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临床心理学4--基础理论
1第二章临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临床心理学认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危险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虚的,这种认识早就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提出并得到证实。对于临床心理学来说,掌握其理论机理是极为必要的,尤其在一些需要鉴别的复杂情况中更显其重要性,比如就心理治疗方法而言,有时一些心理疗法从表面上看好像有类似性,但如果涉及这些治疗方法理论基础的话,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的机理。因此,学习和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于正确指导实践是很有作用的。心理活动的组成包含四个基础部分:心理机制、心理体验、行为特征、各种关系。这是并列存在的。任何理论都要体现这些内容,而且要说明这一理论是如何体现这些内容的,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也是各种心理治疗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存在于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内容中,它对于解释说明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支持帮助以及治疗预防人的心理疾病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学习各种理论的意义之所在。当然,学习和继承理论则不应当墨守成规。临床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需要,采取对自己和对他人都适合的理论模型。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神经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896年创立。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来自于神经学的学习,他在对癔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并建立了精神分析理论。一、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一)无意识的概念我们在日常行为中,经常会有一些独特的行为,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呢?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行为而不是那样的行为呢?我们在行为的进行中似乎并不清楚,但过后也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所思所行的理由。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在行为上存在着差异,这是个体间意识状态的差异所决定的,我们在行为过后努力自我探讨的话,是能够寻找出其行为的缘由的。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在无意识状态下所进行的行为和事情也有许多,比如膝跳反射,就不能上升到意识层面,习惯化的行为也不属于意识层面,还有些虔诚迷信的人,其意识处于恍惚状态,如何梦游症一样,其行为也是没有清醒意识的,以上这些行为的发生只能用神经生理学和无意识状态来说明其机制。从19世纪末开始,许多学者对于不被本人意识到的行为,即那些虽然自己不知道,但却有某种行为表现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比如催眠中的暗示现象。在催眠中,催眠者如果给予这样的暗示:你如果抬起手来就能够开亮电灯,被暗示者就会抬起手来开亮电灯。当被催眠者从催眠状态中觉醒,进入平常意识状态时被问道:你为什么要开灯呢?回答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知道呢?正常人抬起手来开亮电灯是因为需要光明,有这样做的需要,但是被施以催眠暗示的人做这一动作与自己的需要没有关系,却实施了开亮电灯这样的行为,不知道目的,不清楚原因,这种驱使人行为的力量不是来自意识层,它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另外,癔病者也常常出现无意识状态,比如癔病性瘫痪、癔病性失声,做神经生理检查并未发现他们有什么器质性异常,但这一些人就是出现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不能说话的症2状。当癔病者的某些愿望得到满足时,这些症状就可以完全消失。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当事人也没有意识到的在心中存在着潜藏的愿望,是无意识的动机,无法清楚地察觉动机的形成,或者癔病者有一种原发性获益的潜意识,如我成了这种样子了,你们应该关心我了。实际上,癔病者希望减轻自己应负的责任,希望别人帮助自己,他们的心理问题常常通过某些身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使自己的某些本能愿望得到满足,通过疾病得到好处。如果这种原发性获益的意识变成一种习惯的心理或行为过程,形成条件反射,最终也就不受意识的支配,而可能经常性地发作。可以说,在我们心中有一些内容,自己没有意识到,而是通过行为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情况被称为无意识(下意识)的行为。无意识行为是经常发生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行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包括一些失误、口误、笔误、遗忘等,均有无意识的成分在起作用。意识,犹如海面上显露出的冰山一角,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潜藏在水中的那部分即无意识部分却是巨大的。我们的意识源泉来自于无意识的内心世界,解明无意识的存在及其所起的作用是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的贡献。(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解剖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个层次。意识,是指人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能够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前意识是指当前尚未察觉到,但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努力回忆,即可进入意识活动中,是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一种状态;无意识是指不被人察觉到的,从意识视野中被排除的内容,它受到很强的压抑,只能通过做梦或自由联想等特殊手段激发后才能被意识化。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给予人的精神生活以很强的支配作用,精神分析学就是以无意识(潜意识)作为其重要的理论概念的。弗洛伊德本人因为学习神经学而留学巴黎,在那里学习沙可的催眠疗法,理解了无意识的存在。弗洛伊德对于某些病人存在身体症状,却找不出身体方面原因的现象感到迷惑,因此他在研究了这些临床现象之后,认为这种情况是无意识的,是无意识在起作用。一个人如果把生活中所有的愉快和不愉快的信息或经验部保存在意识中,那是承受不住的。于是,那些被道德理智所不容的欲望就被排挤到无意识领域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压抑。无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内容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正常人的大都分心理活动是在无意识状态中进行的,大部分的日常行为是受无意识驱动的,比如,我们有时突然做出的某种行为、做错事,或者遗忘,或者某种梦境,实际上是受到无意识的影响,是无意识左右了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人类原动力之所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满足其愿望或欲望为前提的。