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叶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
叶城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构想中央强调大力发展新疆旅游业,国家将新疆作为中国旅游的重要战略接替区,新疆又确定了旅游优先发展的“五区三线”蓝图,(即:以喀纳斯湖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区,以天池和博斯腾湖为重点的风景旅游区,以吐鲁番为重点古文化遗址旅游区,以喀什为重点的民俗风情旅游区,以伊犁为重点的塞外江南旅游区)三线:(1)吐鲁番-库尔勒-库车—塔中-和田-喀什(2)乌鲁木齐-天池-克拉玛依-乌伦古湖-喀纳斯湖(3)乌鲁木齐-奎屯-乔尔玛-那拉提-巴音布鲁克-金沙滩-乌鲁木齐)叶城又是“五区三线”旅游发展重点的必经地。为此,叶城县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大好机遇,积极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被人们称为朝阳产业或无烟工业。这是旅游业积极的一面。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我县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快旅游资源开发,使我县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些都为我们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叶城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叶城旅游产业素质,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叶城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一、地缘优势和自然条件叶城县地理位置特殊,处在两省三地(两省:新疆、西藏;三地:阿里、和田、喀什)交汇处,交通便捷,既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又是古玉石之路的域地城池,是新疆”五区三线”旅游重点的必经之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叶城县旅游资源丰富,且极富特色。终年银装素裹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神秘的原始森林、秀美的山川、险峻的昆仑山”天路”、塞外江南般的美丽田园、唐玄奘到过的布特布尔罕纳、盛产美玉的密尔岱山、尽展中印自卫反击战英雄事迹的叶城烈士陵园、凸显古丝绸之路风情及行一日历四季的新藏千里文明运输线、美丽传说的宗朗灵泉、泰剑立陵墓、棋盘千佛洞、锡提亚古城,坡隆森林公园、果萨斯风景区、核桃七仙园特有的南疆民俗风情,风格独特的麦西麦甫、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等自然文化景观令人流连忘返。由北向南,从乌鲁木齐出发途经吐鲁番-库尔勒-库车—塔中-和田-喀什,形成了一条黄金旅游线;在从叶城到西藏阿里的这条生命线上,叶城又发挥了中转和补给的重要作用。叶城县具有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拥有对外边贸经营权,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边境县。西到喀什地区红其拉甫口岸、克孜勒苏自治州吐尔尕特口岸,是出国考察、观光旅游和对外贸易的黄金通道;南到达西藏阿里地区普兰拉甫口岸,是对周边国家开展地贸、边贸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窗口,同时也是阿里地区、和田地区及喀什地区等农牧业区、农牧产品及物资流通的重要集散地。二、旅游资源优势叶城县的旅游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在喀什地区也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叶城县的旅游资源有很好的组合性,也有很好的互补性。叶城县境内海拔悬殊,由于受特殊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全县的立体气候,民谚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叶城县素有”探险宝地”、“核桃之乡”、”石榴之乡”、”玉石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瑰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无疑是叶城这片乐土地上一道耀眼的风景。这不仅使得喀什地区的旅游资源结构更趋完善、和谐,成为旅游吸引力的新增长点,还有可能成为重要的辐射起点,带动喀什区域内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三、总体发展目标依托叶城县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响应喀什地区建设绿色经济强区、民族文化大区、国际大通道的发展战略,通过规划期内的逐步建设和滚动发展,建设一批景区景点,推出一批特色旅游产品,逐渐完善和增强各项旅游功能,改善整体旅游环境,将叶城县逐步建成喀什地区新旅游区,连接新、藏两省的跨省域热点旅游区,叶城县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形象成为21世纪喀什地区旅游业的又一新亮点,力争成为新世纪喀什旅游目的地的新热点。四、规划目标构架根据叶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发展原则及总体战略的要求,从发展战略、开发方向、空间布局、产品组合、客源结构、开发重点六个角度来勾勒规划目标构架。把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区建设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以构建并配套旅游业体系为核心,逐步增强旅游经济实力。1、方向——在综合分析叶城旅游资源、明确不同客源市场、注重各景点和要素之间的配套组合基础上,将其旅游产品开发方向确定为:乡村旅游、生态旅游、节庆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七大方向,并且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为基础,大力开发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等重点产品,优先开发冰雪探险旅游,建“昆仑雪峰接天路,西域奇葩瓜果乡”的旅游目的地形象。2、布局——按照“一心,一轴,两冀,三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点、线、面立体推进的旅游开发态势。3、组合——叶城县旅游业的发展应当重点培植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吸引力的骨干旅游线路,以加强各大旅游区以及各旅游景点的联系,以此为基础来形成叶城县的旅游线路网络系统。因此,叶城县旅游产品主要包括:综合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自助探险旅游产品以及生态徒步旅游产品,形成多维方向、立体形态的旅游产品定位。4、客源结构——以国内发达地区,即环渤海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台湾、西北地区经济收入在中上层的游客为基础对象,确立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海外,即日本、韩国、北美、西欧、中亚游客发展对象,积极引导宣传;以为叶城周边及疆内游客拓展对象,选择促销宣传。形成国内游客与国际游客双重并进的市场格局。5、重点——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改善旅游综合配套设施条件,以特种旅游为龙头,努力发展探险、文化、民俗、度假等旅游方向,使之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创出叶城县旅游品牌。五、旅游总体目标2015年——在叶城县建成一批在喀什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景区景点;2020年——把叶城县建设成为疆内的又一新兴旅游区;2025年——把叶城县建设成为连接新、藏两省的跨省域热点旅游区。按照上述目标定位,通过“十二五”计划的持续努力,至2015年在叶城县建设一批在喀什地区有较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叶城县旅游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成为全县最主要的新兴产业之一,是全县实现投资、就业、创汇、财政收入、脱贫解困等的重要部门之一;全县旅游业初步形成内部结构合理、产业协作良好、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发展后劲充足、经营管理科学含量高的产业;把叶城县初步建设成为疆内又一新兴的旅游区。