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魏晋南北朝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第三编:魏晋南北朝主讲教师刘孟虎(一)背景知识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是中国文学中古期的第一段。五古在魏晋南北朝进入高潮,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期间,文学的自觉性和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一、建安诗赋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不同时间内呈现出一种不同群体性的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与政治的权力一起世代相传。南朝以后逐渐减少。一、建安诗赋(二)主要作品1、曹操的《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和表达渴求贤才的忧思。情感表现曲折跌宕,反复咏叹,表现了他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及爱才若渴的心情。一、建安诗赋全诗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我们可以感觉到在混乱的现实中建立功业的艰难和诗人坚定的信心。全诗运用比兴手法,以各种事物形象作比,表达强烈的求贤愿望。一、建安诗赋经过几个低昂回旋,把诗人起伏不平的心情,复杂多端的感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曹操的诗极为本色,艺术上的显著特点是用朴质的形式披露他的胸襟,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尽管在语言形式上极接近汉乐府,却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建安诗赋2、曹植的《洛神赋》是他抒情小赋中的名作。这篇赋接受了《神女赋》的影响。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一、建安诗赋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于是洛灵感焉,徒倚旁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一、建安诗赋通过这些动作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划得十分突出。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赠珰而去,和诗人失意追恋的心情,有浓厚的悲剧气氛。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采很浓,艺术的魅力很大。一、建安诗赋3、王粲的《七哀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叙事诗,记述了诗人离开长安到荆州途中所见所闻,深刻描述了东汉末年军阀争战,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民苦不聊生的悲惨情形。诗人面向血淋淋的现实生活,毫不掩饰地加以暴露,充满悲愤之情的血和泪的控诉。一、建安诗赋《七哀诗》,可说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这固然主要是社会原因,但和“粲性躁竞”的个性气质也分不开。因此王粲的诗中哀怨悲惨的气氛,胜于慷慨悲壮之气。当然,这不一定是王粲诗的缺点,反之,这种尽性缘情之作,正是六朝缘情绮靡诗风的开始,比“哀而不伤”的温柔敦厚诗教有很大的突破。一、建安诗赋正始时出现了玄谈领袖何晏、王弼,另有名士裴徽、荀粲、傅嘏、夏侯玄、钟会以及“竹林七贤”等。主张“天地万物以无为本”,掀起玄谈之风,世称“正始之音”。阮籍的《咏怀》表现了生活在黑暗现实里的诗人内心苦闷,表现出他那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出路的忧思。借古以寓今,多用比兴手法。二、正始诗文左思《咏史八首》其旨不外借古讽今,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把忿激之情化为投枪,投向那贤愚倒置的社会制度和持权骄宠的显贵。全诗情调高昂,气韵沉雄,笔调劲挺,这就是钟嵘《诗品》中所谓“左思风力”。实际是“建安风骨”的延续,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中的主流。三、西晋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它的结构很奇特。一般咏史诗多借史实以言志,少用比兴,而这首诗和其八“习习笼中鸟”却采用了比兴。二全诗皆以上下、大小、高低、贵贱、贤愚等正反对比,来说明阴阳易位,贤愚颠倒的极不合理的事实,达到讽喻的最佳效果。三、西晋诗歌(一)背景知识时代特征:偏安政局、门阀政治、风气。东晋文学的分期:前期郭璞及《游仙诗》;中期玄言诗是起于西晋、盛于东晋的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其代表人物是孙绰、许洵;后期陶渊明及山水诗。四、东晋诗文(二)主要作品1、陶渊明《归园田居》共五首,是诗人归隐之初的作品。《少无适俗韵》是其田园诗的代表作。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四、东晋诗文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倾吐了对过去仕途生活方式的鄙弃,和退隐归田、从自在中寻找新的生命价值的怀抱,也刻画了诗人与世俗不合,热爱自然、崇尚真朴的性格。四、东晋诗文以主观感受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园田居的农家风貌。这种重在写意不在写实的表现方法也是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这首诗用了许多对句,不仅词语工整,表现出汉语形式美,具有内在的韵律美。从节奏上、意境上,恰具了平淡自然的韵味。四、东晋诗文2、陶渊明《读山海经》描写了躬耕读书的乐趣。也有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的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四、东晋诗文3、陶渊明《饮酒》表现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意志。诗人生活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表现出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其志趣与性格,使之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而回到田园。充满了对田园的热爱。四、东晋诗文诗构思巧妙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在自然平淡中流露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值得体味。全诗写景、抒情、谈理三者浑然融合,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境界。简洁、朴素、自然,也是此诗的特色。清吴淇说:“‘心远’为一篇之骨,‘真意’为一篇之髓。”四、东晋诗文南朝民歌的产生地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的两大区域:吴歌(吴声歌)产生于长江下游,以首都建业为中心;西曲(西曲歌)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以江陵为中心。为时代论之,前者多为晋宋时的作品,后者则多为齐梁时的作品。五、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是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诗描写了一位少女从初春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对钟爱之人的苦苦思念,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诗。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五、南朝乐府民歌北方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牧歌、战歌、情歌,以叙事为主;多属军乐、武乐,风格刚健粗犷。《敕勒歌》反映北方民族的遊牧生活和北国风光。《木兰诗》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篇。在表現手法上,也具有两结合的因素。六、北朝乐府民歌1、谢灵运《登池上楼》写官场失意的满腹牢骚,及在边郡久病之后见到满园春色的新鲜感受,最后表达了隐居的愿望。研读时要细心体会谢灵运在山水诗上的成就。2、鲍照《拟行路难》抒写一种难言的痛苦和愤慨。七、南朝诗文郦道元的《水经注》节录部分写三峡江流的峻急和两岸优美的风光。庾信的《拟咏怀》抒发了刻骨铭心的乡关之思。注意体会典故的妙用及对偶的工整。八、北朝诗文与魏晋南北朝小说干宝《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反映了统治者的暴虐和人民的反抗精神,情节曲折动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过江诸人》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语言简练。八、北朝诗文与魏晋南北朝小说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魏晋南北朝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54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