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析题及答案.
11简评1942年以后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成就和特点小说、诗歌、歌剧创作的丰收;作家风格的变化;主题和题材的新开拓,工农兵及其干部的新的人物形象;旧形式、民间形式的借鉴、改造、创新,群众语言的运用。2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1、对农村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性的描绘。如短篇《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然恋爱,遭到了把持村政权的恶霸流氓势力金旺、兴旺的迫害,也遭到了具有封建家长制和封建迷信思想的父母二诸葛和三仙姑的阻挠,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斗争呈现复杂性。2、对农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暴露。赵树理称自己的小说为“问题小说”,他把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作为作品主题,如实地暴露这些问题。这表现出他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如在《李有才板话》中,他如实地描绘了两个问题:一是解放区在初期,有些基层村政权还被坏人把持;二是农村干部中的官僚主义。3、对解放区新社会的热情歌颂。《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得到胜利结局,表现和歌颂了人民政权为人民的思想,歌颂了解放区新社会,鼓舞了青年们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4、对解放区社会生活变革和农民思想心理变化的表现。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胜利不仅是争取婚姻自主的胜利,而且是解放区农民反霸斗争和反对封建迷信思想的胜利,赋予恋爱婚姻题材以更深刻的主题意义。3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表现在:1、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结构多数是运用传统手法,即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有尾,而且往往是大团圆的结局。《小二黑结婚》是一个故事,其中又穿插了“不宜栽种”、“米烂了”等小故事。结局中,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以“一对好夫妻”为结果,恶霸受到惩罚,二诸葛、三仙姑的迷信思想等与有了好的变化。2、在人物塑造上,也多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3、语言大众化、通俗化,同时也注意语言的形象化、个性化,擅长运用农民口语。通俗易懂、简洁生动。如《小二黑结婚》只用一句话“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便把“老来俏”的三仙姑活脱脱地勾勒出来了。4简评赵树理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地位赵树理着力描写农民,创作了他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在艺术上能照顾农民欣赏习惯,把“写农民能看得懂听得懂”奉为创作信条。赵树理在解决作家与群众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赵树理的创作文艺的民族化、群众化,推进到新的阶段。5简析孙犁小说中水生嫂等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孙犁的小说多以农村妇女为主人公,《荷花淀》里的水生嫂就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人物形象。她是根据地农村的新型劳动妇女代表。她勤劳能干,温柔沉静,深爱着丈夫。因此在得知丈夫带头报名参军的消息时,表现出了十分的眷恋,担忧之情。但她毕竟顾大局、识大体深明爱国大义,积极支持丈夫上前线,把爱国爱家两种情怀融为了一体。表现出了普通农村妇女在抗战中的爱国激情以及对战争的贡献。6简析《暴风骤雨》中生动丰富的老农民老孙头形象在《暴风骤雨》的人物画卷里,塑造的最生动丰满的,要数第一个和读者见面的赶车老把式老孙头。他赶了半辈子车还是穷的时常揭不开锅,但几十年的赶车生涯使他长了不少见识,说话诙谐幽默。赶车丰富了他的阅历,也令他沾染了一些见风使舵,贪小便宜等习气。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开朗、风趣的人。他处处关心干部,分配胜利果实时,希望多分一点给他们,但又难免夹杂了些私心。最后斗垮了地主,土改取得了胜利,屯里掀起了参军热潮,老孙头年过半百也积极报名,表明经过土改斗争,老一辈的农民阶级觉悟也有很大的提高。老孙头这个人物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说明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在旧社会饱受苦难的劳动者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只要他们甩掉旧思想的因袭和负担,就可以在革命道路上大步前进。7简析喜儿形象喜儿在歌剧中是一个身受苦难和不幸却不甘受辱,不向命运低头,怀着深仇大恨,决心报仇的性格坚强的女性。她代表备受苦难,饱受蹂躏的妇女喷发出积郁在心头的怒火,倾吐出要求彻底推翻地主阶级统治的激情。喜儿性格最突出的特征是强烈的反抗性。这种反抗性具体表现在塔夫绸得快、决心和坚韧不拔的抗悲剧命运以及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苦难的行动上。