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授课教师:呼市一中李琳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草履虫从水中获取营养物质,物质进出草履虫的方式有哪些?单细胞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一、人体的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简单多细胞生物-水螅简单多细胞动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消化循环腔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水螅的细胞是全部还是部分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复杂多细胞生物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液(血红蛋白)动脉端静脉端组织细胞毛细血管组织液细胞外液细胞外界环境内环境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外液(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即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Goback内环境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注意:细胞内液细胞外液1.为专有名词。3.与“细胞液”区分细胞液--植物细胞液泡内的液体。2.尿液、泪液、消化液、汗液等均与外面空间有联系,不算在体液内思考:不同人体细胞所处内环境①组织细胞②毛细血管壁细胞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④血细胞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吊针、打屁股针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分别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C、DCO2和代谢废物(二)、组织液、血浆、淋巴三者的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双向渗透细胞O2和营养物质单向渗透透过毛细血管壁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内环境淋巴循环重点提示组织水肿及产生的原因:•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者是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组织间水分过多引起.•原因:1.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到毛细淋巴管,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2.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3.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4.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代谢终产物代谢终产物CO2体体外外食物营养物质尿液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组织液血浆空气气体营养物质O2CO2O2细胞O2营养物质皮肤汗液CO2代谢终产物二、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①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少量水、盐。②循环系统:完成物质的运输(营养、O2、代谢终产物、激素、抗体等)。③呼吸系统:吸入O2进入内环境,排出CO2的唯一途径,也排出少量水。④泌尿系统:排出水、盐、尿素的主要途径。⑤皮肤(器官):排出少量水、盐、尿素。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2)图乙中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①④⑥合称为,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③的具体内环境是。(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用图中的数字表示)共穿过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4)图乙中④与⑥相比,⑥中不含有的成分主要是。答案(1)B组织液水肿(2)2/3蛋白质细胞外液无机盐、蛋白质组织液和血浆(3)⑤→④→③→⑥→⑦6⑦组织细胞(4)大分子蛋白质保持水分,维持渗透压缓冲作用,维持酸碱度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区别是蛋白质含量()较少0.9%的Nacl溶液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7.35-7.45三、人体的内环境的成分1、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等。2、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蛋白类激素等和神经递质及非蛋白激素。3、细胞的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1、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2、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3、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内环境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一般可分为三类:③①Goback【跟踪训练2】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B.C.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解析】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核糖体中,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外界环境消化道中,只有A项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间隙(组织液)。【答案】A1、细胞内的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生理过程。2、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3、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1、乳酸和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值的稳态。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总结:(一)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1.渗透压1)渗透压的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3)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的因素:主要与无机盐(Na+,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四、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与调节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在缓冲物质的调节下维持在7.35-7.45之间;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3.温度昼夜:同一个人清晨2-4点最低,14-20点最高,但昼夜差别不超过1℃H2CO3/NaHCO3缓冲对—维持血液酸碱度稳定乳酸钠+NaHCO3+H2CO3呼吸中枢呼吸运动增强、增加排气量、排出CO2H2O+CO2蔬菜水果中的Na2CO3进入血液Na2CO3+H2CO3NaHCO3过多的NaHCO3由肾脏排出机体剧烈运动乳酸H2CO3(二)、内环境稳态及稳态的调节机制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1.概念2.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是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2)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氢离子等在体液传送下对机体的调节,其中主要为激素调节。(3)免疫调节: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二者共同抵御外来异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3.调节机制4.能力大小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本文标题:28内环境与稳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6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