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本地网设计规范培训(电缆部分)
月【电缆线路网培训】页基础知识一、电缆线路网的构成二、设计原则页概念•电缆线路网由主干电缆、配线电缆和用户引入线以及电缆线路的管道、杆路和分线设备、交接设备构成。•电缆线路网的配线方式应以交接配线为主,辅以直通配线和自由配线,不宜采用复接配线。交接配线宜采用一级交接配线,固定交接区。在局所周围临局0.5km范围内的直接服务区,可采用直通配线或自由配线。自由配线方式用于全色谱全塑电缆的配线线路。•电缆线径应向统一环路设计发展,基本线径应采用0.4mm,特殊情况下采用0.6mm的线径。•电缆线序的排列:分线设备的编排应由远而近,由小到大编排。页总则•1.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通信行业发展和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执行国家防空、抗震、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2.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合实际,安全可靠。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3.在工程设计中,应采用定型的产品。没有入网合格许可的主要设备、材料不得在基本建设工程中使用。页总则•4.工程设计应与城市规划、通信发展规划和通信发展总体规划相适应,近期建设方案•5.本规范与国家相关网络技术体制、技术标准有矛盾时,应按国家标准规定执行。•6.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的条款确有困难时,应充分阐述理由,提出解决方案,并呈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页设计原则•1.电缆线路网的设计,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应考虑相应满足年限的需要,与下期工程相结合,根据今后相关地区的用户需要量和发展特点,确定本工程的电缆容量和路由,使本期及以后的扩建工程技术经济合理。•2.电缆线路网设计应考虑线路网的整体性,具有一定的通融性,安全灵活,投资节省,适应用户的发展和变动,并注意环境美化,逐步实现用户线路网的隐蔽化、地下化。•3.对于原有电缆线路,只有在业务上确有需要而又无法在现有网路的关连部分进行调剂,并在建设方案上合理时,才可将原有的电缆拆移•4.在同一路由上,电缆对数应综合考虑,不宜分散设置多条小对数电缆,也不宜在原有不合理的基础上再增加新的小对数电缆。•5.电缆线路建设应保持相对稳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降低成本,满足各种新业务的要求。页电缆基础知识•结合原有电缆网的条件及本地区实际情况,新设电缆线路应全部选用全塑电缆,地下管道电缆宜选用非填充型(充气型),埋式和配线管道电缆可选用石油膏填充型•埋式电缆的埋深,应大于或等于0.8m。埋式电缆上方应加覆盖物保护,并设标志。埋式电缆穿越铁路轨道、沟渠、公路时,应设于保护管内。页一、全塑电缆介绍•1、全塑电缆线路的特点•1】全塑电缆电特性好,传输质量优良•2】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施工•3】维护方便、故障少、使用寿命长•4】投资经济页•2、全塑电缆的分类全塑市内通信电缆无论是芯线绝缘还是成缆后的包层和护套,均采用聚烯烃塑料制成。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常见类型为:1】按电缆结构类型分——非填充型和填充型。2】按导线材料分——铜导线和铝导线;3】按芯线绝缘结构分——实心绝缘、泡沫绝缘、泡沫/实心皮绝缘;4】按线对绞合方式分——对绞式和星绞式;5】按芯线绝缘颜色分——全色谱和普通色谱;】按缆芯结构分——同心式(层绞式)、单位式、束绞式、SZ绞;7】按屏蔽方式分——单层涂塑铝带屏蔽、多层铝及钢金属带复合屏蔽,而屏蔽带又分绕包和纵包;8】按护套分——单层塑料护套、双层塑料护套、综合护套、粘接护套、密封金属/塑料护套和特种护套;9】按外护层分——单层、双层钢带铠装和钢丝铠装塑料护层;10】按用途分——传输模拟信号和传输数字信号;11】按敷设方式分——架空、管道、直埋、水底电缆等。页•3、全塑电缆的型号电缆型号是识别电缆规格程式和用途的代号。按照用途、芯线结构、导线材料、绝缘材料、护层材料、外护层材料等,分别用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和数字来表示,称为电缆型号。按照原邮电部行业标准(YD2001—92),全塑电缆型号的表示方法和意义为:•1】类别•H一一市内通信电缆;•HP一一配线电缆;•HJ一一局用电缆。页•2】绝缘•Y一一实心聚烯烃绝缘;•YF一一泡沫聚烯烃绝缘;•YP一一泡沫/实心皮聚烯烃绝缘。•3】屏蔽护套•A——涂塑铝带粘接屏蔽聚乙烯护套;•S一一铝、钢双层金属带屏蔽聚乙烯护套;•V—聚氯乙烯护套。页•4】特征(派生)•T一一石油膏填充;•G一—高频隔离;•C一一自承式。•电缆同时有几种特征存在时,型号字母顺序依次为T、G、C。•5】外护层•23一一双层防腐钢带绕包铠装聚乙烯外护层;•32一一单层细钢丝铠装聚乙烯外护层;•43一一单层粗钢丝铠装聚乙烯外护层;•53一一单层钢带皱纹纵包铠装聚乙烯外护层;•553一一双层钢带皱纹纵包铠装聚乙烯外护层。页•[示例]HYA—100×2×0.5•HYA—100×2×0.5表示铜芯、实心聚烯烃绝缘、涂塑铝带粘接屏蔽、容量100对、对绞式、线径为0.5mm的市内通信全塑电缆。页•4、全塑电缆的缆芯结构和色谱及传输端别•1】全塑电缆的结构全面认识全塑市内通信电缆,必须对其结构特别是芯线和扎带色谱要有准确的认识。