剧作者并没有把处在特定环境中的喜儿描写成自觉革命的英雄,她的愿望和理想都是在共产党领导的农民翻身解放后才得到实现的。喜儿复仇求生的意志也蕴含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她那坚强刚毅的性格和非凡的内在气质更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德,她求生复仇的意志跟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争取人的神圣生存权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在中国现代妇女人物形象行列中,喜儿是具有劳动人民美学理想的最为动人的艺术形象之一。8简析杨白劳形象杨白劳是旧中国老一辈受地主阶级剥削的农民形象。他为了躲债出门七天,大年三十夜才在北风凛冽中回到家里,父女两相依为命,但地主还是追债上门,逼着他以喜儿抵债,他走投无路,只有以死来表示对丑恶现实的抗议。杨白劳的一生概括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穷苦农民的共同命运,他轻生的行动,既表现了阶级的残酷压迫,又表现了他性格中的懦弱一面。剧作对杨白劳内心世界的刻画十分细腻,使人从他的身上看到一个在地主阶级长期压榨下痛苦挣扎着的灵魂,他的悲惨结局是对地主阶级有力的揭露和控诉,具有典型意义。9简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1在音乐上,《白毛女》适当地运用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情感。2在艺术表演上,《白毛女》借鉴了中国戏曲歌唱、吟诵、道白三者相结合的传统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3唱词高度诗化,富于感情,许多歌词,简直就是一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白毛女》在继承民间歌舞剧的同时,也借鉴中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的某些表现手段,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富有民族形式的歌剧。《白毛女》以思想内容的战斗性和艺术上的创新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格,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树立起一个里程碑,表现新歌剧已经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新道路。10简析新英雄儿女王贵和李香香的形象王贵:长诗用了相当篇幅去刻画王贵在阶级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过程,从他父亲惨死后,我们便看到在少年王贵心中闪烁着反抗的火花,当革命洪流激荡着三边时,王贵白天到滩里放羊,夜里开会闹革命,暗地里参加赤卫军。“别人的仇恨像山高,王贵的仇恨比山高”,对剥削阶级的刻骨仇恨在王贵的性格中十分突出。作者通过王贵被地主严刑拷打时表现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和跟李香香结婚后三天便去报名参加游击队等情节,以近似大团圆的结局,表现了王贵对革命对爱情的坚贞。李香香:李香香的人物形象也是同样通过王贵被拷打时她给游击队长送信;崔二爷逼婚时,誓死不从,愤怒地抓了崔二爷的“狗脸”两个血疤疤;当众痛斥崔二爷,“有朝一日遂了我的心愿,小刀子扎你没深浅”等情节,写出了她在斗争中的逐步成长。作者把深挚的情感倾注在这个备受折磨的少女身上,不单写她人长得美,心灵更美,并对她与王贵生死不渝的爱情做了尽情的抒发,把笔伸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将她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对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向往联接起来,对长诗的主题作了典型的概括。11简析《王贵与李香香》的民族风格1长诗在总体上表现出陕北高原独具的清新高朗、质朴热烈的艺术风格。2它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歌体,发展为数节、数十节表现一个完整情节,数2百节连缀成一个复杂多变的长篇故事,大胆开风气之先。3作者还大胆贴切的运用传统的比、兴艺术手法,既使长诗在明快的节奏和畅达的语言里显示含蓄生动、富于变幻的意味,又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和形象性。4长诗还广为吸取方言土语,更显示出民族特有的淳朴、凝练的格调。长诗的艺术成就为中国现代叙事长诗的创作和发展、为中国现代新诗的民族化开辟了崭新的道路。12简析阮章竞的长篇叙事诗《漳河水》的思想内容《漳河水》是对妇女在旧社会封建传统习俗下的苦难生活和解放区新社会冲破封建束缚获得新生的抒写。长诗的主人公是荷荷、苓苓和紫金英三位农村妇女,她们三人都渴望能够得到美满的婚姻,有个如意的丈夫。《漳河水》不仅以生动的人物形象说明妇女要摆脱封建主义旧思想和旧习俗的因袭和负担,即使在获得政治翻身以后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必须唤起妇女自己的自觉,包括对自己思想缺点的改造,才有可能实现。还说明人民政权的建立,为妇女解放提供了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生产的条件,而这正是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思想束缚,谋求真正解放的必经之路。