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药理学课件8镇静催眠药
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一、镇静催眠药的概念对中枢有抑制作用,能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评价标准:是否接近生理性睡眠该类药特点:剂量小大作用弱强镇静催眠、抗癫痫抗惊厥、麻醉二、药物分类第一代:巴比妥类1903年第二代:苯二氮类1960s第三代:忆梦返,思诺思其他:水合氯醛,眠尔通,安眠酮第一节苯二氮类一、结构和分类短效类:三唑仑中效类:劳拉西泮长效类:地西泮二、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抗焦虑作用:小于镇静剂量时,用于焦虑症,地西泮、氯氮。2、镇静催眠作用: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2期睡眠时间。用于麻醉前,心脏电击复律或内窥镜检查前给药,地西泮。3、抗惊厥作用:用于各种惊厥,如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药物中毒惊厥等。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iv)。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三、作用机制与GABAR结合BDZ+BDZ-RBDZ+BDZ-R复合物促GABA,Clˉ通道开放频率Clˉ通道内流↑细胞膜超极化四、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良好而安全,肌注吸收慢而不规则,iv显效快速。脂溶性高,易在脂肪组织蓄积药物作用时间与半衰期不平衡五、不良反应1、后遗效应:头昏、嗜睡、乏力等。2、大剂量:共济失调。3、过量急性中毒:昏迷、呼吸抑制。4、与其他中枢抑制药有协同作用。5、久服可发生依赖性、成瘾,停药出现反跳,戒断症状。第二节巴比妥类一、分类:长效:巴比妥、苯巴比妥6~8h中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3~6h短效:司可巴比妥2~3h超短效:硫喷妥钠0.25h二、药理作用1、镇静催眠2、抗惊厥、抗癫痫3、麻醉苯二氮类与巴比妥类的比较三、临床应用1、抗癫痫、抗惊厥:长效(巴比妥类)2、静脉麻醉:超短效(硫喷妥钠)第三节其他镇静催眠药丁螺环酮1、抗焦虑药,无镇静、抗惊厥作用。2、起效慢,服药后1~2周才显现。3、非苯二氮类,激动突触前5-HT1A抗焦虑。唑吡坦:1、选择性激动GABA1受体的BZ1受点。2、抗焦虑、抗惊厥和中枢肌松作用弱,仅用于镇静和催眠“理想的”安眠药1.能够很快催眠,服后30min内即可入睡。2.不引起睡眠结构紊乱。3.没有宿醉作用。4.无呼吸抑制。5.不引起药物依赖。6.和其他药物没有相互作用。第十三章全身麻醉药全身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可逆性地引起不同程度意识、感觉与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有利于手术进行的药物。吸入全麻药静脉全麻药吸入性麻醉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氧化亚氮作用机制(1)脂溶性学说:脂溶性越高,麻醉作用越强。(2)通过与GABA受体的特殊位点结合,提高GABA受体对GABA的敏感性,Cl-通道开放,引起神经细胞膜超极化,产生中枢抑制作用。乙醚麻醉分期:第一期镇痛期:麻醉开始到意识消失,皮层、网状结构受抑制,小手术和分娩二期第二期兴奋期:兴奋挣扎,呼吸不规则,BP↑,肌张力↑。皮层下中枢脱抑制,禁术。第三期外科麻醉期:安静,血压呼吸平稳。分四级,二级、三级实施手术,四级呼吸受抑制,紫绀。第四期麻醉中毒期:延髓麻醉,呼吸停止。体内过程最小肺泡浓度:越低,药物麻醉作用越强血/气分布系数:血中药物浓度与吸入气体中药物浓度达平衡时的比值。该系数大,诱导缓慢,苏醒期较长。脑/血分布系数:脑中药物浓度与血中药物浓度达平衡时的比值。该系数大的药物,易进入脑组织,麻醉作用较强。常用药物:麻醉乙醚:诱导期与苏醒期较长,易发生意外,少用氧化亚氮:麻醉效能很低、骨骼肌松弛不完全,主要用于诱导麻醉或与其它全麻药配伍使用。氟烷:不良反应多,少用恩氟烷、异氟烷:目前较为常用静脉全麻药:1、硫喷妥钠:诱导麻醉,基础麻醉,脓肿切开引流、骨折、脱臼的闭合复位新生儿、婴幼儿,支气管哮喘者禁用2、氯胺酮:呼吸影响小,分离麻醉复合麻醉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麻醉药或其他辅助药物,以达到完善的手术中和术后镇痛及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1.麻醉前给药手术前一晚服安眠药:苯巴比妥或地西泮术前30分钟注射:阿托品、阿片类2.基础麻醉术前肌注大剂量的巴比妥钠,使病人进入深睡状态。3.诱导麻醉用硫贲妥钠或N2O使病人迅速进入外科麻醉期,然后改用其他药维持。4.合用肌松药:麻醉时加用琥珀胆碱5.低温麻醉:合用氯丙嗪+物理降温→体温28~30℃6.控制性低血压:用短效血管舒张药(如硝普钠)适度↓BP,抬高手术部位(如颅脑),减少出血。7.神经安定镇痛术安定药(氟哌利多)+镇痛药(芬太尼)iv:意识朦胧、自主动作停止、痛觉消失→适用小手术,再加N2O及肌松药:达到满意外科麻醉
本文标题:药理学课件8镇静催眠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8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