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申请书
2013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书基于菜豆假单胞菌毒素的生物源除草剂开发及抗性基因资源挖掘指导教师:团队成员:2013年3月-1-武汉大学201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书填表时间:2013年03月10日项目名称基于菜豆假单胞菌毒素的生物源除草剂开发及抗性基因资源挖掘项目创新特色概述❈开发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除草剂Phaseolotoxin,打破跨国公司草甘膦和草铵膦的垄断地位❈改造Phaseolotoxin产生菌株的抗性基因,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除草剂抗性基因,为开发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储备基因资源❈综合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开发研究项目所属一级学科理学、农学(跨学科)申请经费10000元起止时间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申请人或申请团队信息姓名学号院(系)、专业联系电话E-mail(@qq.com)导师信息姓名院(系)职称联系电话E-mail-2-一、申请理由1.知识条件经过一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有机化学、微生物学、微生物药物学、生物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并在实验课中加以运用,加深了理解,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仪器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近期,小组成员查阅了大量有关菜豆丁香假单胞菌毒素(Phaseolotoxin)的文献,并多次与指导老师分析讨论现有的问题,已经初步了解其生物合成机制和调节机制,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在这些基础知识的指导下,我们有信心完成预期实验目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专业优势生物制药是综合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一门新兴学科,意味着我们有更广泛的知识资源以供查阅学习,自身知识、实验技术更全面。本学期又开设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对我们从事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3.团队优势...老师多年从事微生物来源的含磷天然产物的发掘与生物合成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组成员各有所长,这些不尽相同的特长会使我们这个团队更具有凝聚力,扬长避短,共同进步。对有机合成浓厚的兴趣,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挑战新方法的勇气都将是我们进行研究坚实的基础。我们有决心投身科研,创造新的知识和价值。4.外部条件武汉大学药学院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汇集了微生物学、微生物药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药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跨学力量,有着强大的师资、科研团队,实验室设备齐全,完全有能力进行此项目的研究。姓名特长兴趣生物化学、英语阅读、组织管理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微生物药物学、英语阅读、波谱分析仪器分析、生物合成微生物学、英语阅读、仪器分析基因工程、波谱分析生物化学、英语阅读、微生物药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合成生物信息学、英语阅读、基因工程微生物学、波谱分析-3-二、立项背景草害是导致作物减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每年导致全球农业950亿美元损失。而一般被认为是农业生产大忌的植物病害和害虫,则分别排在第二、三位。中国农田草害面积约7880万公顷,在每年投入235亿元人民币杂草防除费用情况下,仍然造成粮、棉、油损失146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人民币(2011年数据)。[1]1、打破草甘膦、草铵膦在除草剂市场和转抗除草剂基因种子市场的垄断势在必行目前市场流行较广的化学除草剂主要有以下几类:生长调节剂类、光合作用抑制剂、氨基酸生物合成抑制剂、脂肪生物合成抑制剂、细胞分裂抑制剂等。化学除草剂在防治杂草方面具有效果好、工效高、成本低及简便易行等特点,但是化学除草剂广泛的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大量施用化学除草剂带来了环境污染危机,长残效除草剂的应用引起了残毒药害,一方面增大了农副产品的使用威胁,另一方面也导致下茬作物减产甚至土地退化。目前全世界已有约100余种化学除草剂在30余个国家被禁用或取消登记。抗药性杂草种群已然形成,全球已发现188种杂草的324个生物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使得药效降低、用药量增加、成本提高,也更加重了污染。正是由于化学除草剂导致的这种威胁,也就增强了市场对研制广谱、高效、低毒生物除草的技术需求。发展绿色除草剂特别是生物除草剂替代化学除草剂,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2]开发新型的转抗除草剂基因的作物并推行其广泛的种植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研制的与农药草甘膦配套使用的转基因种子畅销全球。因为如果用上孟山都的种子,以后每年都要向它购买。如果你自己留存种子,三代之后,产量就会下降,一代不如一代,甚至不如原来的普通种子,孟山都称之为“技术保护系统”。中国每年有80%的大豆种子依赖进口,在所有进口的大豆种子中,90%以上都是采用孟山都的技术种植出的转基因大豆。如果你要买孟山都的种子,就必须同时买它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Roundup。我国种子企业前20强的销售总额加起来还不如一个美国孟山都,多数科研院所实力不强,成果转化不畅。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前10强的种业企业在世界种子贸易额中所占份额达35%,而我国前10强种业企业同期只占全球种子市场销售额的0.8%。种业的“入侵”是外资向我国农业各领域渗透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一些跨国公司凭借其多年形成的科研和经营优势,正在快速占领我国农业市场、谋取垄断地位。