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词的褒贬色彩在浩瀚的词海里,词语是纷繁复杂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做不同的分类。一般地说,词语除了理性意义、语法意义之外,还具有色彩意义。其中,词义中蕴含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我们称之为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词义中蕴含的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不同,我们把词分成了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词的感情色彩1.褒义词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赞赏、喜好、尊敬等感情的词叫“褒义词”。如:英雄、表彰、雄伟、秀丽……2.贬义词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贬斥、厌恶、鄙视的词叫“贬义词”。如:奸商、潜逃、狡猾、骄傲……3.中性词不带褒贬意义的词语叫做“中性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如:发动、保护、结果、指引、名声……概念词语的感情色彩蕴涵着对人或者对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我们为句子甄选词语的时候,可以根据句子提供给我们的语境,判断作者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感情色彩差异词语的根据。选词准则如:褒义词要用在好人身上,贬义词要用在坏人身上,不可颠倒。•从敌人的阵营投到我方叫“起义”,背叛我方投向敌人叫“叛变”。•同样是“死”,烈士用“牺牲”、“捐躯”、“就义”、“殉国”,坏蛋用“毙命”、“翘辫子”、“见阎王”、“上西天”。当然,表达同一个意思,并不是非褒即贬,也可以用中性的词语表达。•仍以“死”(“死”本身也是中性的)为例,“卒”、“去世”、“亡故”、“咽气”、“作古”等,就无所谓褒贬。某些褒义词和贬义词(包括中性词)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它们的感情色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下面主要谈谈褒义词的贬用和贬义词的褒用。正确区分词的褒贬色彩1.褒义词的贬用有些褒义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褒义色彩,明褒实贬;而出现这种语言现象,往往是反语或幽默的讽刺和自嘲。请看下面几例:例1:“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解析】在这句中“聪明”一词,原本是“智慧、机灵”之意,但与“现在想想”、“太”等到语言相配合,褒义词贬用,表达的是“糊涂,不明事理”之意,说出了作者年轻时不能理解父亲一片苦心、一腔爱意的自责和后悔。例2:“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鲁迅《藤野先生》)【解析】这句中的“精通”本指“对一种学问技术或业务有深刻的了解”,这里是指这些梦生醉死的清国留学生,沉溺于玩乐,整日说的都是无聊之事。褒义词贬用,表达了作者的轻蔑和讽刺之意。2.贬义词的褒用有些贬义词靠与其他词语配合,在一定的语境中,也可以变贬为褒。例1:“我国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魏巍《我的老师》)【解析】这句中,“狡猾”一词,本含贬义,但在课文中,是为了突出蔡芸芝老师的温柔、慈爱,为了写出孩子的天真无邪、机灵调皮,用上了“狡猾”一词,进一步突出了孩子的善于观察,心无惧意,反映了师生之间的融洽。例2:“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乐基《海燕》)【解析】“高傲”原意是“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是贬义词,但作者在这里用“高傲”一词,赋以新意,是“豪迈无畏、藐视敌人”的意思,突出了海燕的战斗英姿和坚决无畏的战斗精神。有些人写文章会犯“用词不当”的错误,其中之一就是“褒贬失当”,也就是褒义词或贬义词用错了对象。如:某电视台实况转播老干部表彰会,有一个节目是一群女兵表演快板书,其中有一句说老干部“自诩为‘三老’”“自诩”即自我夸耀,这样的贬义词用在受表彰的老干部身上是明显不合适的。色彩误用,褒贬失当面对一些选词填空的题目,有些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判定词语的感情色彩来解题,如果在一个文段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是褒义色彩,那么我们在选择答案的时候相应地也要选择褒义色彩的词语。下面就以一道题为例,为大家详细分析词语感情色彩法的具体运用。例: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_______,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按部就班B.墨守成规C.人云亦云D.步人后尘【解析】“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本意为中性词;“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本意为贬义词;“人云亦云”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本意为贬义词;“步人后尘”指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本意为贬义词。四个词解释之后就能发现一个特点,这道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词是中性词,三个词是贬义词。而大学生毕业后找一份工作,稳步发展这种行为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因此,用贬义词不合适,这样便可以排除BCD三项,所以选择A。词语的感情色彩是随着不同的语境而变化的,我们一定要从具体句子出发,前后联系,分析出其真正含义,同时,我们在使用“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方法时,应该字斟句酌,恰恰到好处,切勿滥用,真正做到这种语言现象的妙用,而不是辞不达意或因辞害意。小结
本文标题:词的褒贬色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4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