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史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曰美Email:wym8818@163.com手机:13305378899第一章隋唐五代的政治兴衰•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隋唐五代共历时380年(其中唐朝占了将近300年)。•这一历史时期的突出特点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第一节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一、杨坚杨坚从矫诏入宫辅政到篡周建立隋朝,前后不到10个月时间,后人称其为“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廿二史劄记》累世公卿安帝桓帝灵帝献帝杨震杨秉杨赐杨彪太尉太尉司徒司徒章帝和帝桓帝灵帝灵帝袁安袁敞袁汤袁隗袁逢司徒司空司空司徒司空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东汉世家大族•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至时,高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隋书·高祖纪》二、隋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一)原因1、空前的民族大融合2、南北经济的交流需要3、寒族地主势力的上升4、南北均衡势力的打破5、杨坚的个人魅力(二)意义1.结束了分裂,实现了再一次的统一2.空前的大统一局面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盛唐局面的产生打下了基础。。第二节隋朝的统治一、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改革官制。•2.沿用府兵制,但对其进行了改革。•3.废除酷法,精简律令。•4.整理户籍。检括户口,把人民加以编制。鉴于南北朝以来,百姓为逃避赋役,或诈老诈小,或依托豪强,或潜逃流亡,脱离户籍的情况,开皇五年(585),隋文帝下令“大索貌阅”,即根据年龄和体貌特征,检查户籍,发现隐瞒不实者,地方官就要判罪。另外,又颁布“输籍之法”,国家按财产的多少,划分户等,作为定样,颁布全国,然后再规定各等民户所应负担的赋役数量,并从轻定额。目的在于同豪强地主争夺剥削对象和劳动人手。5.废除九品中正制,实习科举制6.统一钱币和度量衡;减轻人民的赋役负担。这些措施,削弱了豪强地主的力量,扩大了隋王朝的统治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之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科举考试二、隋朝的极盛•隋炀帝的政治目的:一是为适应旧门阀制度衰落的情况,改革管制和选举制度二是安边拓境,隋朝的国力在文帝和炀帝经营数年后,达到了极盛。•隋炀帝大业五年,“隋氏之盛,极於此矣”。—《资治通鉴·隋书·地理志》第三节隋朝的灭亡•一、原因•1.四处巡幸与大兴土木•2.征伐高丽和开凿运河•3.繁重的兵役、徭役隋朝运河图二、过程1、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及杨玄感叛乱2.隋末农民起义特点(1)发动快(2)区域广泛(3)缺乏准备和组织(4)没有形成全国性的领导力量3.隋末农民起义的意义(1)是一次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的农民战争(2)这次起义给予唐初统治者以深刻的教训,使唐朝走向封建社会的鼎盛。第四节唐初的统治一、唐统治集团的胡族成份1.关于李唐皇室的出身:胡汉混血李唐皇室的出身陈寅恪先生刘盼遂先生王桐龄先生李唐皇室的出身陈寅恪:“李唐先世疑出边荒杂类,必非华夏世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刘盼遂:“李唐为蕃姓”。—《中华人种西来新证》王桐龄:“杨隋、李唐非纯正汉族”。—《中国民族史》李唐皇室的汉族血统独孤氏(鲜卑)高祖李渊(1/2)窦氏(匈奴)太宗李世民(1/4)长孙氏(鲜卑)高宗李治(1/8)李昞(汉?)唐太宗的长相•其一,浓髭(髭圣)•其二,虬须•其三,大腹李世民肃宗以前诸帝公主再嫁者23人高祖女太宗女中宗女睿宗女玄宗女肃宗女462281开元13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唐玄宗亲笔隶书:“公主,睿宗第八女,崔贵妃所生,始嫁薛儆,又嫁郑孝义,前有子四,后有子三。”2.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是一个依靠武装力量建立起来、胡汉结合的集团。在西魏、北周、隋和唐初他们都占据着统治地位。但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鼎盛期是在北周和隋朝,至唐已走下坡路。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太宗即位后,总结了隋朝短命而亡的教训,真切认识到君民好比舟和水。他体谅老百姓的疾苦,注意节俭,为政谨慎。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加之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这样就使得贞观期间国富民强,社会安定,史称贞观之治。谥号、庙号、年号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分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所谓“生有爵,死有谥,贵者之事也。”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于周室,死后获谥。周公旦谥好周文公,姜子牙谥号齐太公。这是谥法之始。如《旧唐书·高祖本纪》:“群臣上谥曰:大武皇帝,庙号高祖。”谥号制度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谥法谥法:古时候贵族死后依照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属于批评的有:炀、历、灵等;属于同情的有:哀、怀、愍、悼等。前者称为上谥、美谥;中者称为下谥,恶谥;后者称为中谥。溥仪下诏“谥”王国维“忠悫”•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如某祖、某宗等。一般祖的档次比宗更高些。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高祖【太祖】,刘秀是世祖,别的就没什么庙号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却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发端于中国,后来日本、越南、朝鲜、高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也都使用过自己的年号。现在的日本仍然使用自己的年号。年号也不是一开始都有的,汉朝才开始出现,而且皇帝一般都喜欢换年号,好事坏事都要换,有的几年换一次,更有的一年要换几次,一般朴素务实的皇帝年号换得少,爱标新立异的年号换得多。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如康熙、雍正、乾隆等。