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前言: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衡量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数据第一个指标是保险费收入可喜的成绩:保费收入:80年6亿元人民币2000年1598亿元人民币2005年4927亿元人民币2006年5641亿元人民币2007年7035.8亿元人民币2008年9784.1亿,同比增39.1%;2009年11137.3亿,同比增长13.8%但是,与那些保险业发展历史较早、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中国保费收入的规模还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中国今天的保费收入只是美国的4.4%、日本的9.8%。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的特有现象,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概莫能外。值得中国骄傲的不是保费收入总量,而是保费收入的增长率。在过去近30年里,中国的保费收入环比增长率达到20%以上。这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从世界保险发展历史来看,既使在经济发展势头处于上升时期,比如在上个世纪最后的10年即1990年~1999年期间,世界寿险保费收入的增长率,发展中国家是10.5%,工业化国家是4.8%,世界平均水平是5.3%。第二个指标是保险深度。2008年,中国的保险深度为2.9%。资料显示的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是10%,发展中国家是4%。其中,美国是8.97%,日本是11.07%,韩国12.07%,印度2.86%,世界平均水平是7.52%。中国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是21%,在世界保险市场上排在第48位。第三个指标是保险密度。中国2008年的保险密度是69.6美元,而工业化国家的同期平均水平是3700多美元。中国的保险密度仅为同期美国的1.71%,英国的0.98%,日本的2.11%,韩国的2.93%,台湾的2.66%,香港的2.07%。中国在世界保险市场上位居第69位。第四个指标是保险资产。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保险业总资产是2.9万亿元。评判一个事物的大与小,衡量一个事物的高与低,不仅要看它的绝对量,同时要看它的相对量。如果将2.9万亿的保险资产作为一个相对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一是将它与其它金融行业的金融资产进行比较;二是将它与其它国家的保险公司的资产进行比较。第五个指标是每百万人拥有的保险公司数量。将每百万人所拥有的保险公司数量作为衡量保险业发展与否的一个指标,是国际上通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但在现实生活中,世界市场上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制度:一种是相对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另一种是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制度。前者有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国家或地区;后者有美国、英国、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所以,在这个指标下出现了美国有28家保险公司,日本和台湾都不足2家保险公司的区别。第一章风险与保险第一节风险及其处理方法一.风险的基本概念1.风险的定义关于未来事件的损失结果发生的不确定2.风险的大小与损失概率问题:损失概率取值多少时,风险最大;取值多少时,风险最小?结论:当损失概率取值为0或1时,风险不存在当损失概率取值为0.5时,风险最大.3.风险的组成要素一天晚上,天空飘着小雪,一辆宝马轿车在路上行驶,由于路太滑,撞倒了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孩,司机将女孩送进医院抢救。风险因素\风险事故\风险损失(1)风险因素(hazard)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主、客观条件或状况,是风险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干燥引发火灾人为纵火随手丢烟头自然风险因素(physicalrisk)道德风险因素(moralrisk)心理风险因素(moralerisk)(2)风险事故指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偶发事件。风险事故使损失的可能变为现实,即风险的发生(3)风险损失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4)风险载体4、风险的分类(1)按风险的起因来划分: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是值得高度重视的社会风险)(2)按风险发生的形态来划分:其依据是社会经济是否正常静态风险、动态风险(3)按风险的性质来划分:一组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pureriskandspeculativerisk)另一组为: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objectiveriskandsubjectiverisk)纯粹风险是指风险导致的结果只有两种,即无损失或有损失。投机风险是指风险导致的结果有三种,即无损失、有损失和可能获利。客观风险:是实际发生的风险损失同预计的风险损失的相对偏离程度。它会随着风险单位的增大而减少。