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第五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分析预测会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及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作者: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今年,实施“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在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方面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形势喜人。全年GDP总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增长10.5%左右,虽然比前3年略有加速,但仍将控制在10.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预计接近1000万人;CPI预计在2%左右;外贸顺差超过去年约400亿美元;企业利润增长较快;产业和产品结构有改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势头开始出现;财政收入预计继续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均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从总体上看,经济运行在宏观调控的目标区间上限以内,趋向良性发展。但是,经济运行和发展中依然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投资和顺差仍然处在过快增长之中;经济结构特别是进出口结构调整部分骄慢;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比较缓慢;能源、资源需求扩张过快;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增;环境压力增大;内外失衡矛盾仍很突出。明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仍然应当是“控投资、减顺差、扩消费”,既要把过快的投资增长速度降下来,控制顺差规模扩大,又要让消费增长稳定在近两年来快速增长的水平上,只有这样才能调整好投资与消费、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关系。投资控制不能一刀切,应当“内外有别”,要看投资项目所创造的产品主要是为了出口,还是为了国民消费。对促使出口和顺差过度扩张的投资应当紧缩,对增加和改善国民消费的投资应当支持。如果一项投资的确有利于国民消费福利的长期增进和改善,即使短期平衡工作承受一定压力,也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如果一项投资只是增加了出口,增进了别国国民消费福利,而国内消费者没有得到多少好处,这样的投资越少越好。从国家利益观点看,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好坏的唯一标准是这种发展是否有利于国民福利的增进。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宏观调控不仅要继续偏紧的措施操作,巩固前期调控已经取得的成果,促使总量经济进一步降温,努力实现总量平衡的目标,而且要在促进技术进步、结构升级、资源节约、环境改善和社会发展上做更多的文章。这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国民福利持续增进的基本途径。中国汽车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机遇及2007年政策取向作者:交通部公路司徐亚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既为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需求,也为其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今年开始,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五年中,中国在道路运输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以国家高速公路网为载体,加快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为龙头的运输站场建设,基本形成快速客货运输网络,基本实现400—500公里以内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以内当日到达。二是提高集装箱、化学危险品、大型物件、冷藏保鲜货物等运输的专业化、规模化与现代化水平。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得到快速发展,普及装卸机械化、自动化,集疏运效率提高,促进和保障物流产业发展。三是以班车客运为主体,旅游、包车客运为补充,以集约化经营为基础,加快高速公路长途客运网络化、中途客运直达化、短途客运公交化、出租车客运规范化进程。四是形成以农村公路为依托,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全国农村客货运输网络,逐步改善.农村运输服务质量。东部地区和中部较发达地区乡镇和建制村客车通达率力争达到100%;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乡镇客车通达率达到99%,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到95%。在道路货运方面,积极发展高效低耗的运输车辆,提高运输效率。鼓励发展集装箱、冷藏、散装、液罐车等专用运输车辆和多轴重载大型车辆。大力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厢式半挂汽车列车发展,鼓励使用柴油车,推广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新型能源车型。到2010年,营运货车达到700万辆,力争重型货车、专用车辆、厢式货车占营运货车的比例分别达到30%、30%和20%;与2005年相比,运车辆百吨公里能耗下降20%。在道路客运方面,鼓励发展大中型高档客车,高速公路客运运力全部为高级客车,其它城际客运运力为中级以上客车,大力发展适合农村客运的安全、实用、经济型乡村客车,农村客运运力安全性能显著提高。到2010年,全国营运客车达到220万辆,其中大中型客车总量90万辆,高级客车所占比重达到25%以上,中级客车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2005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达到3160万辆,比2001年增长96%。徐亚华说,我国的交通运输在“十五”期间发展很快,截至2005年底,我国有公路19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徐亚华说,“十一五”期间,我国还要加快公路客运发展,形成以农村客运为依托,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客运体系。东部乡村通车率将达到100%,中西部乡镇通车率达到99%,建制村通车率达到95%。此外,公路货运要实现大型化、箱式化和柴油化,大力发展8吨以上重型货车。用5-8年时间,实现货物无露天运输。(完)2007年汽车业务判断作者: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汽车行业协会会长安庆衡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持续2006年的增长态势,总体增速将在13%左右,国内市场容量将接近或达到780万辆,比2006年增加90万辆左右。商用车增速略低于2006年,但仍然会在6-8%之间,总销量预计207万辆,其中卡车177万辆,客车30万辆。乘用车增速同样将略低于2006年,但仍然会达到15%以上,乘用车总体销量572万辆,其中轿车441万辆,微客90万辆,MPV、SUV均在20万辆左右。面对中国汽车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将充分发挥在商用车开发和制造的优势,争取在2007年业绩更好。1.中重卡方面,随着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及外贸进出口的发展,重型载货车向专业化、大吨位、安全节能、汽车列车等方面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应该大力发展专用车和半挂牵引车。2.轻卡方面,城乡消费的启动和拉升,有利于轻型车需求的增长;而城乡物流的专业化,使得轻型专用车有较大发展潜力。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村汽车市场逐步扩大,低速汽车将加速向轻卡升级转化,轻卡市场进一步向县域和农村延伸。