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一讲_就业形势与政策ppt
2011年3月主要内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目前国家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准确定位,树立正确择业观拥挤的人才招聘市场人山人海的招聘会现场大学毕业生要如此就业吗?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就是两个字: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1、扩招后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根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115万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5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500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630万2011年:758万2011年将有超过1500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广东省应届毕业生39万,入粤求职的预计70万左右2001-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1234567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年份人数在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曾形容:2006年为全国大学生“就业的寒流”;2007年为大学生“就业的冬天”;2008年无疑是大学生“就业的雪灾”;2009年是“就业的海啸”2010、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又用什么来形容呢?是地震,还是海啸?2012是“就业的世界末日”2009、2010年就业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758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及广东省GDP按照每年8%的速度增长测算(含入粤外省劳动力资源)(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信息网):2005年,劳动力总供给:6663.8万人,可供岗位:5003万人;2010年,劳动力总供给:7563.6万人,可供岗位:5323万人;2015年,劳动力总供给:8187.9万人,可供岗位:5664万人;2020年,劳动力总供给:8274.6万人,可供岗位:6026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标准越来越高,他们注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在注重毕业生的自荐、面试和笔试的同时,也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表现;不仅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思想道德素质要高,而且身心要健康,诚实、踏实、积极、肯干,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考核内容,技能证书也成为一些用人单位接受毕业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二)大学生就业走向买方市场随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也表现的极为突出。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许多单位在选拔人才中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现象,导致研究生抢占本科生的岗位,本科生抢占专科生的岗位,专科生抢占中专生的岗位的局面。预计随着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这种局面将会进一步加剧。(三)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发生改变随着国内外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中小企业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已远远超过了大中型企业。据有关部门部门统计,近年来到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毕业生明显增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明显增多,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的毕业生明显增多。这说明,面对中国教育和就业市场发生的重大转变,高校毕业生开始了理性的思考。有关部门专家表示,今后几年,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大学生就业层次将会逐步下降,大学生将从社会精英转为普通劳动者;二是大学毕业生资源不再短缺,大学生就业将主要面对中小企业、面向基层。(四)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虽然目前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说,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够。目前所谓的就业难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在地区分布和结构的不平衡上。包括专业结构、地域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的矛盾。(五)大学生初次失业率上升根据《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的有关数据报道,2003年高校毕业生在离校时未落实或未完全落实就业岗位的约为63.7万人,2004年约为75.6万人,2005年约为92.6万人,2006年约为124万人,2007年约为144万人。根据国外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的经验和特点来看,大学生毕业后的五年内,失业率较高,但总体上要低于社会的平均失业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一)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后的第四次人才流动,在这次流动中,四股劳动大军纷纷涌向中国的劳动市场:一是大学毕业人数激增;二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三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过渡期的结束,国企改革力度的加大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下岗工人的数量会继续增加;四是海归人数增加。如此多的就业人员同时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大之间的矛盾。(二)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的错位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变化之间的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很多高校在专业调整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突出的就是没有按照市场的需求与自身的师资条件去调整,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三)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大众化教育意味着高校毕业生首先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要接受到更广泛的行业,更广泛的领域中去就业。大学生的择业观、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矛盾,不少大学生传统的精英意识还很顽固,眼高手低不能恰当定位,不能胜任理想职位,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大学毕业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期望值高)大学毕业生就业80%以上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或大企业、大公司、公立学校;有些大学生宁愿等待,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到企业工作。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6.372.5924.3766.67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中小城市其他你对工作的月工资收入要求是:•(1)800-1500(5.01%)•(2)1500-2000(31.51%)•(3)2000-2500(25.68%)•(4)2500-3000(15.66%)•(5)3000-3500(9.82%)•(6)3500以上(12.32%)尚未与用人单位签约毕业生,是因为(1)没有单位接收(24.16%)(2)有单位接收但不理想(26.64%)(3)不想就业准备明年考研或出国(14.94%)(4)准备自己创业(4.23%)(5)学习成绩不理想(5.10%)(6)因专业原因就业难(11.30%)(7)其他_(13.63%)就业的期望值(1)过高(17.97%)(2)适当(64.71%)(3)过低(8.33%)(4)没感觉(8.99%)二、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应该是“严峻”后面打上三个“!”。是非常非常严峻。下面我们从六个方面来分析一下。1、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多。毕业生就业压力、难度增大。2001年毕业生为6.1550万人2002年毕业生为9.0933万人2003年毕业生为11.7万人2004年毕业生为12万人2005年毕业生为13万人2006年毕业生为21万人2007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28万人2008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30万人2009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33.5万人2010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39万人2、内地大、中专毕业生看好广东这块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沿阵地。都希望在广东这块肥沃土地来耕耘,要到广东来淘金,要来广东下海抓鱼。每年广东省教育厅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都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内地有的毕业生是由学校统一组织来的,有的毕业生是学校开车送来的,如湘潭师范学院、株洲工学院等,约有上千所院校的毕业生来参加供需见面会。顺德一家电子有限公司在华工参加供需见面会,准备招录320名大中专毕业生,结果他收到了5000多份推荐表,该公司就一个人去招聘,下午快散会时天下大雨,我们的学生处前任副处长石瑞星老师见他眼盯着这些推荐表束手无策,石处长曾经与他打过交道,便主动问他怎么处理这些推荐表,他说没有车来,急死人了,石处长主动提出来用车送那个单位负责人和5000多份推荐表,顺便做了一个人情,他也会做,最后同意录用我校12名毕业生。据他说,他那5000多份推荐表来自于全国500多所大中专院校。3、大量民工南下影响毕业生就业。每年约有1200多万民工来广东打工,仅东莞市就约有600多万民工打工,全省各大、中城市集聚了大量的民工,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密度很大。他们大多要求不高,能来广东找点事做,能赚点钱,能养活自己,过年回家时能带回几千块钱就满足了,这么多民工到广东打工,对毕业生就业也是有冲击的。(东莞长安:常住人口:10万,外来人口:110万;东莞虎门:常住人口:7万,外来人口:60多万;)4、广东省部分城市与地区在接收毕业生时对毕业生学历层次是有限制的。广州市、东莞市、深圳市基本上是以接收本科以上层次毕业生为主,接收专科毕业生仅限本市生源。深圳市这几年接收的毕业生几乎都是研究生与本科生对半,要求很高。特别是深圳,要只接收重点大学的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派遣到以上几市是很难的,但聘用还是可行的。5、用人单位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制约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多次供需见面会上看到,企业人才需求表备注上很多要求有两年或三年的工作经验,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打击,刚毕业哪有什么经验可谈,应届毕业生缺的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有的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经调查发现,相当多的用人单位表明不要应届毕业生,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应届毕业生对此确是感到遗憾。总之,2011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乐观。虽然形势严峻,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出路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我们端正就业思想,认真分析和评价自己,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自己的就业定位,勇敢地走进人才市场,勇于参加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敢于参与就业竞争,我相信,凭大家的能力是一定能够落实就业单位的。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政策一、毕业生就业政策(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基本就业政策。教育部《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革命性变化,体现了政策引导所具有的成本收益结构调整功能,改变了就业政策与行政命令合二为一的局面。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介,主要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各项服务。因此,“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是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再次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强调了基层就业的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落实措施。1、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对到西部县以下基层单位和艰苦边缘地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迁往工作地区,也可留在原籍,有政府主管部门的人才交流机构提供免费人事代理服务。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本人意愿可以流动到原籍或除直辖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对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学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业的,可提前转正定级,
本文标题:第一讲_就业形势与政策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7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