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汉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汉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2月12日汉阴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汉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率先突破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有序推进汉阴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汉阴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汉阴实际,特编制本纲要。一、汉阴发展的新起点(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汉阴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率先突破发展”主题,着力实施工业扩张、新农村建设、城乡繁荣、道路交通“四大突破”,全力推进工业生态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三化进程”,倾力打造新型建材、富硒食品、园林县城、三沈文化、油菜花节“五张名片”,努力建设富强、文明、和谐新汉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生产总值、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九项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其中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翻了两番,为“十二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经济总量大幅提升。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8.45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13.4%。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8∶23∶39调整为29∶36∶35,一产所占比重稳步下降,二产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76亿元,比2005年增长4.7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046万元,比2005年增长2.4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5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53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5亿元,比2005年增长1.4倍。“十一五”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55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8倍。——工业经济强势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县以月河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页岩(陶土)资源、富硒食品开发为主攻方向,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提高质量、扩张总量,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发展工业经济,金圣水泥、功力建材、中昌管业、百瑞缫丝、庆华化工等一大批企业建成投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2户增加到37户,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7.3亿元,实现增加值8.06亿元。——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我县以促进土地流转为抓手,实行“一村一品”、强村大户、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策略,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使我县农业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农业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显著提升。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14万吨,油料总产量达到2.45万吨,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4.12亿元,实现增加值8.35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期间,我县累计争取项目资金4.8亿元,县财政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改造汉漩、汉铜、汉双等通乡公路9条280公里,完成通村水泥路195条803公里,27.5公里南北环线全面竣工,全县公路总里程-3-达1755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100%乡镇通等级路、100%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成功创建全省交通运输示范县。“十天”高速汉阴段建成通车,交通“瓶颈”制约彻底打破。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开发整理土地2.2万亩,新增耕地6188亩,治理小流域17条300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4.3万亩,修建堤防5公里,新解决1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新架设供电线路97公里,改造农村电网线路780公里,无电村全面消除。敷设通信光缆870公里,形成宽带、有线和无线接入网技术并存的格局,顺利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固定电话网交换容量达到3.4万门,移动基站达92处,固定电话总数达到3.37万部,移动电话达到9.77万部,宽带用户达0.71万户。有线电视网络8个,有线电视覆盖10乡镇57个村,用户达1.12万户,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297个自然村。——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快。以建设山水园林县城为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繁荣、高水平管理”的“四高”要求,全面加快城南新区开发和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先后新建城市主干道14条,改造老城区道路14条,凤凰广场、龙岗园林、月河人工湖等市政工程相继建成,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强势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同时,先后强力推进涧池、漩涡等6个重点集镇、46个新农村示范村、6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使重点村达到“五改”(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路)、“四化”(道路硬化、造林绿化、村庄亮化、整体美化)、“四通”(村村通公路、户户通自来水、通电话、通电视)、“六进村”(方针政策进村、法律法规进村、科技知识进村、先进文化进村、市场信息进村、文明习惯进村)标准,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4-——社会事业发展迈出新步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4.8万中小学生享受“两免一补”、“蛋奶工程”等优惠政策,汉阴中学迁建顺利推进,职教中心、实验小学建成投用,15所灾后恢复重建学校按期完工,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有序进行,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成功举办五届油菜花节,9个乡镇文化服务站、4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和82个农家书屋建成投用,公共文化服务健康发展。县中医院、18所乡镇卫生院、179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10个村级预防接种点全面建成使用。全县23.4万人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保障,1.74万人享受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搬迁移民1.86万人,3.57万人实现脱贫。3.1万城乡居民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2386户“五保户”得到集中供养,1142户城镇住房困难群众享受了保障性住房政策,群众“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低生育水平不断巩固,平均人口出生率、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为8.03‰和2.18‰,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公共卫生体系和综合减灾应急处理机制逐步健全,有力战胜了“5·12”地震灾害及“7·18”特大暴雨灾害,社会保持安定和谐,2009年被授予“省级平安县”。双拥工作成效显著,成功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慈善、残疾人等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被授予“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改革大步迈进。财税、金融、投融资改革有序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流转土地3.6万亩,流转水面5000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权林地107万亩,签订或完善林地承包合同4.6万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有力推动了法治、服务、高效、廉洁政府建设。招商引资实现质的飞跃,累计到位资金18.9亿元,-5-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6个,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纵观“十一五”,是汉阴历史上投资强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突破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实现“十二五”由突破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从大环境看,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将持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步伐加快,为汉阴改善基础设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西康高速、川陕界高速、十天高速、西康铁路二线、阳安铁路复线相继建设,汉阴与关中、成渝、江汉等经济圈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大中城市对汉阴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将更加强劲,我县绝对值年均增长(%)2010年年均增长(%)一、全县生产总值(亿元)11.212311%以上28.4513.4其中:第一产业(亿元)4.276.38.358.2 第二产业(亿元)2.575.710.1518.5 第三产业(亿元)4.369.19.9414.8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99.851522.3235.4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236629007.7804627.7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3.305.815.27.9519.1五、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83926007405317.1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6593880061459017.2七、人口自然增长率(‰)0.59≤3.04.12八、城镇登记失业率(%)3.4≤3.33.5注: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为当年价格,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汉阴县“十一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2005年规划目标实现情况-6-面临着接受“三大经济圈”辐射、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从自身看,汉阴地处“一体两翼”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经过多年努力,汉阴的发展思路更为明晰,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支撑发展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开放开发步伐加快,谋发展、增收入、促和谐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景,为汉阴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当前,汉阴的发展基础已优于历史任何一个时期,完全有条件、有潜力由率先突破发展向跨越发展迈进。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汉阴经济欠发达的县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足仍然是最为突出的矛盾。经济总量少、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居民收入低;资金、人才、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突出等问题亟待解决。城乡统筹发展压力较大,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繁重。全县上下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适应发展新要求,顺应群众新期盼,以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魄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奋力谱写富民强县的新篇章。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原则“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构建“绿色产业、特色园区、宜居城镇、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民生保障”六大支撑体系,打造“新型建材、富硒食品、园林县城、三沈文化、油菜花节”五张名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跟进全省步伐,统筹城乡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汉阴。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中要遵循以下原则:-7-——必须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切实做到从汉阴基本县情出发,遵循发展基本规律,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方法统筹处理各种关系,推动汉阴经济社会实现发展的跨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全县30多万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必须坚持第一要务、产业兴县。切实做到以加快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建设,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立足汉阴资源优势,加快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培育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后续发展及政治、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经济基础。——必须坚持生态立县、循环发展。切实把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广泛采用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方式、发展方式、建设方式,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城镇承载。按照县城、集镇、新农村“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壮大城镇经济,完善城镇功能,逐步转移和妥善安置农村人口,满足城乡人民享受城市文明和现代物质、精神生活的需求,带动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项目带动。切实做到用开放的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不懈大抓招商引资,以项目带动聚集生产要素、促进投资增长、转变政府职能,以推动项目建设来推进重点工作落实。(二)奋斗目标“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65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年均增长24%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42∶40;全社-8-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30亿元,年均增长2
本文标题:汉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