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第10章 民族风俗习惯问题
第十章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第一节民族风俗习惯及其对民族发展的影响一、什么叫民族风俗习惯所谓民族风俗习惯,就是指各族人民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仅有很大差异,而且,有的甚至截然不同。例如:在礼俗方面,彝族尚黑,而白族、朝鲜族则尚白,有的民族以西为贵,有的民族以东为贵,有的以北为贵,有的则以南为贵。在饮食方面,有的民族的人民一看到蜗牛,就感到很讨厌,甚至想吐;但有的民族却非常喜欢吃蜗牛,把它当美味隹肴。有的民族的人民看到蝌蚪就觉得很敦,但有的民族就专门捞蝌蚪来腌酸,并视为上品,用来招待客人。在婚俗方面,解放前,汉族喜欢抬花轿去接新娘,而傣族则流行抢婚的习俗,大瑶山的瑶族,流行点火把送新娘过门的习俗,而壮族则流行用一大帮陪嫁姨送新娘的习俗。在丧葬方面,有的民族流行土葬,而西藏的藏族则流行天葬或者水葬,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则流行树葬,壮族流行捡骨葬。可以说,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那么,这些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二、风俗习惯的产生风俗习惯并不是一有人类社会就有的,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人们还没有固定的住所,还不会建造房子,他们冬天住在山洞里边,夏天就随便露宿在野外,过着赤身露体,茹毛饮血的生活,那时候,人们还不可能有什么风俗习惯。只有到原始社会中期,在氏族制度出现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有了固定的住所,懂得建造简单的房屋,懂得用兽皮和麻布制作粗糙的衣服,同时,人们还发明了陶器,懂得用陶器来煮东西吃。由于有了这些进步,到部落发展阶段的时候,人们就在穿着方面,在饮食方面,在居住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习俗,并且逐渐地变成传统。当民族形成的时候,各个部落原来的习俗,经过筛选,有的被继承下来,有的被淘汰,这样就逐渐地形成民族的风俗习惯。三、风俗习惯形成的具体历史原因1、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形成不同的居住、饮食、服饰等习惯和风俗。各民族由于居住的自然环境不同,比如有的居住在内地,有的居住在边疆,有的居住在高寒山区,有的居住在平原地区。所以,他们在居住、服饰、饮食等方面的风俗也不同。例如:居住在内蒙古、新疆等草原牧区的民族,由于那里气候非常寒冷,所以,他们的穿着,大多都是穿皮的或者是棉的长袍和靴子。而南方的少数民族,由于气候炎热,所以习惯穿短袖的上衣和筒裙。又比如,居住在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特别是西双版纳的傣族,他们喜欢居住上楼下厩的竹楼,这种竹楼一般分为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养牲口或者存放东西。这种竹楼,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南方山区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居住在北方的蒙古族就不可能住这种楼,因为这种楼既顶不住强劲的北风,也不能够御寒,所以他们喜欢住低矮的蒙古包,古称穹庐。2、不同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特点,形成不同的生产、饮食等习俗。比如: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民族,象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等,他们习惯喝奶茶、酥油茶,还喜欢吃羊肉、牛肉和奶制品,这种饮食的习惯,是由他们的畜牧业经济决定的。而居住在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象瑶、苗、侗族,他们喜欢吃糯米饭,喜欢吃酸,特别是侗族,有侗不离酸之称,他们杀猪、打鱼,一般都不拿到市场上出售,大多是几十斤肉、几十斤鱼一起拿来制酸肉、酸鱼.。…….这种饮食习惯,是由山区的经济条件决定的。3、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家庭、婚姻、丧葬等习俗。例如:解放前,仍然保留原始社会残余的云南永宁纳西族,他们一般组成母系的大家庭,在婚姻关系上,是建立一种叫“阿注”的婚姻关系。(解释……(甲家庭)……(乙家庭)),从妻居的对偶婚这种带有群婚制残余的婚姻关系,不可能在已经发展到封建社会阶段的民族中找到,而只能在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中找到。又如:处在农奴制阶段的藏族,在婚姻关系上表现为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这种婚姻关系,也只能在农奴制这种发展阶段的民族中找到。4、不同的历史遭遇、社会斗争,形成不同的节日、庆典等习俗。有很多民族的节日,是反映本民族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对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比如汉族人民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传说就是纪念屈原的节日。