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艾滋病概述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的传染病。属中医“疫疠”、“虚劳”、“瘰疬”等范畴。主要通过血液和性传播、母婴传播。HIV能特异性侵犯T4淋巴细胞(CD4)引起机体细胞免疫系统严重缺陷,导致各种机会性顽固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生,并对机体各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造成致命伤害。一、流行病学:自1981年美国报道首例病人至2001年底,全球已累计发现:艾滋病人和感染者6290万死亡2480万2001年存活的艾滋病人和感染者4000万其中女性1760万儿童(15岁)270万2001年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500万女性180万儿童(15岁)80万2001年每天大约有14000个新感染者>95%的新感染者在发展中国家其中2000名新感染者是小于15岁的儿童大约12000名是15—49岁的成人,其中50%为女性,50%为14—24岁的青壮年。我国艾滋病流行情况: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人1989年发现经性传播途径的HIV感染者1989年发现经静脉吸毒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2002年,全国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9824例,比2001年上升了19,5%,截止2002年全国累计报告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0560例比2001年上升了32,0%。其中艾滋病病例2639例,比2001年上升了65,6%,死亡1047例。专家估计,截止2002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余万。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传染源:患者,HIV携带者,其中血清阳性的无症状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同性、异性、双性。血及血制品:直接输入、器官移植、人工授精、共用针头、共用器械。母婴传播:宫内、分娩、哺乳。病因病机艾滋病病因包括邪毒外袭和正气不足两个方面。本病基本病机:邪毒侵袭、正气不足且正气日虚,邪气渐盛。“疫疠”和“虚劳”并存共处是其特点。HIV病毒为逆转录C型RNA病毒,直径100~140nm,包膜蛋白gp120及gp41组成,HIV有结构基因(gag、pol、env)及调控基因(tat、rev、vpu、vpr、nef、vif),gag→核心蛋白,pol→逆转录酶,env→包膜蛋白,tat,rev等与复制有关。1986年发现HIV-Ⅱ型与HIV-Ⅰ有80%血清交叉,20%阴性。HIV选择有CD4受体的细胞结合,主要为CD4T细胞Gp120包膜蛋白结合CD4受体,在gp41透膜蛋白协助下,HIV进入细胞,脱壳,在病毒逆转录酶作用下,逆转为DNA,在DNA酶作用下,在胞浆内低水平复制,部分与宿主胞核整合成为前病毒,进入潜伏期,经2~10年激活后,复制RNA病毒及蛋白,破坏CD4T细胞,引起CD4T细胞结构及功能损害而致病。诊断1.临床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可由6个月至5年或更久。感染HIV后,由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程度不同,临床症状可分为3个阶段。(1)艾滋病病毒感染90%患者无症状,但具有传染性。表现:除腹股沟部位外全身淋巴结或至少有2处以上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约占患病者的10%,出现低热、乏力、盗汗及持续性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同时可出现机会感染。(3)艾滋病约1%的HIV感染者可发展为艾滋病,其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而致的条件性病原体感染和少见的恶性肿瘤,较常见的有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卡波济肉瘤。2.实验室检查(1)免疫学检查T4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低于1×109/L;T4/T8<1;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B淋巴细胞功能失调。(2)HIV检查(3)HIV抗体检查典型艾滋病三大特点:严重细胞缺陷,主要是CD4细胞机会菌感染伴发恶性肿瘤,特别是Kaposi肉瘤。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细菌类鸟型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肺部,播散性)人型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淋巴腺结核,肺结核,播散性结核)堪萨斯分支杆菌感染奴卡氏菌感染军团病菌属感染沙门氏菌感染真菌类白念珠菌感染(口腔、食道)新生隐球菌感染(肺部,CNS,播散性)菲状菌感染(肺部)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播散型)粗球孢子菌感染(播散型)毛霉菌感染(眼,鼻以至全身)病毒类CMV感染(播散型,肺部,视网膜,CNS)HSV感染(进行性)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腺病毒感染(泌尿道)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EBV感染(伯基氏淋巴瘤,鼻咽癌等)原虫类PCP感染(肺部,播散型)弓形虫感染(CNS,肺部)隐孢子早感染(肠炎)等孢子虫感染(肠炎)粪类圆线虫感染(肺,CNS播散型)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西医的免疫调节剂、抗病毒制剂及综合疗法的实施已能部分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辨证论治(1)肺卫受邪证证候:见于急性感染期。症见发热,微畏寒,微咳,身痛,乏力,咽痛;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治法:宣肺祛风,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加减或荆防败毒散(2)肺肾阴虚证候:多见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艾滋病早、中期患者,尤以卡氏肺囊虫肺炎、肺孢子肺炎、肺结核较多见。症见发热、咳嗽、无痰或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气短胸痛,动则气喘,全身乏力,消瘦,口干咽痛,盗汗,周身可见淡红色皮疹,伴轻度瘙痒;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数。治法:滋补肺肾,解毒化痰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瓜蒌贝母汤加减(3)脾胃虚弱证证候:多见于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者。症见腹泻久治不愈,腹泻呈稀水状便,少数挟有脓血和粘液,里急后重不明显,可有腹痛;兼见发热,消瘦,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或腹胀肠鸣,口腔内生鹅口疮;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细。治法:扶正祛邪,培补脾胃方药: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4)脾肾亏虚证证候:多见于晚期患者,预后较差。症见发热或低热,形体极度消瘦,神情倦怠,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腰膝酸痛,四肢厥逆,食欲不振,恶心,呃逆频作,腹泻剧烈,五更泄泻,毛发干枯,面色苍白;舌质淡或胖,苔白,脉细无力。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回阳方药:肾气丸合四神丸加减(5)气虚血瘀证证候:以卡波肉瘤多见,症见周身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白,饮食不香,四肢。躯干部出现多发性肿瘤,瘤色紫暗,易于出血,淋巴结肿大;舌质暗,脉沉细无力。治法:补气化瘀,活血清热方药:补阳还五汤、犀角地黄汤合消瘰丸(6)窍闭痰蒙证证候:多见于出现中枢神经病症的晚期患者。症见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不清,或神昏谵语,项强惊厥,四肢抽搐,或伴有癫痫或痴呆;舌质暗或胖,或干枯,苔黄腻,脉细数或滑。治法:清热化痰,开窍通闭方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其他疗法1抗HIV治疗叠氮胸苷(AZT)疗效较好,因它口服吸收较好,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逆转录酶,阻断HIV复制,但不能杀灭病毒,故停药复发。2.免疫调节剂白介素—2、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3.对症处理预防与调护1.加强对艾滋病的宣传普及。2.加强性道德教育。3.提倡一次性用品如注射器等。4.严格控制血源,5.艾滋病病人或HIV阳性者应避孕,已出生婴儿不用母乳喂养。6.加强心理治疗,创造良好环境,不歧视病人。
本文标题:72艾滋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7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