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发展中国家基本特征:a)产业结构低度化b)收入低,两极分化严重c)生活水平低,贫困问题严重d)人口增长率高,失业问题严重e)二元经济结构明显f)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2.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思路?结构主义思路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并不适用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结构理论贸易条件的恶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非均衡的结构异质还具有刚性的特点必须实现工业化,实行进口替代战略新古典主义思路理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适用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经济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和谐的、累积的过程经济发展均衡状态是稳定的,而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重视资本的积累,认为储蓄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认为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技术扩散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利。主流思路激进主义思路对新古典主义的批评比结构主义还要尖锐和彻底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状态是由不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所造成的,形成了“支配—依附”的关系“新马克思主义者”3.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20世纪40年代,把凯恩斯主义的静态和短期分析扩展为动态和长期分析。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积累和经济计划的基础(1)前提条件①储蓄全部自动转变为投资。②投资按照一定比例的资本产出率转化为增加的产出,且资本-产出比不变。③增大了的产出又能按照一定比例储蓄,转化为投资。(2)理论含义说明一国经济如何保持稳定均衡增长经济增长率=平均储蓄率/资本-产出比率(3)理论缺陷①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假定不符。②增量资本-产出比一般趋于下降。③模型暗含资本-劳动比例不变与发展中国家实际不符。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技能的劳动力和管理人员不能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代替资本,增加产出。4.经济增长模型---索洛模型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立,它的假定是新古典主义的。资本产出比、资本-劳动比不变的假设被取消,加上资本和劳动完全替代、边际报酬递减等新古典假设。(1)前提条件①假设全社会只生产一种商品Y。②储蓄函数是S=sY,s是储蓄率1,常数。③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④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⑤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2)理论含义人均储蓄量和投资量,可以用于两个部分:①人均资本k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资本设备更多,这被称为资本深化。②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nk,这被称为资本广化。含义要想保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就必须不断提高储蓄倾向和降低人口出生率(与现实不符合)。5.HDI指标人类发展指数(Humendevelopmentindex)(人均GDP与HDI排名的相关系数达到0.958)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综合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准三个指标。将世界各国分为三类:高度(0.8-1)、中度(0.51-0.79)、低度(0-0.50)人类发展。HDI=1/3(预期寿命指数)+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6.功能分配与规模分配收入分配的类型:①功能分配国民收入在生产要素间的分配土地——租金劳动——工资资本——利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起源于大卫·李嘉图,他以生产要素(如土地、资本和劳动)为主体,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产品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或做出的贡献,对国民收人分配问题进行研究。②规模分配个人或家庭得到的分配规模分配取决于拥有生产要素的种类、数量和价格体现了分配结果的公平性,是社会伦理的客观要求-是研究收入分配的重要切入点。它所要探讨的问题是分析某一阶层的人口或家庭的比重与其所得的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什么因素决定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分配结构7.资本的形成资本形成一般包括三个阶段:(1)储蓄阶段;(2)储蓄转化为资本阶段;(3)资本转化为生产能力的阶段。8.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存在两个恶性循环怪圈:(1)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供给角度);(2)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需求角度);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贫困恶性循环勾结在一起,形成一个死圈,很难打破政策含义资本形成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关键,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作用,进入良性循环促进资本形成必须大规模增加储蓄,扩大投资,各行业产生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对该理论的批评认为储蓄和投资增加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打破贫困恶性循环的观点过于乐观和简单(储蓄结构和消费行为)即使有了足够的储蓄和资本形成,经济增长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限制纳克斯将个人储蓄作为储蓄的唯一来源,忽略了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能力。9.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人均收入水平很低,人口增长率低人均收入提高,人口增长率提高人均收入到一定水平后,人口增长率稳定下来(OF以后)。在E点,人口处于静止状态。经济增长率与人均收入变动的关系在经济增长初期,人均收入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在E点,国民收入增长率为0。低水平均衡陷阱人均收入位于超过OE,但低于OF之间的任何水平,都将引起比国民收入更快的人口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进一步降低。E是低水平均衡点(收敛)。越过F点才能跳出陷阱政策含义资本形成不足→人均收入低→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越过F点必须靠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以跳出陷阱人口过快增长是经济增长的障碍。必须采取措施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理论批评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一样,忽视了资本以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10.大推进理论“大推进”是指投资的大推进,“大推进”理论强调工业化进程中大规模投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投资所以要“大推进”是因为“经济的不可分性”,主要是因为工业化所必须的社会分摊资本---社会基础设施是不可分的。11.储蓄的分类12.