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延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
延长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2日在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延长县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一月目录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1-一、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任务............-1-二、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三、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3-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4-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5-第二章“十二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7-一、指导思想............................-7-二、发展目标............................-7-第三章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9-一、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9-二、提升发展现代有机农业...............-10-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2-第四章基础设施建设.......................-13-一、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13-二、提升交通道路建设水平...............-15-三、加大水利设施建设...................-15-四、电力网络和信息化建设...............-16-第五章加快社会事业建设...................-17-一、加快发展教育事业...................-17-二、大力发展卫生事业...................-18-三、综合发展文体、广电事业.............-19-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21-六、全面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22-七、实施人才强县战略...................-22-第六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22-一、持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22-二、认真开展生态创建活动...............-24-第七章努力维护社会稳定...................-25-一、创新社会管理.......................-25-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26-三、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26-第八章加强政策保障体系建设...............-27-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体系..........-27-二、壮大地方财政事业...................-27-三、健全完善农村政策支持体系...........-28-四、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28-五、加快建立现代大流通体系.............-29-六、扩大招商引资,推进对外开放..........-29--1-延长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了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延长县委关于制定延长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规划纲要。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项目支撑、城镇带动、产业富民、工业强县”发展战略,突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城市经济”三个重点,突破交通道路、城市供水两大瓶颈,抓好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两个关键,强力推进跨越发展,倾力打造“富裕延长、生态延长、和谐延长”的发展思路,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一、主要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任务预计2010年,全县GDP实现25亿元,较2005年增长208.64%,净增16.9亿元,年均增长25.28%,较原计划的12%高出13.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8∶51.1∶3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2.63亿元,是2005年的3.01倍,五年翻了三番,净增15.11亿元,年均增长24.65%。全县地方财政收入2.57亿元,较2005年-2-增长147.12%,净增1.53亿元,年均增长19.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84亿元,较2005年增长168.5%,净增2.41亿元,年均增长2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710元,较2005年增长161.3%,净增10316元,年均增长21.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61元,较2005年增长173.7%,净增2895元,年均增长22.31%。二、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县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突出基础设施改善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两个重点,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目标。(一)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了规模和效益两个重点突破。围绕建设国家优质苹果基地县目标,确立了塬区苹果、川道棚栽、沿黄花椒、全县草畜业的发展思路,农业产业化进程深入推进。坚持每年新建果园4万亩,全县梨果面积达到31万亩,净增17万亩,实现人均2.9亩梨果面积目标,2010年实现年产量16万吨、产值4.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突破4500元。延长苹果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按照“基地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的发展思路,每年新建日光温室大棚500座,全县累计建成大棚6500座,净增2500座。实现棚栽瓜菜产量26.04万吨,产值3.75亿元。特别是延长大棚西瓜得到市场认可,成为川道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在黄河沿岸三乡镇,累计发展花椒8.13万亩,实现人均10亩目标。按照“以畜养沼、以沼促果、以果带畜”生态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家家建沼、户户养畜”,全县累计建成沼气8530口,生猪存栏达到5.3万头,果畜共赢互促局面初步形成。(二)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建设坚持规划先行,中心村按照新农村标准建设,偏远村、人口较少村以改造维修为主,四年累计投入2.97亿元,建设新农村35个、整体搬迁村34个、维修-3-改造村119个,农村基本改变了过去的破旧面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三)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年累计完成林业投资10176万元,新建干果经济林面积2.4万亩,营造林总面积2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2.2万亩(退耕还林面积1.3万亩),飞播造林面积1万亩,封山育林面积6.8万亩,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44.40%,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县坚持“稳定石油产能、发展煤气产业、推进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五年累计实现工业产值64.1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0.4亿元。(一)石油工业快速发展。积极适应石油工业管理体制变化,积极搞好协调配合。王家川采油厂快速发展壮大,年产量稳定在25万吨以上,年上缴税费达2.53亿元,石油产业继续发挥着对县域经济的骨干支撑作用。(二)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和转化利用取得重大进展。支持延长油气勘探公司对县境内天然气分布区域和储量进行勘探,累计打成气井115口。通过积极争取努力,杨家湾延气2井天然气液化项目(LNG)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2亿元。(三)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启动。全县紧紧抓住省市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机遇,全力推进延长工业园区“一园两区”建设,西区(石油工业区)20万吨天然气液化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百亿元以上的盐煤气电综合利用化工项目产业规划已批复,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63亿元。东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土地征迁正在实施,5000吨气调库项目已开工建设。-4-(四)煤炭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对县境内煤炭资源进行全面普查,煤炭资源整合技改工作基本完成,产能将提升到每年60万吨。(五)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末,全县非公有经济预计累计实现产值16.24亿元,上缴税金7056万元,私营企业达到150个,从业人员1.58万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26个,总投资16.65亿元。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五年累计完成66.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一)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按照“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的总体思路,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推进城市建设。一是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按照“市场运作、让利于民”的建设原则,累计完成5万平方米城市拆迁任务,建设小城镇5处,完成城建投资9.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城市面积扩展到5.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06年的3.5万人增加到4.9万人,人均住房面积由06年之前的不到10平方米增加到16平方米,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2%。二是城市功能得到完善。翠屏山公园一期、二期工程顺利完成,成为广大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县城天然气气化工程进展顺利,实现了全面供气;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城区电网改造基本完成,邮电通讯等其它基础实施全面改进,城市功能进一步改善。三是城市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2008年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卫生县城,2009年全面启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2010年通过考核验收,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城市面貌迅速改观,人居环境有较大变化。(二)交通道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交通建设资金11.57亿元,201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将达到-5-1765公里,交通道路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破解。立足构建交通大“十”字框架目标,2007年9月建成马头关黄河大桥,打通黄河天堑;2008年10月建成渭清线(201省道),纵贯县境南北;2010年10月建成姚白路(205省道),过境东西,大“十”字交通框架基本形成。改造县乡道路286.4公里,新建通村油路和水泥路738.7公里、省道93公里,乡镇通油路率达到100%,全县288个行政村有244个村通上了柏油路或水泥路,占到行政村总数的85%。(三)水利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7549万元。全县新修基本农田5.25万亩。全县基本农田面积达到20.84万亩,人均1.82亩,较“十五”末增加了20.84%。完成了董家河、封家河两条坝系工程建设以及旧坝修复工程43处,共完成集中供水117处,全面解决了全县农村7.48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03亿元,总库容660万m2的安沟水库供水工程启动建设,输水管线铺设完成,导流洞开挖基本完工,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县城中长期供水问题。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问题,全县每年投入民生建设的资金都达到1.5亿元以上,民生状况得到迅速改善。(一)教育事业率先实现了统筹城乡发展。在偿还“普九”4000万债务的基础上,又投资2580万元实现了“双高普九”达标。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学校总数由2004年的273所下降到39所。完成了寄宿学校、幼儿园和职业中学建设,实现了集中供暖。义务教育学校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了“蛋奶工程”。学前教育普及到乡、村两级,职业教育长足发展。教育事业率先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6-(二)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累计投入3400万元,城乡医疗基础建设和医技设备彻底更新,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全面加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4%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了83%,报销比例不断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三)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建成了七里村镇
本文标题:延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4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