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有许多优点,如:新型的除草机制在自然界不具有天然抗性的后顾之忧,因此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成本问题;开发的广谱除草剂可杀死所有的杂草,避免了农民二次田间施工除草的工作,根本上节约了劳动力;自主的知识产权防止了国外公司的垄断,防止了巨大的经济资金外流。-4-国际上商品化最成功的转基因作物和农药配套使用以达到杀草不杀作物的农药有两种:一是化学除草剂草甘膦,二是生物除草剂草铵膦。草甘膦(Glyphosate)是70年代开发最为成功的一个除草剂。由于它杀草谱广、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在防除多年生深根性恶性杂草上显示非常突出的优点,加上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从而在农、林、牧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大吨位除草剂品种。[3-5]美国孟山都公司利用生物技术从1988年进行抗草甘膦的大豆新品种培育,到1995年已获得抗草甘膦大豆新品种。目前,国内也有大量科研人员在进行转草甘膦抗性基因作物的开发,已取得较大进展。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林敏等人。关于草甘膦的除草机理,目前研究公认的是:草甘膦抑制芳香氨基酸的生物合成[6]抗草甘膦转基因植物是由于转入了用含草甘膦培养基筛选培养的抗草甘膦的EPSP合成酶(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的大肠杆菌基因,该酶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代谢酶,而且,转基因植物也具有更高浓度的酶,能耐受更高浓度的草甘膦。[7]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由赫斯特公司80年代开发成功(后归属于拜耳公司),属广谱触杀型除草剂,内吸作用不强。许多杂草对草铵膦敏感,在草甘膦产生抗性的地区可以作为草甘膦的替代品使用,不过价格较高(目前原药价格大约为草甘膦的10倍左右)。其作用机理大致为:草铵膦的靶标酶是谷氨酰胺合成酶(GS),草铵膦抑制植物GS的活性[8]。抗草铵膦(Phosphinothricin,PPT)转基因植物是由于转入了从链霉菌中分离的PPT乙酰转移酶,该酶通过乙酰化PPT,酰化产物无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故不会积累有毒氨水(NH3是GS酶底物)杀死植物。[9]目前,市场上已经进入商品化的具有配套抗性转基因作物的除草剂主要有以上两种,中国至今为止还没有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类除草剂,抗性基因资源也严重贫乏。随着时间的推移化学农药终将被生物源农药取代,本课题研究的菜豆丁香假单胞菌毒素将具有重要意义。-5-2.菜豆丁香假单胞菌毒素(Phaseolotoxin)是一个潜在的生物源除草剂,其抗性基因具有开发转基因作物的价值菜豆丁香假单胞菌毒素(Phaseolotoxin)是一种由菜豆丁香假单胞菌(P.syringaepv.phaseolotoxin)产生的三肽类毒素(homoArg-Ala-PSOrn),分子内含有特殊的标志性的三个N-P结构,其药效基团为PSOrn。[10]Phaseolotoxin的毒性机理:当Phaseolotoxin被植物细胞摄取后,会在植物细胞内发生水解,释放其活性部分PSOrn。PSOrn可以抑制植物体内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rnithinecarbamoyltransferase,OCTase)的活性。[11]而OCTase在植物体内精氨酸(Arg)的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将氨甲酰磷酸(carbamoylphosphate)的氨甲酰基转移到鸟氨酸的Nγ的氨基上,生成瓜氨酸,进而生成精氨酸。[12]PSOrn就是通过抑制OCTase的活性,导致植物不能合成精氨酸而死亡。[13]植物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是统一的,因此Phaseolotoxin几乎对所有植物都具有毒性;与草甘膦、草铵膦相比较而言,Phaseolotoxin对植物的毒性更大,而对人类及其他动物的毒性更小,且Phaseolotoxin在土壤中更易降解,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因此Phaseolotoxin具有开发成除草剂的巨大潜力。菜豆丁香假单胞菌的抗性机理:菜豆丁香假单胞菌之所以能够产生Phaseolotoxin而生命活动不受影响,是因为其体内含有两套精氨酸合成机制,正常情况下即由OCTase催化合成,一旦产生Phaseolotoxin,编码OCTase的基因活性即丧失,但在Phaseolotoxin合成基因簇中存在另一个基因argK,它编码的OCTase类似物具有双重功能,既可催化合成精氨酸又可避免Pheseolotoxin识别,从而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argK即为Phaseolotoxin抗性基因。由于Phaseolotoxin植物的毒性不具有选择性,因此若只单纯地开发Phaseolotoxin除草剂,那么除草的同时,农作物也会被杀死,因此将argK抗性基因转入农作物,获得Phaseolotoxin抗性农作物,与Phaseolotoxin配套使用显得尤为重要。PhaseolotoxinhomoArgAla药效基团PSOrn-6-Phaseolotoxin的生物合成途径:Phaseolotoxin的基因簇已被测定,包括23个基因,[14]预测有10个基因参与其合成。[15]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蛋白质功能预测phtAPhtASulfotransrerase(磺基转移酶)phtEPhtEPEPSynthas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合酶)phtJPhtJDeoxycytidineDeaminase(脱氧胞啶脱氨基酶)phtKPhtKDeoxycytidineDeaminase(脱氧胞啶脱氨基酶)phtLPhtLPyruvatePhosphateDikinase(丙酮酸磷酸双激酶)phtOPhtOSulfate(硫酸酯酶)phtQPhtQATPGraspDomain(三肽连接酶)amtAAmtAAmidinotransferase(脒基转移酶)phtSPhtSAdenosinePhosphousulfateKinase(APS激酶)phtUPhtUATPGraspDomain(二肽连接酶)第一步:三肽链的合成AmtA催化下,蛋白氨基酸Arg和Lys转化成非蛋白氨基酸Orn和hArg;PhtU是二肽连接酶,可以将Ala和hArg连接生成二肽Ala-hArg;PhtQ是三肽连接酶,催化Orn连接到二肽上,生成三肽Orn-Ala-hArg,[15]至此Phaseolotoxin的基本骨架已经合成。第二步:三个N-P键的合成-7-Phaseolotoxin分子中,最能代表其结构特殊性的即为三个N-P键,但目前对其合成机制还不了解。又由于该结构位于Phaseolotoxin药效基团内,很有可能与其药效有关,因此明确其合成机制非常具有价值。哈佛医学院RebeccaF.Roush等人预测基因phtE、phtL、phtJ、ph
本文标题: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申请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494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