瑶族的盘王节,就是纪念瑶族的祖先盘王的节日。贵阳一带苗族群众的节日“四月八”,也是纪念民族英雄亚努的节日。又如:傣族的“泼水节”,传说是傣族的七个姐妹,她们一起杀死了一个恶霸土司,但是,她们自己的身上却沾满了血污,所以,群众就用清水泼到她们身上,帮她们把身上的血污洗掉。这样,为了纪念这件事,以后每年到这一天(清明节后的第10天)都过“泼水节”。再如壮族的“吃立节”,过去曾经流行于龙州、凭祥、崇左一带的壮族地区。这个吃立节的来历,据传说:是在中法战争时,龙州、凭祥和崇左这一带的壮族人民,因忙于参加抗法战争,顾不上过春节,当他们取得镇南关大捷后,春节已经过去了,于是公议在正月三十日这一天重新过年,以庆祝抗法斗争的胜利。以后世代相传,就形成了“吃立节”。5、由于宗教、迷信而形成不同的饮食、服饰、禁忌等。例如:在饮食方面,信仰伊斯兰教的,一般不吃猪肉;信仰道教的,一般不吃狗肉。又如在禁忌方面,藏族对老鹰是绝对不伤害的,因为他们把老鹰看作是神明。……这也是与他们信仰喇嘛教有关。又如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他们最崇拜熊,即使打到熊,他们也要把熊的内脏、头部抬去埋葬,并且为它举行隆重的葬礼,这也与他们的图腾崇拜有关。从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跟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本民族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等等,都有直接的或者间接的联系。四、风俗习惯的特点风俗习惯具有下面一些特点:1、可变性和稳定性风俗习惯形成以后,一方面,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延续性和很大的稳定性。可变性:风俗习惯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的时候,风俗习惯也会或迟或早、或快或慢、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有的在发展中注入了新的内容,只保留其原有的形式;有的在原来的形式上有所改变,有所发展,也就是说:改变了某些旧的东西,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傣族的抢婚习俗。抢婚,本来是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的产物,那时候是真抢。但是现在傣族的抢婚习俗,就不是真抢了。傣族的男女青年恋爱成熟以后,决定哪月哪天结婚,到这一天,男青年带着他的伙伴,手上拿着刀,口袋里边装着铜钱、硬币,来到和他的未婚妻约好的地点,悄悄地隐蔽好,等时间一到,他的未婚妻就装模作样地走过来,等她走近的时候,这些男青年就一拥而上,拉着这个姑娘就跑,这个姑娘就假装喊“救命啊!”她家里人就跑来追,而旁人也帮着起哄,但是他们都不是真心追赶,而是都忙着去拾男方撒在地上的铜钱、硬币。这样,抢婚的男青年就从容地逃掉了。这种习俗,它的形式虽然保留下来,但是它的内容却完全改变了。而有的风俗习惯,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它甚至会被陶汰而根本消失,象汉族的缠足习俗,解放后,已经完全被禁止了。又如壮族先民的纹身、染齿习俗,也已经早就消失了,这些就是风俗习惯的可变性。稳定性:(书上叫传承性),正如经济基础根本改变后,思想意识不会立刻、全部改变一样,风俗习惯也有落后于经济生活条件的特点。当经济生活条件或社会制度改变以后,旧的风俗习惯仍会保持和延续下来,不管是好的、进步的,还是坏的、落后的,都是这样。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的是从远古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经历了千百年都没有变化,或者只是有一点微小的变化。例如,壮族丧葬中的某些习俗,诸如买水洗尸等,都是从远古时代一直流传下来,又如壮族的入赘―――上门这个习俗,也是从远古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可见风俗习惯具有可变性和稳定性这个特点。2、全民性和社会性作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必然带有全民性和社会性。在一个民族中,剥削阶级可能会有自己的一些特殊习俗,某些风俗习惯的形式可能深受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它是为各个阶级所共有的,是没有阶级性的。例如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不吃猪肉的风俗习惯,不管是剥削阶级也好,还是劳动人民也好,都遵守这种习俗。这就是全民性的含义。同时,对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来说,风俗习惯又往往成为一种模式,或者作为一种准则,被本民族的人民当作行为规范,有的还起到习惯法的作用。如水族的忌荤的习俗,它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都具有约束力。本民族的成员,只能遵守,不能违背,这就是社会性的含义。五、风俗习惯对民族发展的影响首先,好的风俗习惯促进民族的发展。不管是哪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有利于社会和民族发展的成分。