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新药研究与开发课题设计书
广东医学院药学院新药研究与开发课题设计书项目名称:维C他汀合剂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申请者:吕鹏所在单位:广东医学院邮政编码:523808通讯地址: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园新城大道1号申请者电话:15999857223电子邮件:502175223@qq.com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广东医学院药学院二○一二年制1一、简表研究项目情况名称维C他汀合剂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研究类别A.自由申请项目研究类型A.基础研究C.重点项目B.应用基础研究申报学科名称1代码1名称2代码2申请金额3800元研究期限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所用实验室实验室全称实验室类别A.国家重点B.部门开放实验室编号C.省重点实验室项目组情况项目成员姓名学院、年级、班别学号联系方式项目中的分工签章李涛药学2010级5班1020605013315989600489蔡少如药学2010级5班1020605013515999867654梁燕龙药学2010级5班1020605013615989619194吕鹏药学2010级5班1020605013715999857223徐世荣药学2010级5班1020605013815999844348徐健药学2010级5班10206050139159997326852研究内容和意义摘要主题词(主题词应反映研究内容,主题词数量不多于三个,各主题词之间以逗号分隔)简表填写要求一、简表内容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简表中所有代码,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规定的代码为准填写。二、凡选择性栏目,将相应提示符A、B等之一填入该栏的右下角。三、部分栏目填写要求: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和范围,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基础研究──指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不直接考虑应用目标的研究活动。应用基础研究──指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以获取新原理、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申报学科──申请项目所属的最基础学科。如涉及多学科可填写两个,先填写主学科。申请金额──以万元为单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研究期限──研究期限一般从申请的次年1月算起。终止时间为完成年度的12月。所用实验室──系指研究项目将利用的实验室。留学回国人员——指在国外取得学位或访问学者一年以上的回国人员。所在单位名称及代码──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首次申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单位,尚未编入单位代码,其代码应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后填写。参加单位数──指研究项目组主要成员所在单位数,包括主持单位和合作单位(合作者所在单位),以阿拉伯数字表示。项目组主要成员──指在项目组内对学术思想、技术路线的制订与理论分析及对项目的完成起重要作用的人员,本人应在申请书上亲自签名。3二、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李涛、蔡少如)酒精性肝病是世界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寻求酒精性肝病的防治方法是当代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十多年来,全球酒精消费量快速上升,伴随而来的各种与酒精相关疾病增加,酒精性肝损伤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酒精性肝损伤是指长期大量饮酒或含有乙醇的饮料造成的肝脏疾患,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是一个慢性损伤的过程,近期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1]。按照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肝脏破坏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通常酒精性脂肪肝没有症状,部分人会有轻微的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的还可能表现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酒精性肝炎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上述症状表现外,还伴有发热、尿色发黄、乏力、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症状。化验检查显示为: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转肽酶增高等。早期的酒精性肝硬化可无明显症状表现,中后期表现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等症状。当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可显现黄疸、腹水、双下肢浮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临床上酒精性肝病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2]。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酒精性肝损伤主要多见于国外,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居民人均酒精消费量的上升,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3],如何防治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已成为研究热点。正常人在24h体内可代谢120g酒精。但是,长期饮酒过量已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可导致酒精性肝病[4]。酒精进入人体以后,大约95%左右在肝内代谢。当血液中乙醇在低至中浓度时主要通过乙醇脱氢酶(ADH)作用脱氢转化为乙醛。当血乙醇在高浓度时,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被诱导,在该系统催化下,辅酶Ⅱ(NADPH)与02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形成的乙醛进入微粒体内经乙醛脱氢酶(ALDH)作用脱氢转化为乙酸,后者在外周组织中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在乙醇脱氢转为乙醛,乙醛脱氢转为乙酸的过程中,氧化型辅酶I(NAD)转变为还原型辅酶I(NADH)。上述酒精的代谢过程.是由多种酶的共同参与来完成的,如ADH、NAD、NADH、NADPH、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系统(MEOP-450同工酶)、黄嘌呤氧化酶及醛氧化酶等等。每个代谢环节都可产生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的物质:自由基或脂质过氧化物等,如P-450酶系诱导和激活的巨噬细胞是氧自由基的重要来源:乙醛可促进脂质过氧化,产生线粒体损害,使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减少,并增加胶原合成;4乙醛还可和一些脂质过氧化物如丙二醛(MDH)等形成蛋白加合物,引起免疫反应,损害细胞骨架和细胞与间质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重要的代谢通路。而持续饮酒.可能引起以上多种酶功能的活跃,酶活性的增强则可导致更多的自由基或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加重了对肝细胞的损害。同时长期饮酒还可导致肝脏内非血红素铁含量的增加,因为乙醇脱氢酶氧化酒精,使NADH水平增高,降低三价铁离子的含量,引起了铁质的活化,而二价铁离子可以引起脂质过氧化,该反应的速率取决于NADH细胞色素还原酶的活性。同样的,肝细胞抗氧化能力的降低也增加了脂质过氧化的可能性。