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预防医学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第一章绪论现代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问题1: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我不行了,请帮助长期照料想象上游情景医务工作者相当于一个站在急流边上的救护人,当看到沿河而上的落水者(病人)时,他们就跳下水去把他们救上来。接着,又有另一名落水者沿河出现了。所以,他们整天忙于救护落水者,而没有时间走到上游看看,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掉到河里去?这些落水者是自愿掉下河里(责任在他们本身)?还是被推下水(责任在他人)。针对这些原因应该做些什么?想回答的问题什么是预防医学?我作为一名医生,为什么要学习预防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中医学是什么关系?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医学的目的:1.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2.解除疼痛和疾苦;3.治疗疾病和照料不能治愈者;4.预防早死和追求安详死亡。预防医学(preventivemedicine)的定义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范畴工作对象目的工作模式预防医学的内容1.医学模式、健康观与三级预防的策略和措施。2.群体健康及其影响因素。3.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常用医学统计方法。5.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6.社区卫生服务。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及预防。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健康整个人群受益三级预防措施仅病人受益治疗潜在疾病发病发病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比较预防医学的特点预防医学的特点⒈工作对象:个体和群体⒉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⒊研究重点:自然和社会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⒋采取的对策:制定卫生政策和实现社区预防保健⒌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多学科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当代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预防高效,卫生高效;预防无力,治疗有压力。*治疗靠医生,预防工作依靠全社会*临床医生只能治疗个体,但不能消灭疾病*树立预防为先、兼以治疗的观点,改变低层次定位上的临床医疗为主的思想。中医学与预防医学中医学:“整体观”,“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预防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三级预防策略”中医学与预防医学有相似的医学模式和疾病预防思想第二节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医学的发展即将由现在的以临床疾病的诊治为主,逐步转向疾病的预防、生命的保健、健康的维护。”——巴德年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即医学观。是指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看法,以及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医学模式自然哲学机械论现代生物生物-心理-社会古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或疾病是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系统到人,以及由人、家庭、社区、人类构成概念化相联系的开放系统,在这系统中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互为因果、协调制约,共同影响人的健康。问题2:究竟什么才是健康?健康、亚健康、病态比例男人的压力比女性大疲惫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压力大酗酒,对健康极其不负责吸烟就等于慢性自杀抑郁烦躁失眠失落暴饮暴食肥胖健康观健康观是指人们对健康的看法,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健康的认识也在逐渐深入。无病即健康这是生物医学模式一直所秉持的健康观。20世纪30年代后这一概念被否定,代之以健康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充分的发挥其作用。”1948年WHO给健康下的三维(生物、心理、社会)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是动态的概念,即健康研究的内容是一个从最完善的体魄到逐步受到损害,以至得轻病到重病的连续过程。-健康关注的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生物人,而且是具有复杂心理行为过程的社会人,这使医学的着眼点扩大了,也使医学研究的领域扩大了。新公共健康概念(渥太华宪章)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确定,其主要精神为: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支持性环境;3.强化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这一宪章更具体地反映了人们对身心健康的综合需求及人们对健康的全面理解和追求。健康权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第十二条对健康权作出规定:“健康权是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核心内容是“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不应该生活在健康基线之下。”我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国家实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卫生事业,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任何法人、组织和个人都要尊重公民的健康权利。而不接受健康教育,拒绝良好生活习惯,是对自身健康权利的亵渎。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一)环境因素(二)行为生活方式(三)医疗卫生服务(四)生物遗传因素问题3:保持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一:健康的生活方式永葆青春与活力向大自然要健康快乐的生活二:重视维护公共卫生三:搞好防疫与食品卫生“一个政府成功或失败最终衡量的指标是它所辖居民的幸福安康。没有什么比公共卫生和人民的健康更为重要和更值得关注的了”。--罗斯福第三节三级预防策略与公共卫生措施三级预防基本内容:一级预防:防止健康人得病即病因预防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伤残,即临床医学,临床前期预防三级预防:减轻病残的损失,促进功能恢复,残而不废,即康复医学,临床期预防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主要针对无病期。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因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有害作用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爱情诚可贵,预防价更高首先是根本性预防。如饮食中饱和脂肪酸高是冠心病的潜在性危险因素,为此,从国家角度来改变农业和食品工业的营养方针、制订预防高血压纲要、发展体育运动等;为降低肺癌发病率,需要政府制订规章和进行财政干预,以法律形式制订禁烟规定、限制卷烟中焦油量、提高卷烟税收率。其次是针对环境的措施。采取具体的保护大气、土壤、作物、水源、食品等的措施,以减少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危害。如在工业生产中,采用危害性较小的原材料,改革工艺和改造设备,搞好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净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第三是针对机体的措施。