叶城区位划分1、文化底蕴叶城文化底蕴厚重,多样性、独特性别具一格,自古是东西文化交汇之地。叶城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西汉张骞把这条丝路南道凿穿后,商贾僧侣就往来不绝。1944年二战期间,陆振轩等人在这里开辟了第二条运输线路,将一批批抗日急需物资运回国内,诞生了鲜为人知而又悲壮的《驼工日记》。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叶城成为新藏千里运输线的重要中转站。1977年,柯克牙一号井喷射出的原油刺穿青天,在叶城大地上奏响了新的乐章。2004年7月27日,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征服了号称比珠穆朗玛峰还要艰险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过了;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考察了锡提亚古城等古迹;航空旅游报的记者深山访古,遍寻西夜、子合国遗迹;著名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部分镜头取景于叶城加米清真寺;新疆晨报记者深入民间,硬是将当年同陆振轩一块翻越昆仑运送轮胎的高龄老人吐尔逊·萨木萨克找了出来,向世人再现了悲壮的《探寻新疆马帮跨国运送抗日物资历程》。随之,《驼工日记》摄制组来了,把这鲜为人知、感天动地的历史搬上了荧屏。同时叶城非常注重对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至今还保留有像《山区歌舞》、乔鲁克靴子这样的原生态文化。现在乔鲁克靴子、切克曼布、叶城山区歌舞、叶城赛乃姆等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了新疆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县委、县政府非常注重文化建设,专门聘请了著名音乐人艾尔肯担任叶城形象大使,以便向外界更好的宣传推介叶城,同时成功举办了农民歌手大赛、民间文化艺术节、民俗文化展、农民文化汇演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叶城人民的文化风采,极大的丰富了当地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当地开展旅游业、发展工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些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了叶城、喀什、新疆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这将为以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叶城旅游走向全国,面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2、经济区位叶城是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源于青海格尔木经和田至喀什的国道315线,与连通西藏---新疆国道219线的交汇处就是叶城县,也就是国道219线的起始点,“零公里”这个地名也由此而来,此县是国家首批对外开放边境县,拥有对外边贸经营权。具有陆地向西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往西到喀什地区红其拉甫口岸,克孜勒苏自治州吐尔尕特口岸;往南到达西藏阿里地区普兰拉甫口岸,是对周边国家开展地贸、边贸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窗口,同时也是西藏阿里牧业区、和田农业区,以及喀什地区等物资流通、农牧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在航空、铁路、交通业十分发达的今天,叶城县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由北向南,从乌鲁木齐出发到吐鲁番-库尔勒-阿克苏-克州-喀什-叶城-和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黄金旅游线;在新疆叶城到西藏阿里的这条生命线上,叶城县又发挥了中转和补给的重要作用;从叶城县出发西行至喀什-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红其拉甫口岸,也仅有几百公里便直出国门,是出国考察、观光旅游和对外贸易的黄金通道。特别是新疆喀什至和田铁路及喀什到叶城公路的建设对加快叶城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动区域工业和农牧业发展,改善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完善新疆路网布局,增进地区民族团结将发挥重要作用。叶城县地理位置特殊,处在两省三地交汇处,交通便捷,既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又是古玉石之路的域地城池,是新疆“五区三线”旅游重点的必经之地。叶城县旅游资源丰富,且极富特色。终年银装素裹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神秘的原始森林、秀美的山川、险峻的昆仑山“天路”、塞外江南般的美丽田园、唐玄奘到过的布特布尔罕纳、盛产美玉的密尔岱山、尽展中印自卫反击战英雄事迹的叶城烈士陵园、凸显古丝绸之路风情及行一日历四季的新藏千里文明运输线、美丽传说的宗朗灵泉、泰剑立陵墓、棋盘千佛洞、锡提亚古城,坡隆森林公园、果萨斯风景区、特有的南疆民俗风情,风格独特的麦西麦甫、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等自然文化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叶城旅游自然环境条件分析1、叶城旅游业发展水平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通常通过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及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等若干重要指标来衡量。随着喀什地区旅游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喀什的旅游业处于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叶城县是喀什地区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由于开发时间短,起步晚,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还没有形成规模,具有较高品位和较强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叶城县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晚,但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积极扶持下,叶城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民间参与办旅游的有利态势,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得到开发建设,有的在疆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如乔戈里峰特种旅游等。旅游业对叶城县国民经济的贡献正在不断显现出来。但是,也应看到叶城县旅游业在新疆旅游业中的地位还不高,所占比重仍然过低,对新疆旅游业和叶城县国民经济的贡献依然有限,这从叶城县的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就可以看出。因此,叶城县在发展旅游业上,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2、行业管理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以来,极大地推动了全疆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在叶城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叶城县旅游业也从无到有开始发展起来,虽然起步晚,但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却在逐步加快,逐步落实了编制、人员、经费,明确了职能;各区县也相应成立了旅游局和旅游行
本文标题:叶城县旅游业发展总体思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69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