已经有人验证过,在慢性酒精性肝脏损害病例中.存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双重下降现象。而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对肝脏的损害作用主要是破坏肝细胞及细胞内的膜系统.破坏二价Ca离子的平衡,降低酶的活性以及氧化磷酸化作用,影响细胞的转运过程等[5]。由科学家杰斯曼提出的自由基理论可知,自由基是带有一个或多个未配对电子的分子,未配对电子不稳定,反应活性很高。当体内的自由基超过了身体对其的抵抗能力时,这种状况被称为氧化性应激。有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状态是肝损伤发生途径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另外,随着乙醇摄入的增加,改变了肝脏的NADH/NAD(+)内3磷酸甘油(3-GP)在肝内蓄积和游离脂肪酸的增加,这也是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之一[6]。所以,在慢性酒精性肝脏损害的治疗中,自由基的清除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以及降低脂类物质在体内的堆积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维生素C是水溶性抗氧化剂,也是血浆中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是重要的抗氧化剂。作为一种强抗氧化剂,它的最大特性是还原性,通过还原作用消除有害氧自由基的毒性。其抗氧化作用表现在可以与O2-、HOO-及OH-迅速反应,生成半脱氢抗坏血酸,清除单线态氧,还原硫自由基,其抗氧化作用依靠可逆的脱氢反应来完成。起到防止膜上磷脂形成脂质过氧化的作用,从而保护组织器官。近来还有研究表明采用维生素C治疗慢性肝炎有显著疗效,它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肝糖元的合成,增强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加强肝脏解毒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肝细胞抗病能力。另外,戴德哉等的研究报道维生素C体内抗氧化作用优于体外,其在体内可能通过其他间接途径发挥抗氧化作用,而不仅是直接清除氧自由基[7]。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阻断HMG-CoA转变为胆固醇的前体甲羟戊酸,反馈性激活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使得肝细胞内胆固醇的生物合成5减慢,清除增加,并反应性引起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表达增加,使血浆清除LDL加快,从而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同时,胆固醇合成减少也可使肝脏合成载脂蛋白(Apo)B1O0减少,从而使极低密度胆固醇降低。多项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使胆同醇下降18%~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25%~35%,甘油三酯(TG)下降10%~15%m,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上升5%~8%。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降脂药物[8]。然而,作为临床心血管病防治的基础用药,他汀类药物虽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却也存在着潜在的毒性和不良反应,肝功能异常正是他汀类药物使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比如阿托伐他汀的应用中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血转氨酶增高,使得部分学者担心阿托伐他汀有可能诱发严重肝损伤甚至肝功能衰竭,因而不敢给酒精肝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予以治疗。但目前资料表明,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发生重症肝炎、严重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与对照人群无明显差异,且至今尚无阿托伐他汀导致的相关肝病患者死亡的报道[9]。事实上,所有药物都可能存在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而药物治疗应对风险和获益进行权衡。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与美国国家心、肺、血研究所(ACC/AHA/NHLBI)建议,应用他汀类药治疗时,应加强对用药注意事项、禁忌证的认识,以及加强安全性监测。其目的是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而并非限制使用。对于合适的高危患者,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的获益远远超过风险。目前,由于担忧他汀类药引起肝毒性,已经影响了高脂血症的常规降脂治疗,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评价药物的肝脏安全性,有助于使患者从降脂治疗中获益[10]。通过上述相关分析可知,在酒精性肝病治疗中,单用抗氧化剂、降脂药等有一定效果,但并非对每一病例均有效,或者仅对某一方面如改善肝功能,而酒精肝发病机制复杂,一旦发病,我们很难确定其发病机制究竟是哪一个,所以联合用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公认的最主要的降血脂药,在临床应用已近20年,目前的临床研究也表明,他汀类药引起严重的肝损害较少见,是比较安全的调节血脂药,但因其价格偏贵,经济状况一般的患者对其依从性不高。而维生素C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其抗氧化活性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并且维生素C凭借其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对提取工艺和设备的限制性小等极具竞争力的优势。维生素C联用他汀类药可以从不同的机制上改善肝功能,保护酒精性肝损伤,同时可以降低单用时的剂量,降6低毒副作用。因此,维生素C联用他汀类药来保护酒精性肝损伤是可行的。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的专利及产品更少,因此,通过实验研究开发得到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酒精性肝损伤的维C他汀合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从维生素C联用他汀类药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其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保肝护肝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也为患者选择药物时提供多一种更经济、更有效的治疗药物,这对推动治疗酒精性肝损伤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此外,大量的实验数据将为其它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基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国内外研究现状(梁燕龙)酒精肝在酒精性肝病中只是一个初始环节,在酒精肝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只针对酒精肝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预防其它酒精肝的出现。许多研究指出,酒精引起的肝损伤至少部分原因是因为自由基生成过多和或抗氧化防御能力减弱引起的氧化应激。药理学剂量的抗氧化剂可以减轻酒精诱导的膜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的损伤。据推测,抗氧化剂可能通过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自身与自由基发生反应、干扰过氧化反应过程或增强天然抗氧化屏障而发挥作用[11]。医学界公认的酒精肝治疗方法原则为:①减轻酒精肝的严重度;②阻止或逆转肝纤
本文标题:新药研究与开发课题设计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2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