第五节从永徽到开元•一、永徽之治: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病逝,李治继位,改元永徽,是为唐高宗。总体上看,永徽之治是贞观之治的继续。高宗多病,朝政把持在皇后武则天的手中。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这在制定政策、任免官吏和处理阶级矛盾等方面都有充分的表现。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文化得到振兴。二、武则天革唐为周太宗纳其为五品才人。(驯马)651年高宗招其入宫,次年拜为二品昭仪。655年成为皇后据《旧唐书·高宗纪》载:“上每上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690年登上皇位,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思考题:武则天为什么能够登上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呢?武则天称帝的原因1.唐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2.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3.儒教束缚的相对松弛4.胡族遗风的影响5.武则天自身的能力外部原因内部原因(1)修《氏族志》(2)颁布《禁卖婚诏》(3)完善科举制度2.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二、科举制•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解元)、会试(会元)和殿试(状元)。•作用:扩大了选取人才的范围;选举权悉归朝廷;打破了士族门阀的限制。•韩国再现传统科举考试场景科举制度武则天的无字碑三、韦后干政武则天死后,大臣拥中宗复位,复国号为唐,也恢复了唐高宗末年永淳以后的制度。中宗李显性格懦弱,其妻韦后干预朝政,一心想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想取代太子做“皇太女”。加上以武三思为首的诸武势力仍然存在。韦武联合控制了朝政。景龙元年六月,中宗被韦后,安乐公主所杀。一时韦后要再次“革唐命”的呼声充斥朝野。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710年,李隆基便与姑母太平公主联合,策动羽林军攻入玄武门,杀死韦后、安乐公主、上官昭容及其党羽,复立睿宗李旦为皇帝。睿宗即位后,李隆基为皇太子。712年(延和元年)7月,睿宗退位,李隆基即皇帝位,史称唐玄宗。开元盛世开元年间,由于玄宗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经济逐渐繁荣,国力极为强盛,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阶级矛盾都有所缓和,政权稳定,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唐朝由此进入了富强繁荣的历史时期。第六节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自742年(天宝元年)到820年(元和十五年)的79年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变时期。这期间,爆发了安史之乱,形成了藩镇割据;宦官势力滋长,宦官专政成为唐皇朝的重要问题。此后,藩镇林立与宦官专政的问题继续发展,朋党之争与南衙北司的斗争渐趋激烈,终于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唐王朝最终走向了没落。一、安史之乱1、爆发的历史背景•①均田制破坏。•②玄宗后期的腐朽统治。•③府兵制的破坏以及节度使势力的增长。•④唐中央和地方军事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长恨歌》节选2.安史之乱的经过•①755年冬,安禄山率兵十五万南下反叛,一路势如破竹,陷洛阳。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史思明占河北十三郡。六月,陷唐都长安。玄宗奔蜀,肃宗继位。•②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史集团分裂。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死。史思明称大燕皇帝,再陷洛阳。•③761年,史思明大败李光弼,西犯长安,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掉,叛军大衰。763年,李适、仆国怀恩等收复失地,史朝义穷蹙自杀。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3.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影响极为深远:•①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北方经济遭到了大破坏,损失四分之三以上;百姓穷困不堪;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②唐王朝从此在民族斗争中由进攻转为退守。它使唐朝边防空虚。为了平叛,边防军不得不调往内地,吐蕃等少数民族乘机而入;安西四镇及陇右、河西走廊之地尽失。从此,唐朝不仅在西域的力量大为削弱,就连关中也不能确保无虑。•③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它打破了唐朝的统一。此后,不仅河北、山东、列镇相望,即腹心之地亦分裂于方镇。中央集权日益削弱,藩镇势力不断扩大,战乱频起,生灵涂炭。•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此,唐王朝逐渐衰微了。二、宦官专权患官专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兵权:唐代后期,宦官掌管禁军,出任督军使•控制将相:代宗以后,以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掌管机密,承宣诏旨;于是宦官权势日重,任免将相。•废立皇帝:唐朝的皇帝,从肃宗起,除哀帝外,都是由宦官拥立的;顺宗、宪宗、敬宗、文宗皆死于宦官之手;昭宗也被宦官囚禁过。肃宗李亨(711-762)756年即位,在位7年。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德宗李适(742-805)779年即位,在位25年。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顺宗李诵(761-806)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退位给李纯。宪宗李纯(778-820)805年即位,在位15年。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穆宗李恒(795-824)820年即位,在位25年。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本文标题:中古史课件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58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