因此,一方面要发展安全节能、技术升级的轻型专用车,另一方面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对轻卡需求的机会和中国轻卡性价比的优势加大出口力度。3.客车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城乡客流进一步加快,加之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客车市场特别是大中型客车市场需求逐步加大,因此,应该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城市公交车、旅游客车和长途客车。4.乘用车方面,随着GDP的持续增长,轿车快速进入家庭,经济型轿车将快速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小排量、节能型、经济型轿车。我们要加大自主开发力度,争取在发展经济型轿车方面有所突破。中国机动车污染控制现状及2007年环保政策法规取向作者: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李新民近年来中国汽车业迅速发展。2005年,我国成为世界汽车第四大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分别达到550万辆和3000多万辆。汽车迅速进入中国百姓家庭,说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成就,但应该看到汽车进入家庭在便利了更多人出行的同时,也对社会、环境、经济、甚至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机动车污染控制不力加剧空气污染、机动车排放污染特别是粒径小的颗粒物对人的身体造成巨大的健康损失、存在发生城市光化学烟雾的潜在威胁,上述问题是汽车工业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我国近期机动车环保将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动新车排放控制水平的提高。中国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水平还偏低,较发达国家仍晚8年左右;中国保有量巨大的农用车污染排放水平至少落后30年。为此,国家环保总将积极开展新机动车排放标准的研究和制定,逐步加严标准,实施严格的法规,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得我国的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与美国、欧盟的相当。二是激励清洁汽车的生产和使用。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与科技部联合发起了清洁汽车行动。截止2003年底,全国16个试点城市燃气汽车保有量已达20余万辆,加气站600多座,全年可替代燃油近120万吨,试点城市空气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中国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包括混合动力、电动、绿色柴油和燃料电池等清洁汽车的开发,并将继续采取经济政策刺激清洁汽车的使用。三是强化在用车环保监督管理。国家环保总局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机动车环保年检制度;加强对使用频繁、排放严重车辆的检测;加大对环保不达标机动车的处罚力度。四是推进车用燃料品质的改善。中国车用燃油品质普遍偏低,严重制约着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的提高。目前,中国车用燃料中的平均含硫量在500~2000ppm之间,较欧美150ppm的水平差距甚大。为解决与汽车排放标准相匹配的车用燃料问题,促进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的提高,国家环保总局将推动中国低硫车用燃料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五是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欧盟和美国的交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未来的交通发展,但目前发达国家严重依赖私人轿车的出行方式决不是中国交通的发展方向。中国仍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自行车等可持续交通工具的使用,努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交通模式。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目标及近期政策取向作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周晓岚中国汽车市场面临三大机遇:机遇一、随着汽车市场的调整,在中国市场和全球范围都有望大幅扩容。机遇二、市场结构多元化,对汽车产品的多元化需求也会长期存在。机遇三、产业结构巨变,为我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基地提供条件。四大危机:危机一、结构调整问题亟待解决(组织结构不尽合理,大企业集团综合竞争实力不强;产品结构调整相对滞后;零部件与整车未同步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危机二、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自主品牌战略意识不强危机三:企业体制老化危机四:管理机制亟需进一步改革四大外部压力:全球新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受相关外部条件特别是能源、安全、环保问题制约性大标准法规门槛成本提升对可持续性发展构成的威胁政策研究重点:研究制定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政策研究制定相关的能源政策;研究制定相关的安全对策研究制定提高贸易竞争力政策加强标准法规体系建设研究支持建立零部件支撑体系加强法制化管理,形成法制化管理体制完善税收政策体系促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2006年乘用车市场形势分析及2007年预测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王青博士1~9月1.0L以下和3.0L以上产销量整体呈负增长态势;1.0~2.0L产销增长均超过50%短期内销售压力较大的是1.0L以下、2.0~2.5L和4.0L以上车型1.0~2.0L销售比重明显提升,其它车型有不同程度下降生产的排量结构与销售排量结构变化趋势相同2.5L以上车型销售比重下降幅度最大,1.6~2.0L车型提升幅度最大10万元以下车型比重提升近11个百分点,20万元以上车型比重亦有所提升;10~20万元车型销售比重下降明显。从不同价位车型价格变化情况来看,到10月除30万元以上车型价格有所上涨外,其余价位车型价格水平均呈不同程度下跌,其中15万元以下车型价格降幅最为明显。乘用车市场2007年展望有利因素:(1)宏观经济运行依然保持较高水平,预计9%~10%(2)油价逐步稳定(3)居民收入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4)国家依然采取鼓励消费和扶持自主创新政策不利因素:(1)传统重点城市饱和(2)价格可能会出现频繁波动(3)大量的经销商库存的消化问题主要特点由于以前积累的需求已逐步释放,需求增长主要靠新增需求带动(新形成有效需求+中型城市+出口),预计全年需求增长16%~20%;一季度以消化库存为主,全年产量依然保持略高于销量的增长水平,预计全年产量增长17%~21%。自主品牌和小排量乘用车将继续保持明显增长产业重组开始加强,产销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需求进入稳步增长期车价依然保持下跌态势,波动幅度小于2006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展望作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祖德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已超越1万家(含小企业),2005年末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汽车工业企业共6315家,其中汽车零部件企业4505家(含发动机),占统计总数71.3%。跨国公司(所谓的6+3)都已进入中国,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本文标题:第五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分析预测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46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