(1)开展健康教育,使人人讲究卫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2)有系统有组织的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3)做好婚检查,预防遗传性疾病;(4)做好妊娠期和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5)慎重使用药品,预防医源性致病因素的危害。对病原或致病因素以及致病条件明确的疾病,如某些地方病、传染病和职业病应以第一级预防为重点,二、三级预防为辅,其他各种疾病也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一级预防。即在疾病尚处于临床前期时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预防措施。对传染病的预防还包括早隔离、早报告。减少发病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主要措施: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对病原或致病因素及致病条件不完全明确的疾病,应以采取“三早”措施为主,如大部分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以第二级预防为重点,一、三级预防为辅。慢性病是致病因素经过长期作用引起的,而且疾病的发展过程较长。早期发现的具体办法有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达到“三早”的最根本办法是宣传,提高医务人员诊断水平和发展微量和敏感的诊断方法和技术。对于传染病,早期发现和诊断有助于病人得到隔离、治疗,防止和减少周围人受感染的可能性。传染病诊断确定后,迅速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作传染病报告,这是第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对于不良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空气、土壤、水和食物的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污染和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则须通过环境监测,掌握这些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环境的卫生要求及其理论依据。主要针对发病期和康复期。着眼于康复,力求减轻疾病的不良后果。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后遗症,防止伤残。主要措施:康复治疗。重点对那些病因不明,又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只有施行第三级预防。第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对慢性病患者通过医学监护,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医疗,使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未来的医学是预防医学”,并不是指不需要治疗,要实现“人人健康”,还须要个体医学和群体医学的同时发展,以及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一个个体的治疗,无不包含着预防的成分。所以应用三级预防的观念作为卫生工作的策略,才能符合以健康为目标的医学。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尽管近代医学的分科越来越细,每个分科中所存在的预防成分不会改变或削弱,而且越来越互相渗透、融合和加强。公共卫生(publichealth)的定义是指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力量,高效率的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的科学和实践。公共卫生•预防性卫生服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促进健康•卫生管理研究公共卫生措施:预防性卫生服务包括计划生育;妇幼卫生;免疫接种;老年保健,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的预防;改进医疗卫生服务,提倡全科医疗服务等。疾病预防和控制(保护健康)包括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控制及监测;环境中有害因素(空气、水、食物、土壤的污染及噪声)的控制;职业安全与卫生;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急诊服务。促进健康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有害健康的个人不良卫生行为,如吸烟、酗酒、吸毒、药物滥用、性乱等,实行自我保健,做到:合理营养及合理生活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和体力适应。卫生管理研究生命统计资料的收集、保管、分析和利用;卫生服务研究的技术及管理;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的制订;医学教育的改革及卫生人员的继续教育。第五节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意义1.完整的认识现代医学的目标,透彻理解健康、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能按照“三级预防”原则做好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工作。2.认识和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观点、知识和技能,并通过社会实践,深化这种认识,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培养良好医德,运用预防手段来提高病人健康水平。3.学习运用预防医学的思维方法,在临床服务中,全面地、宏观地观察和分析问题。4.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为进一步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预防医学的产生发展从公元前3000年左右到公元14世纪由于传染病流行带给人类的灾难,使得公共卫生制度等相继在欧洲建立包括引水、垃圾处理系统,检疫系统,卫生条例初步建立,医院建立公元17世纪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城市居民健康状况恶化。因此在1848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卫生法,目的是为了对一些传染病和职业病进行监测和控制第一次公共卫生革命:以控制传染病为主的公共卫生措施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以干预个人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来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促进第三次公共卫生革命:以生态学模型为指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来延长人群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又称“新公共卫生”(NewPublicHealth)个体预防群体预防全球预防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德实验证明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同时发现了人体免疫性,研制了疫苗。生物医学的基本框架和预防医学思想正式确立。第一次卫生革命:对急性、单因素、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采取预防接种、抗菌等手段取得效果。巴斯德天花,一个让罗马帝国走向衰亡的幽灵,一个夺去千万人生命的病魔,1978年,终于被人类消灭。詹纳天花病人詹纳的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的办法被广泛应用到其他疾病的预防中。曾经广泛流行的疾病被控制:天花、霍乱、鼠疫、脊髓灰质炎等。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预防医学的发展经历了第二次革命性转折:从控制占人类死亡第一位的传染病,转而向威胁人类最大的非传染病进军,把预防医学的研究、工作领域扩大到所
本文标题:预防医学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0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