主观风险:是人们在心理上关于风险事故的损失的思想态度或精神状态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接受型和风险回避型(4)按风险所涉及和影响的范围划分基本风险与特定风险(5)以风险损失的后果为依据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信用风险二、风险的处理方式(一)风险管理的目的:降低风险成本1、损失成本:指风险事故所导致的物质财富损失的价值量。可分为直接损失成本和间接损失成本。2、准备成本:指预防灾害事故发生所必须的各种应急后备物质和资金,不能正常地用于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所产生的机会成本3、精神成本:指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及损失给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带来的恐惧、焦虑、担忧等精神方面的不安定情绪。4、社会服务成本:指在高风险经济社会活动领域中,具有高风险的社会服务劳务,在服务收费中含有较高的风险保障费用,由此增加了社会服务的成本代价。5、配置成本:风险的存在,往往阻碍资源按社会福利和效率要求的方向流动。(二)风险处理的步骤目标的建立-----风险的识别------风险的估算(风险数理价值=损失频率*损失程度)-------选择对付风险的方式-----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评估(三)风险处理的方法1、风险回避局限性:回避风险有时是可能的,但是不可行回避一类风险时,可能面临另一类风险回避风险可能造成利益的受损2、损失控制包括防损和减损两种方式。3、风险自留优点:节省费用安全意识增强缺点:保险技术和分散风险的能力不如专业的保险公司,自身承担损失的能力有限。4、风险转移转移风险的形式多种多样:保险、公司组织、合同安排、委托保管等等。第二节保险的基本概念一、保险的概念Safeguardagainstlossinreturnforregularpayment1、定义:保险是一种以经济保障为基础的金融制度安排。它通过对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数理预测和收取保险费的方法,建立保险基金;以合同的形式,由大多数人来分担少数人的损失,实现保险购买者风险转移和理财计划的目标。经济保障是保险的本质特征经济保障的基础是数理预测和合同关系经济保障的费用来自于由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所形成的保险基金经济保障的结果是风险的转移和损失的共同分担2、构成要素保险人和投保人保险合同保险基金二、区分保险与赌博、储蓄、救济保险与赌博:共:收支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有赖于偶然因素。异:目的不同;条件不同;机制不同;后果不同;共同利益不同保险与储蓄共:有备无患异:需求动机不同;权利主张不同;运行机制不同;行为后果不同保险与救济共:是补偿灾害事故损失的经济制度异:救助方式不同;权利义务不同;行为对象不同;主张权利不同三、可保风险的条件1、经济上具有可行性2、独立、同分布的大量风险标的3、损失概率分布是可以被确定的4、损失是可以确定的计量的5、损失的发生具有偶然性6、特大灾难一般不会发生第二章保险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保险业的产生1、海上保险的起源和发展共同海损是海上保险的萌芽船舶和货物抵押贷款及其后的无偿借贷是海上保险雏形海上保险业的发展2、火灾保险近代火灾保险起源于英国:1666年9月2日的火灾保险之父:巴奔,于1667年出资设立了世界第一家火灾保险公司3、人寿保险萌芽时期:原始互助形式初级形式时期:由互助形式转化为经营形式由一个经营者负责组织应付人身风险的后备基金,在参加者与经营者之间直接发生债权债务关系,而在参加者之间则不直接发生关系。现代形式时期:现代人寿保险制度的形成,与死亡率的精确计算密切相关。(佟蒂法令)1762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伦敦公平保险公司。该公司以生命表为依据,采用均衡保险费的理论来计算保险费,并且对不符合标准的保户另行收费。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人寿保险制度的形成。二、现代保险业的发展(一)、保险业发展的特点1、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其供给一方面消费者的现实购买能力增强,另一方面风险载体增多,风险总量提高。保费总额:1950年为210亿美元1982年为4660亿美元1995年为21434亿美元2000年为24400亿美元2003年为29000亿美元,中国3880亿人民币2、随着风险种类的增加而扩大其险种1885年德国人奔茨发明了世界第一辆三轮车后,1898年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保险单;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以后出现了航空保险1957年人类发明了卫星以后,出现了卫星保险在出现了被称做法律创造的责任风险后,也就有了责任保险3、为满足投保人的需求而不断改进保单的设计如寿险保单中的变额保险、可调整的寿险等。4、随着需求层次的提高,产品功能不断扩展。保障---储蓄-----投资-----炫耀5、随着经济生活的复杂化,保险人不断扩大保障的范围如:火险:从标的看,不动产----动产----相关的利益从承保风险看,单一火险-----爆炸,闪电等6、保险金额日益巨大,保险索赔额增多如:印度博帕尔地区的毒气泄漏30亿美元美国911恐怖事件,500亿----700亿美元7、再保险业务迅速发展,保险业日趋国际化单一的保险公司难以承担巨额的保险责任,于是以分散风险为重要特征的再保险业务随之发展起来。1846年,德国创立了科隆再保险公司。8、保险业的金融中介功能日益增强(二)保险业的发展趋势1、可保风险的内容和范围将不断发生变化2、高技术性的新险种将不断出现如原子能的利用可能带来原子能核辐射的风险3、综合保险日渐盛行4、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本文标题:保险学课件二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25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