政府的强制储蓄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强制将一部分可能用于消费的国民收入转化为储蓄常见的强制储蓄手段包括价格结构的调控和制造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计划手段随价格结构进行调节和控制,压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或抬高非生活必需品如高档消费品的价格,以缩小消费规模,增加储蓄价格结构调控的后果:降低了全社会的消费水平,增加储蓄同时可降低了居民收入(工资),企业利润提高,政府通过征税或收缴利润获得更多的国民收入,可转化为政府储蓄这一政策的弊端:价格结构的调控人为扭曲了市场价格,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增长不健康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制造通货膨胀效果政府可将多发行的货币直接用于投资品的生产,促进资本形成通胀导致名义收入提高,在累进税制下,政府的税收提高企业成本增加慢于收益增加,利润上升,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上升13.马尔萨斯人口论1.两个公理(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2.自然的人口法则(1)人口增长必然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力量的阻止。(3)这些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抑制、罪恶和贫困。3.人口陷阱马尔萨斯把这种由于维持生存的收入水平客观地制约人口数量的思想称为“低水平均衡人口陷阱”,简称马尔萨斯“人口陷阱”(PopulationTrap)。当人均收入提高时,人口增长速度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又会退回到原来的水平上,除非投资规模增长能够提高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由于人口增长有自然的极限,人均收入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因此,在最低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有一个“人口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落后国家要摆脱“人口陷阱”,不外乎两条,或者是大规模投资,使其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但这样做对落后国家来说是相当困难的。或者通过有效措施抑制人口增长。4.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缺陷(1)许多前提和假设条件过于简单化,并不符合现实。(2)马尔萨斯将人均国民收入看成是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因素,好像人口的增长就是依据生活资料的状况决定的,这过于简单化。14.人口转变理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阶段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型由于科学的进步带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药费用降低,加之国际的援助,使许多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有的已经灭绝,从而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并不是建立在国内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而是在脱离国内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增长的情况下从外部嵌入的,是在国际援助下医药卫生和保健事业发展的结果。15.人口转变按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人口增长和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即称为人口转变16.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不同(略)17.人口生育的微观理论模型1.生育理论孩子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在发展中国家,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投资),从而使消费者(家庭)对于孩子的需求,就像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样,成为一种经济的、理智的选择。可将这些关系用数学式表述如下:DC=f(C,Y,Px,T)式中:DC表示对孩子的需求量,C表示养育孩子的净价格或净成本,Y表示家庭的收入水平,Px表示所有其他商品的价格,T表示相对于孩子、家庭对其他商品的偏好程度。模型表明:发展中国家出生率过高并长期居高不下,是人口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经济停滞不前是最根本的原因。国家越穷,人口越多;人口越多,国家越穷。这种经济与人口的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几乎成为了一种客观规律。如不迅速扭转经济落后的状况,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口过度增长的境况。发展中国家农村出生率高、城市出生率低的差异。在现代化的城市地区,由于城市居民养育子女成本较大,对子女偏好较小,因而出生率低。在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养育子女成本较小,对子女偏好较大,因而出生率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农村地区。18.人力资本及其形成途径人力资本是靠对人的投资和受教育时放弃的收入(机会成本)所形成的资本。人力资本实质是人力投资在劳动者身上的凝结,具体体现为人的工作智能和技能。人力资本包括量和质两个方面:量是指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在有用工作岗位上的数量;质是技艺、知识、工作熟练程度、管理水平等等。形成途径1.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正规的初等、中等及高等学校教育支出;2.用于保健方面的支出:医疗保健和食品等支出3.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支出;4.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19.教育的收益与成本教育成本,是指为了培养一定熟练程度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而耗费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教育个人成本+教育社会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教育的收益是指教育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种种有益效果,也称教育的经济收益。教育的收益按其收益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是指通过计算教育投资的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了解某一教育决策在经济上是否合理。20.传统农业⑴传统农业的技术非常落后⑵“贫穷但是很有效率”⑶传统农民对市场及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⑷传统农业中每个农户(familyfarm)的土地经营规模狭小21.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必须引进新的生产要素----进行这种改造所需要的特殊新生产要素现在是装在被称为技术变化的大盒子里,必须从这个盒子里取出这些要素,对它们进行分类,并找到使得受传统农业束缚的农民能获得并接受的方法。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农业进行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22.幼稚型技术变迁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由市场力量引导的,是对于资源禀赋变化和需求增长的动态反应。农业生产要素禀赋的稀缺程度的变化→要素的相对价格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农业技术变化以丰富的廉价的投入品替代稀缺的昂贵的投入品23.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略)24.农业的作用农业对经济发
本文标题:发展经济学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6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