本节主要介绍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缆芯结构、色谱、端别、屏蔽层、电缆护套和外护层。•(1)缆芯结构•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缆芯主要由芯线、芯线绝缘、缆芯绝缘、缆芯扎带及包带层等组成。页•芯线由金属导线和绝缘层组成。导线是用来传输电信号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足够的柔软性和机械强度,同时还要求便于加工、敷设和使用。导线的线质为电解软铜,铜线的线径主要有0.32、0.4、0.5、0.6、0.8mm种。导线的表面应均匀光滑,没有毛刺、裂纹、伤痕和锈蚀等缺陷。芯线绝缘层简称绝缘,芯线绝缘的优劣对于信号传输及使用是十分重要的。理想的电缆芯线绝缘应具有介电常数低、介质损耗小和绝缘强度高;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老化和性能稳定等特点。页•(2)绝缘材料•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芯线绝缘主要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聚丙烯或乙烯一丙烯共聚物等高分子聚合物,称为聚烯烃塑料。优点是对各种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防潮性能好、机械强度高、有较好的弹性和延展性、加工方便。•(3)绝缘结构•全塑市内通信电缆芯线绝缘主有:•①实心聚烯烃绝缘如图所示;•②泡沫聚烯烃绝缘如图所示;•③泡沫/实心皮聚烯烃绝缘如图所示。页•2】全塑电缆规格程式•全塑电缆的规格程式(芯线总绞合方式)可分为基本单位、子单位、50对超单位、100对超单位。•(1)基本单位由10对线对或25对线对组成。•(2)子单位•把一个基本单位25对分为12对和13对(12对+13对=25对),称为2个子单位(或半单位)。•(3)50对超单位,由2个基本单位(25对)组成。•(4)100对超单位,由4个基本单位(25对)组成。页•3】全色谱与线对编号色谱•全色谱对绞单位式缆芯•全色谱对绞单位式缆芯色谱在全塑市话电缆中使用最多。它是由白(代号W)、红(R)、黑(B)、黄(Y)、紫(V)作为领示色(代表a线),蓝(Bl)、桔(O)、绿(G)、棕(Br)、灰(S)作为循环色(代表b线)十种颜色组成25对全色谱线对,如下表所示。页•4】备用线对的线序及色谱•基本单位采用25对,超单位为100对,由若干超单位组成的大对数电缆内超单位序号和扎带色谱如表2—9所示。表2—9中可看出,超单位的扎带色谱有6个白色、6个红色、6个黑色、6个黄色和6个紫色。超单位的序号是从中心层顺次向外层排列的、扎带色谱顺序为白、红、黑、黄、紫。但要在同色扎带的超单位中识别出先后顺序则要根据基本单位的扎带色谱来判断。•备用线对的线序及色谱如下表所示。页•5】全塑市内通信电缆的端别•普通色谱对绞式市话电缆—般不作A、B端规定。为了保证在电缆布放、接续等过程中的质量,全塑全色谱市内通信电缆规定了A、B端。•全色谱对绞单位式全塑市话电缆A、B端的区分为:面向电缆端面,按表2—9单位序号由小到大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30对以下电缆按表2—7线序号顺时针方向排列,则该端为A端,另一端为B端。页•全塑市内通信电缆A端用红色标志,又叫内端伸出电缆盘外,常用红色端帽封合或用红色胶带包扎,规定A端面向局方。另一端为B端用绿色标志,常用绿色端帽封合或绿色胶带包扎,一般又叫外端,紧固在电缆盘内,绞缆方向为反时针,规定外端面向用户页架空电缆设计•架空电缆线路杆路的杆间距离,应根据用户下线需要、地形情况、线路负荷、气象条件以及发展改建要求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市区杆距可为35m~40m,郊区杆距可为45m~50m。•架空电缆线路负荷区划分应以平均10年出现一次最大冰厚度(缆线上)、风速和最低气温等气象条件为根据页架空电缆设计架空电缆线路的拉线,应按下列规定选用。•1.线路偏转角小于30°时,拉线与电缆吊线的规格相同。•2.线路偏转角在30°~60°时,拉线采用比电缆吊线规格大一级的钢绞线。•3.线路偏转角大于60°时,应设顶头拉线。•4.架空电缆长杆档应设顶头拉线。•5.顶头拉线采用比电缆吊线的规格大一级的钢绞线。•6.城市道路上的拉线应装设醒目的拉线保护管页架空电缆设计•架空电缆线路不宜与电力线路合杆架设。在不可避免时,允许和10KV以下的电力线路合杆架设。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护措施,并与有关方面签订协议。与10KV电力线合杆时,电力线与电信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2.5m,且电信电缆应架设在电力线路的下部。页架空电缆设计•过河电缆线路•1.电缆线路在通过河流时,宜采用桥上敷设方式。如桥梁震动较大,电缆应采取防震措施。较小的河流亦可采用架空跨越方式。•2.当在桥上敷设电缆有困难,或线路需迂回绕道时,可在技术经济合理条件下采用水底电缆。对于下述情况均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1.应选择在河道顺直,流速不大,河面较窄,河床稳定平缓,两岸坡度较小的地方。•2.敷设水底电缆的位置与锚区、港口、码头、渡口、船闸、避风处、水上作业区和重要桥梁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页•7】架空杆路:镀锌钢绞线、吊线抱箍、拉线抱箍、挂钩、混凝土水泥杆、拉线盘、拉线铁柄、衬环电杆光缆吊线接头盒三眼单槽
本文标题:本地网设计规范培训(电缆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72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