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心理动力论。人是在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这三种意识状态的平衡中生活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主要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了解与领悟其无意识动机。二弗洛伊德的性欲本能论弗洛伊德所讲的性欲是广义的性欲。他认为,一切可以引起快乐的活动均属于性欲活动,这种性欲活动不是单指生殖活动的性欲。他所说的力比多即性力或欲力,是一种有很大动力的本能。根据力比多投射的不同部位,人在其人格发展过程中,要经过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交欲期五个发展阶段。口腔期是从出生到1~5岁左右,此时期主要从口腔部位得到满足和快感,又称为口欲期,是性本能与自我保护结合在一起的时期。肛门期3是在儿童1~5。3岁时,此时期儿童因排泄而感到快乐,因此,又称为肛欲期。儿童3~5岁时,开始注意到两性之间的差别,转向性器期。此时期,男孩恋其母,被称为恋母情结;女孩恋其父,被称为恋父情结。6~12岁,儿童的性欲活动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主要的活动是学习和游戏,这一时期称为潜伏期。最后到青春期就进入两性期。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者的症状和病理表现是众多原因的复合物,其组成的基本因素则是各种动机及本能的冲动,童年时期不顺利的心理发展或挫折,对人格特性及成年后心理疾病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三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心理结构学说。本我(id),是心理能量的源泉,处于无意识状态,包含各种本能欲望,它是以性欲力比多的满足为目标的。本我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现实,有即时要求满足的冲动倾向和短时行为,它追求的只是避免痛苦和欲望满足,这是本我的作用,它遵循着快乐原则。当欲望不能满足时,人就容易在空想中或其他状况下满足欲望,可能发生违背现实的异常心理状态或不道德行为。自我(eg0),是意识状态下的自己,具有认知周围现实世界的意识。自我为了适应现实而存在,切实地理解现实,导入遵循现实的行为,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弗洛伊德传这种重视现实、适应环境,能够区分主、客观界限,并能控制本能活动的作用为“自我”作用。自我,为了使人的欲望在现实中获得满足,就要力图调整本我与现实的关系,采取合理的思维称相适应的行为,它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调节和控制着本我的活动,使二者之间保持平衡。它起的作用是使欲望寻求合理的方式获得满足。从心理发展来看,如果婴幼儿欲望的即时满足是处于受本我快乐原则所支配的阶段,那么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把握现实,预测将来就是使自我得到发展的阶段。超我(supemgo),是道德和良心的我,是幼儿期从父母、学校、社会教育中获得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是在后天教育中形成的。超我具有自我控制与道德监察的作用,是作为良心和道德观深入个体内心并且内化的内容或结果,它是遵循道德原则调控着自己,具有追求理想和完美的机能。但是,超我过强则容易导致自责与过失感。弗洛伊德用自我、本我、超我的理论来解释冲突产生及其变化的过程,他认为冲突是在本我与超我之间产生的。自我,担负着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协调机能,使二者之间保持平衡。在外界现实和内心压力的倾轧之中,有时候也很感疲惫不堪,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自我的调节程度,或者自我调节机能低下或者不完善,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障碍,甚至导致神经症。四、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由于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经常处于矛盾冲突左中而不能统一,人就会感到焦虑不安。于是就产生了缓解焦虑,保护自我,应对矛盾的心理作用,称此为心理防御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本我得到一定的表现而不触犯超我,为现实所接受,不引起自我的焦虑反应,即不使心理矛盾激化。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冲突与人心理之间的一道防御体系,它平常就发挥着作用,健康人可以根据环境和个人条件灵活地选择防御方式,进行适当的防御。一般人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在多数情况下是成熟的,只有在采取了过分的、消极的应对方4式时,才会发生神经症疾患或其他心理疾病。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列举了九种心理防御机制:退行(或倒退)、压抑、内向投射(或摄入作用、心力内投)、反向形成(或反向机制、反向作用)、投射(或外投、推诿)、认同(或自居作用)、合理化(或文饰作用)、解脱(或抵消)、固着(或固恋)。随着心理学研究的进展,近些年来,分裂、否认、原始的理想化、价值下降这样一些心理防御机制也日渐为人所知。五弗洛伊德的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梦在实质上是愿望和欲望的满足,梦的内容往往是经过伪装后的愿望表现。人在睡眠中,意识的监察作用减弱,无意识的内容就会改头换面,以化装变形后的形式出现,以蒙蔽意识的检查。加上梦中自我防御机能减弱,自我分辨真伪的能力减弱,大量无意识的内容就浮现出来。弗洛伊德提出梦的隐意即潜意识愿望,对梦的研究则是了解无意识活动的有效方法。因为梦具有象征作用,对梦的分析可以揭示其隐藏在无意识中的欲望;通过释梦就能得知其含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伴随着不同的原则在心理活动中存在,是极其复杂的,在学习精神分析理论时要进行细致鉴别,尤其是在用其理论分析心理疾病时,更要结合现实情况而不能仅仅套用几个学说去说明了事,这一点应该注意。20世纪初,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提出无意识假说,他的理论标志着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本人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伟大学者。癔病病因及简介:癔病又称为歇斯的里,是hysteria的译音。这个词是希腊文衍生而来,意为“子宫”。传统的观点是把它作为妇女特有的一种疾病。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基础。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但性格牲如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幻想等具有癔病性格特点的人是癔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征:(一)情感爆发常在精神刺激后急骤起病,表现尽情发汇为特点,如嚎啕痛器或时而大笑,大吵大闹或声嘶力竭吐露愤懑,甚至扯头发、撕衣服、捶胸蹬足、以头撞墙、地上打滚等,发作时间长短可受周围的劝慰而变化。(二)意识障碍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可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四肢僵硬,仅有眼睑颤动,称为癔病性木僵。有时情感丰富,表情生动,行为夸张,定于表演,谈话常以歌谣式,其内容多与精神创伤有关,偶有所问非所答之假性痴呆表现。一般性治疗和预防:一、心理治疗给予心理疏导及催眠术,消除其心理创伤,使病人对疾病的本质有正确的理解。同时
本文标题:临床心理学4--基础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7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