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Mercury)上第一批环形山(crater),有十五座环形山,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Mercury水星上的中国女人——李清照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词作赏析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苏东坡的学生】太学博士,同代著名学者,母亲王氏,祖父:国家人事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兼商务部部长,母亲也擅长诗文。夫妻都被写入宋史。李清照的传世作品•70—80部作品•被后人誉为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在男性居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能够如此光彩照人,实在是一个奇迹。•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一少女情怀•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独立的人生,包括再延续新的生命。因此,它充满着期待的焦虑,碰撞的火花,沁人的温馨,也有失败的悲凉。它能奏出最复杂,最震撼人心的交响。许多伟人的生命都是在这一刻放出奇光异彩的。二、18vs21命中注定我爱你一个关于这段婚姻是命中注定的传说(Ataleabouttheirdoomedmarriage)据说在赵明诚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赵挺之就已经开始为他挑选未来的妻子。有天赵明诚白天睡着了,梦见自己在背诵一本书。他醒来后只记得其中的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于是他把这个梦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父亲解释说:“‘言与司合’,言字旁加上一个司,就是‘’字;‘安上已脱’,安字去掉头,就是‘’字;而‘芝芙草拔’,把‘芝芙’二字去掉草头正是‘’二字。这不就是说你是‘’吗?”后来李家嫁女到赵家,新娘便是李清照了。《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关于赵明诚(AboutMingcheng)……•赵明诚21岁娶李清照,当时他还是个大学生(collegestudent),他有一个几乎与生俱来的爱好(hobby):收集文物,尤其钟爱“金石”。这个爱好,李清照也有,后来他们合作过一本书《金石录》。小夫妻情投意合,真是一对神仙眷侣!•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比看。•其时词人与夫君赵明诚新婚燕尔,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挚着。•《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醉花阴》写作背景:公元1103年(崇宁二年),宋徽宗重阳节,赵明诚离乡任知州;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节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醉花阴TipsyintheFlower’sShade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Inthinmistandthickcloudofincense,sadIstay.Theanimal-shapedcenserIseeallday.TheDoubleNinthFestivalcomesagain.StillaloneIremaininthecurtainofgauze,onapillowofjade,whichthemidnightchillsbeginstoinvade.AfterduskIdrinkwinebyEastHedgeinfullbloom,Mysleevesfilledwithfragranceandgloom.Saynotmysoulisnotconsumed!Shouldthewestwinduprollthecurtainofmybower,Iwouldshowathinnerfacethanyellowflower.1.上阙中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愁”“薄雾浓云”:阴云笼罩词人心头“永昼”:心情忧愁,觉得时间漫长“瑞脑销金兽”:环境凄寂,词人百无聊赖2.“半夜凉初透”,词人的凉意从何而来?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面:本应佳节团聚,如今却独居家中,内心感到孤独凄凉。•“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有何作用?•“又”表明再一次,又一次。•强调了词人与丈夫分离已久,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佳节独守空房了;•表明了词人在重阳佳节的孤独,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分离之悲。•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篇章上:以乐景衬哀情•“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本是极其富有情趣的画面,但眼前的美景没有让她变得快乐,丈夫宦游在外,词人的离愁更加浓重•句法上:拟人——帘卷西风,卷帘西风•比喻——人比黄花瘦•将菊花雅淡、清秀的外形比作因相思而清瘦的体态,恰切地反映出词人的孤独、愁闷的心理状态。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不如,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小插曲:•李清照、赵明诚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1108年李清照24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38岁·走向莱州•“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曹操•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分香卖履: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妾赵明诚蓄养侍妾和歌伎•社会地位•经济基础•社会风气(苏轼)•“无子能保其遗余,每为之叹息也”•——翟耆年《籀史》。•邢家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手书的佛教的经典著作《楞严经》•伴小龙团•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1127年),李清照43岁国家沦丧•“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金石录后序》•“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金石录后序》•“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馀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金石录后序》•“凡所谓十馀屋者,已皆为煨烬矣。”——《金石录后序》•蔡襄《赵氏神妙帖》•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深夜•叛乱•赵明诚缒城逃走•撤职•夫妇二人流亡•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夏日绝句》.铮铮风骨李清照45岁丧夫之痛•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颠沛流离•两万多件古籍图书,•两千多卷的碑刻金石的拓本和摹本•“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国破,家亡,夫死,无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寻寻觅觅:作者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凄凉•惨惨:惨痛•戚戚:悲戚•空虚怅惘、迷茫失落、心情悲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论语·述而》•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如今有谁堪摘?•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凄惨、悲凉•强烈的思乡之情,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二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三是寻觅幸福的爱情。•人不能没有爱,如花的女人不能没有爱,感情丰富的女诗人就更不能没有爱。正当她的艺术之树在爱的汁液浇灌下茁壮成长时,上帝无情地斩断了她的爱河。李清照是一懂得爱就被爱所宠,被家所捧的人,现在一下被困在了干涸的河床上,她怎么能不犯愁呢?48岁,杭州再嫁,她幸福吗?•视听才分,实难共处,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驵”本来是贩卖牲口的时候的牵客和经纪人。•“侩”是市侩•张汝舟右奉承郎监诸军审计司(军队里负责财务审计和审核的普通官员)•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误嫁张汝舟是苍促中办的错事,她病中糊涂,张汝舟热诚地向她示爱。•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李清照的弟弟是老实人,希望姐姐晚年有靠,信了媒人的花言巧语。她自己病得要死,分辨不出求婚者并非可托以终身的可靠人,姐弟犹豫彷徨之际,张汝舟迫不及待的将她迎娶回家。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占有这样一个美妇名词人自豪•不能俘获她的心,不能支配她的行为而恼羞成怒•最后完全撕下文人的面纱,拳脚相加,大打出手结婚三个月,李清照提出了离婚请求!••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壁之将往,决欲杀之。——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我再也不愿意跟这个满身臭气的家伙待在一块了,就快点让我离开他吧,我再不离开他,他老盯着我这些宝贝文物,哪天非杀了我不可。•宋代法律规定:•做妻子的如果告丈夫,丈夫如果真有罪,算是自首,做老婆的也得坐两年牢。•妄增举数之官•虚报科举考试次数•惊动了宋高宗•委托司法机关、监察机关专门调查此案。•被贬柳州•宋代的法律规定:丈夫流放,那么妻子就可以离婚了,不但可以离婚,而且可以保有属于自己的财产。•九天•“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程颐《近思录》)•“贞女不事二夫”。(司马光《家范》)•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碧鸡漫志》王灼夕阳晚景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元遗山诗》•“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王灼《碧鸡漫志》流亡金华•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附近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
本文标题: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8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