从“五四”开始,以妇女解放为主题的作品很多,但没有一篇像《漳河水》这样明确地传递上述观点,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13简析《漳河水》在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及其艺术成就1运用民歌歌谣的形式,并且吸收了古典诗词的长处,叙事细致,抒情委婉,音乐节奏感强。2大量吸收群众口语入诗,大量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3非常灵活的运用漳河地区流行的民歌小曲的形式,同时穿插搭配自创的富有古典戏曲中曲牌套用的小标题,使诗歌既有民歌的质朴清新,又有传统诗歌的古朴典雅。4《漳河水》无论是描写人物还是表现主题都达到了新的水平,路子也更宽广,这是诗歌本身的一种开拓和深化,有力的表明从《王贵与李香香》到《漳河水》,在向民歌学习,实践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为新诗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五四”以来的新诗已经随着历史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14黄谷柳长篇小说《虾球传》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以城市流浪少年儿童虾球转变成革命战士的曲折经历为线索,对半殖民地社会的广泛描写,揭示了劳动人民求解放的正确道路,小说以章回体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从流浪少年到革命战士的虾球的形象,故事曲折动人,语言朴素简练,较多地接受了我国古典小说和民间文学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深索精神和大众化的形式,曾给当时的创作以良好的影响。15艾青诗集《大堰河》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抒情主人公“我”与大堰河一家的关系以及大堰河一生的悲惨遭遇,深情地叙写了大堰河善良、勤劳、无私的动人形象,深刻地反映出旧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下,凋残破败、濒于破产的凄惨景象,以及勤劳善良的中国家民家破人亡、谋生无路的悲惨命运。16简析长诗《向太阳》对光明、对民族觉醒奋起抗战的歌颂艾青的第一首抒情长诗《向太阳》以武汉为背景,真实的展现了抗战初期全国人民为神圣的民族解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壮丽画面,以高度的热情赞美着光明,赞美着民主。太阳是体现理想、讴歌战斗的抒情象征,它激起了人们对生活光明前景的憧憬与“把人类从苦难中拯救出来”的强烈责任感。《向太阳》形象地叙写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热烈紧张的战斗生活和乐观主义的精神容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焕发出来的同仇敌忾的民族意志和为国献身的精神力量。17简析长诗《火把》的思想内容及新颖的表现手法和形式《火把》是一曲表现抗战诗作年代革命青年生活道路的青春之歌。长诗叙写的是一对女青年在某城市参加一次火炬游行的故事。诗中的火把是时代的光明的象征,这种光明是由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燃烧起来的。18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艾青的诗作一方面坚持并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流派“忠实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克服与扬弃了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吸收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诗歌流派的艺术技巧,从而使自由体诗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巩固了新诗发展的阵地,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艾青是一个感情饱满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总是蕴藏着一种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人民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爱,感情深沉而强烈。早期诗作中有一种“漂泊的情愫”和“忧郁”得感情色彩。但到了抗战时期,回荡在他不少的诗篇中深沉的感情就并不仅仅是冷淡的哀愁,而是对祖国、民族前途的热切思考。太阳、光明、春天、火把、黎明等诗人专门讴歌的主题,萌发出蓬勃向上的意气,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激情。诗人的这种感情特色,增强了作品的感人魅力与艺术效果。此外,艾青还十分重视独特意象的创造。在意象中,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独特的感受、观察与认识。他的不少诗作都从现实生活中采掘出鲜活的意象与完美的诗绪,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创造出一幅幅色彩绚丽、清新可感的图画。《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色调的运用,《手推车》中景、情、光、色、图,乃至音响的完美组合,都丰富了我国新诗的艺术语汇,增加了新诗的艺术
本文标题: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析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2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