土体中来阻止滑体移动的桩形结构。抗滑桩只承受滑动面上松散岩土体的下滑推力,要求滑动面下有较完整的基岩或密实的岩土体提供足够的抗力。桩形采用长方形,长轴与滑体倾向一致。抗滑桩是维护坡面稳定的主要工程措施,适应于裂隙不太发育、完整性较好的缓倾斜中厚岩体、滑动面较单一、倾角小的滑坡,同时要求有一个明显的滑动面,滑动面以下为较完整的基岩(或密实的基础)能够提供足够的抗力。抗滑桩的平面布置、间距和排列等,取决于滑体的密实程度、含水情况、滑坡推力大小及施工条件等因素。通常设置一排或数排,每排平面上呈向上方的拱形,有利于承受推力和让边桩多分担荷载,每排桩间的距离取决于前后桩的推力分配,通常是每一块滑体设一排。设置于滑体较薄的抗滑段部位,或滑坡计算剖面上、下部受力较小的部位。(3)用锚杆(索)加固边坡锚杆(索)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将受拉杆件(如粗钢筋、高强钢丝束、钢铰线等)的一端固定在边坡或地基的岩层或土层中,它的另一端与边坡表面联结,承受由于土压力、水压力等所施加于边坡的推力,从而利用地层的锚固力以维持边坡的稳定。例如贵州高速公路很多边坡工程采用大型钢筋锚杆和钢绳锚索进行加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锚杆和锚索能锚固在潜在滑面以下较深的稳固岩石上,从而加固深层岩质滑坡。目前的安装深度已从几米达到几十米。对岩石较坚硬但完整性较差的深层滑体,用大型锚杆(索)加固获得明显的效果。在边坡表面喷锚中,锚杆常与挂网喷锚相结合。采用预应力锚杆时,在坡面上设置联系梁来改善支挡体系的整体受力状况。(4)用土钉加固边坡土钉是在原位岩、土体中设置拉筋而使岩土体力学性能得以改善,从而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主动支挡技术。土钉适用于有一定粘结性的杂填土、粘性土、粉性土、黄土类土以及弱胶结的砂土边坡及软质岩石边破。常与有限放坡、预应力锚杆联合使用,一般采用短台阶逐阶下挖的方式,每一台阶切坡的高度为1~2m。在施工土钉杆、面层构件与喷射混凝土期间,切坡段需保持自立稳定。土钉一般都是快速施工,可适应开挖过程中土质条件的局部变化,使土坡稳定。实测资料表明:采用土钉稳定的土坡只要产生微小变形就可使土钉的加筋力得以发挥,实测的坡面位移与坡顶变形很小。土钉施工机具简单、适用范围广。设置土钉采用的钻孔机具及喷射混凝土设备都属可移动的小型机械,移动灵活,所需场地小。经济方面看,根据多项土钉的分析比较认为:该技术比护坡、桩方案可节约投资30%~50%。(5)用抗滑挡墙加固边坡抗滑挡墙是依靠挡墙的自身重量的方法来抵抗滑坡体的推力。抗滑挡墙的布置位置直接关系到稳坡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挡墙设在滑坡体的前缘或坡脚部位。要求挡墙进入稳定基岩有足够的深度,以确保在挡墙根部不会产生新的滑动面而失去抗滑作用,同时要保证不会产生越过墙顶的滑体。抗滑挡土墙按其结构形式有重力式、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一般设置于滑体的前缘。滑坡中、下部有稳定的岩土锁口者,设置于锁口处,如滑坡为多级滑动,当总推力太大,在坡脚一级支挡施工量太大时,可分级支挡。重力式挡墙由块石或混凝土材料砌筑而成,墙身截面大。悬壁式挡墙由混凝土建造,墙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墙后底板上的土重维持。墙体内设置钢筋承受拉应力,墙身截面较小。扶壁式挡墙沿墙的纵向每隔一定的距离设置一道扶壁,用于增强立壁的抗弯性能。扶壁间的填土可增加抗滑力和抗倾覆能力,一般用于重要的大型工程。(6)传统护坡传统护坡,主要是用片石护墙或者锚杆挂网喷浆护墙的方式来防止大气降雨对坡面的冲刷和风化,防止松碎的边坡岩土体表面崩解、塌落。护坡层的厚度小、高度大,一般不承受侧压力作用,不是受力结构,只能用于防护各种自身稳定的土质边坡。必须设置泻水孔,与片石护墙相比,锚杆挂网喷浆护墙重量轻,护坡效果好,而且可以机械化施工,在高台阶边坡上优越性更显著。片石护墙常作为普通挡墙配套工程,维护坡脚,防护挡墙以上的坡面。任何抗滑措施,包括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实施之前做好排水才能使这些措施更有效,否则施工时也可能遇到很大困难,即所谓治坡先治水。最合理的做法是以地表、地下排水为先导的综合处理措施。综上所述,结合园区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方案:6米以下处,采用传统的护坡方式,即第方法(6)----传统护坡;6米以上部分的3/5部分,采用方法(3)----锚杆(索)加固边坡;剩余部分采用方法(1)----开挖法。
本文标题:8护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4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