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之五:《“美丽厦门”战略规划》20150421(最新)2
-1-提升社区凝聚力。加强社区基层民主建设,形成以社区为单元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整社区。图3-3-7社区活动示意图7、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特别是加强岛外新城和农村地区的设施配套,加强老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转变城市管理理念,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和服务职能。倡导精细化、人性化社会治理,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图3-3-8高效完善公共服务示意图-2-四、“美丽厦门”行动计划“美丽厦门”战略构想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为此,编制“美丽厦门”十大行动计划。同时,另案配套编制三年行动计划及2014年年度工作方案,以滚动推进,做到年年有计划、年年有进展,确保战略规划有序实施、落到实处。(一)产业升级行动1、行动目标围绕主体功能拓展,优化产业布局,营造优势促进差异发展,整合资源促进统筹发展,完善机制促进共同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海峡西岸强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最具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近三年内,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2、行动策略(1)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工程。健全完善产业推进工作机制,集中资源和力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精做优现代都市农业,着力构建“5+3+10”现代产业支撑体系。以产业龙头项目延伸拓展产业链,通过完善重大园区载体促进-3-产业集聚发展,致力营造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谋划生成一批在全国树标准、当示范的应用项目和新业态、新技术项目,努力打造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信息等十大千亿产值(营收)的产业链(群)。(2)主体功能和产业布局优化工程。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形成发展目标、用地指标、空间坐标“三标衔接”的规划体系。建立主体功能区划分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推进现有产业园区资源整合,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主体,强化各种产业资源向园区和优势产业集聚;加强与泉州、漳州产业合作,推进差异发展、集约发展、节约发展、联动发展,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3)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建立信息化引领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村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发展机制,以信息化引领城市发展空间拓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提升为区域服务的自主创新支撑能力。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途径,完善项目生成、评审、筛选机制,建立科技成果竞价机制,改进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力度。完善政府质量发展的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应用先进技术推进重点领域产业链改造升级,做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4-(4)绿色低碳发展工程。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环保的产业,推动产业体系向绿色转型,引导产业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安全体系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完善低碳经济投融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健全财政资金对落后产能转型转产企业的扶持机制,推进传统产业清洁生产向纵深发展。建立健全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监测和考核体系。(5)都市现代农业提升工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立足做精做优,大力发展高科技种苗业、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提高都市现化农业发展水平。图4-1-1“产业升级”示意图(二)机制创新行动1、行动目标围绕建设“美丽厦门”目标,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初步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5-更好发挥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2、行动策略(6)考核评价机制创新工程。合理界定区、镇(街)、村(居)的主体功能,区级政府应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以不同区的定位确定相应的主体功能,镇(街)以社会治理为主体功能,村(居)以社区服务为主体功能。建立“不以GDP大小论英雄、只以功能发挥好坏论成败”的工作和政绩考评机制,科学设置市直部门、区乃至镇(街)工作考核和政绩考评指标体系,保障主体功能得以有效发挥。(7)招商和财税机制创新工程。建立全市统筹的招商机制,引导项目向各主体功能区集聚。建立税收共享和财政保障机制,理顺市、区财权事权,实施统一、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土地收益分成体制改革,促进各区与各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对外商投资探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8)行政运行机制创新工程。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机制。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行政审批全流程网上运行,完善电子监察。健全依法治理体制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9)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工程。建立市、区社会治理工作机制,-6-统筹协调全市及各区社会治理工作。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互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镇(街)社会服务职能,推动简政放权和社区工作减负。完善社区自治和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加快实施“村改居”社区治理机制改革。(10)开放机制创新工程。整合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模式,推进建立统一高效的口岸联检机制。围绕金融、航运、商贸、旅游、文化、专业服务、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试行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形成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围绕服务业扩大开放、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深化改革试点。培育发展区域资本市场,支持金融改革发展。拓展厦港澳侨合作模式,建立CEPA延伸联络协调工作机制。创新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山海协作、省级扶贫开发工作、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加强对外交流,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图4-2-1“机制创新”示意图-7-(三)收入倍增行动1、行动目标建立健全适应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力争城乡居民收入比全国提前实现十八大确定的翻番目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2、行动策略(11)就业创业工程。完善城乡均等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保障体系,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着力解决好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员工、被征地农民、退养上岸渔民、退役军人等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打造创业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每年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以下。(12)增收增效工程。积极开拓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渠道和办法,健全政府、企业、居民收入协调增长机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力争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逐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谈判制度,建立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使用权有序流转,改革完-8-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完善农民共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落实人均15平方米集体预留发展用地政策。(13)社保提升工程。健全完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大病保险、补充工伤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图4-3-1“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示意图(四)健康生活行动1、行动目标立足岛内外“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一体化”,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载体,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在抓统筹优布局、保基本扩供给、抓创新增活力、-9-提水平增效率上下功夫,加快健全均衡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构建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美好的生活环境。2、行动策略(14)教育提升工程。深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公平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实现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均衡、投入均衡、师资均衡、质量均衡、机会均衡。三年内通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工作的国家级验收。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建立绿色质量评价机制。实施“名师”培养和引进项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教育通道。(15)医疗康体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扩增医疗资源,进一步扩大多元化办医格局。完善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每个街道至少拥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区有1所以上的三级综合医院。全面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城乡文体、休闲、健身设施建设。-10-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营造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环境健康的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16)住房安居工程。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完善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完善公平公开公正的分配机制,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加大旧城、旧村更新改造力度,提升物业服务、家政服务水平,改善城乡居住条件。(17)便捷交通工程。围绕大海湾、大山海城市战略的实施,完善区域联系大通道和市域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复合交通网络、集疏运系统;推进建设多层次综合交通枢纽及无缝化换乘体系;制定分区发展策略,推进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完善公共线路和站点设置,加快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推行“公交+慢行”出行模式;大力发展水上巴士,形成水上交通与地面公共交通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格局。理顺交通指挥体系,加强一警多能培训,科学合理设置交通引导标识,提高道路交通组织引导水平。加强对摩托车、电动车整治,限制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18)城市配套功能完善工程。着力改善公用设施,加强水源地、输配水工程建设,持续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和防洪排涝、地下管网体系,实现垃圾全过程综合治理。大力优化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突显人性化设计,完善城市组团公共设施配套,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11-一体化。进一步美化城市景观环境,推进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夜景工程,提升城市建筑文化。图4-4-1“城市健康生活”示意图(五)平安和谐行动1、行动目标着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公共安全动态监管体系、基层和行业平安创建体系、社会治理创新体系、法治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把厦门建设成为发案少、秩序好、社会和谐稳定、群众最具安全感的平安城市。在社会治理特别是社区治理方面取得新突破,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和群众自治有机结合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促进居民融入融合,打造温馨包容的和美村居。2、行动策略(19)城市公共安全工程。健全源头治理机制,完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信访首办责任、听证、评议、终结制-12-度和信访违法行为处置机制,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健全矛盾纠纷定期排查、预警、化解、处置机制。完善多元调解机制,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健全完善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社会组织服务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安全监督管理与问
本文标题:之五:《“美丽厦门”战略规划》20150421(最新)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7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