这些有利于民族发展的风俗习惯,往往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他们优秀文化的反映。因此,它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起着推动作用。例如:我们壮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这种社会习俗,就使得我们壮族人民能够与兄弟民族友好相处。这对于壮族人民学习兄弟民族的先进文化,特别是学习汉族人民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这种好的风俗习惯,能够促进本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其次,不好的、落后的风俗习惯,必然阻碍本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比如解放前,云南佤族流行的“猎人头祭谷”的习俗。即佤族每年6-7月祭谷,而从4月开始就是砍头的紧张期,他们派人到山下的路边埋伏,把那些过路的陌生人,特别是长胡子多的人杀死,然后把他们的头割回来祭谷。这种习俗,就使得别的民族不敢接近他们,不敢跟他们做生意,更不敢到他们那里传播文化,这就使得他们处在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甚至他们内部村寨与村寨之间,也处于互相隔绝的状态。很明显,这种落后的习俗,必然会阻碍佤族社会的发展,影响佤族本身的进步。又如,贵州、湘西等地的少数民族,都有大批宰杀耕牛来庆祝节日的风俗。这种风俗严重地影响生产。另外,一些不健康、不卫生、不科学的风俗习惯,也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例如:藏族不准妇女在家里生小孩的习俗,傣族的赶“琵琶鬼”,以及曾经流行于一些少数民族中的姑表婚、童婚、溺婴等等,这些风俗习惯,对本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阻碍的作用。再次,风俗习惯对民族关系,也有着重要影响。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往往利用风俗习惯的不同,歧视和侮辱别的民族,甚至挑起民族纠纷,引起民族之间的争斗。象满清贵族入关以后,就曾经发布过一个剃发令,强迫汉族和其他民族,都跟从他们的习俗,在此之前,内地的汉族人是留长发的,而满族的风俗则是剃发,只在头顶留一部分长发,梳成辫子。满清贵族一入关,就发布命令,强迫汉人改行满族的风俗,剃掉长发。这就激起了内地汉人的激烈的反剃发斗争。当时汉族人民的口号是:“头可断,发不可剃!”。结果,清军残酷地镇压了汉族人民的反抗,有时候一次就屠杀十几万汉人,甚至几十万汉人。从而使汉满之间结下了很深的仇恨。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民族压迫制度下,被压迫民族不仅在政治上受压迫,在经济上受剥削,而且在风俗习惯上也遭受歧视和侮辱,从而在被压迫民族的心理上打上了极深的烙印。即使在民族压迫制度消失以后,大民族主义者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不尊重,甚至歧视、轻蔑、嘲笑,都会引起民族之间的恶感和隔阂,所以,正确对待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民族政策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第二节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一、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我们党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就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这一政策,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政策。在战争年代,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不管走到哪里,都始终坚持这一正确的政策。解放后,在历次颁布的宪法中,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为了确保这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刑法》第251条还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为什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呢?这是因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这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反映,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和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方式。因此,本民族的人民群众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浓厚
本文标题:第10章 民族风俗习惯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7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