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颅神经的MRI与CT研究MRIandCTofcranialnerves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柳澄第一部分常规MR与CT对嗅神经和视神经的观察与评价嗅球及嗅束嗅球及嗅束视神经及交叉视神经及交叉视交叉视神经走行视神经走行视神经胶质瘤视交叉胶质瘤视神经脑膜瘤脑膜瘤脑膜瘤脑膜瘤骨化纤维瘤眶壁骨炎视神经管骨折视神经炎第二部分MRI和CT新技术对颅神经的评价一、常规MR扫描的局限性limitationofconventionalMRI1、颅神经纤细,难以利用扫描角度的调整来全程显示颅神经在脑池段的走行。2、颅神经与邻近血管的交叉角度多变,常规三个切面难以确切显示两者的解剖关系。3、脑脊液搏动伪影影响纤细神经的显示。二、3D-CISS序列的优势advantagesof3D-CISSsequensce1、很好的抑制了脑脊液搏动伪影,有利于走行在脑池的颅神经的显示。2、亚毫米层厚,采集容积数据,不仅提高了空间分辨力,而且实现了各向同性扫描,为图像后处理打下基础。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三、MPR技术的应用applicationofMPRtechnique1、各向同性扫描为MPR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2、MPR技术弥补了扫描角度难以事先准确划定的不足。3、MPR技术的应用可以显示那些特定角度的切面。4、MPR技术可以大大节约扫描时间。MPR技术的应用可以显示那些特定角度的切面MPR技术弥补了扫描角度难以事先准确划定的不足四、颅神经的MR和CT评价1、动眼神经oculomotornerve常规扫描显示动眼神经的不足先以横断扫描为基础进行斜矢状重组29B29B以矢状重组为基础再进行斜横断重组196例被检查者中有182例斜横断面重组能够同时完整显示两侧196例双侧动眼神经的脑池段矢状面重建392侧全部显示动眼神经脑池内段长度个体差异很明显动眼神经脑池段的长度个体差异很明显2122夹角40°夹角50°夹角75°夹角87°动眼神经之间的夹角大小个体差异很明显动眼神经与邻近动脉的关系在矢状切面上,动眼神经的上方垂直走行着大脑后动脉。下方垂直走行着小脑上动脉。PCASCAA.与大脑后动脉PCA的解剖关系212大脑后动脉的位置差异1中间近端远端2527在无临床症状的392侧动眼神经中,210侧(53.6%)的大脑后动脉与动眼神经之间无间隙,紧贴神经表面或稍微压迫神经。大脑后动脉的位置差异27侧(1.7%)可见PCA压迫动眼神经成一压迹175侧(44.6%)PCA与神经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距离最大者达7mm。B.与小脑上动脉SCA的解剖关系多数(236侧,60.2%)紧贴动眼神经下表面2222其中5例可见小脑上动脉压迫神经,向上形成明显的压迹155侧(39.1%)与神经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最大6mm有1例SCA与PCA一起从动眼神经上方越过血管对动眼神经的影响PoCAPoCA血管对动眼神经的影响2、滑车神经trochlearnerve滑车神经是上斜肌的运动神经起于中脑背面下丘下方,绕大脑脚外侧前行,经过环池,紧贴或隐藏在小脑幕的游离缘进入海绵窦的后外侧角,然后经眶上裂入眶。常规扫描显示滑车神经的不足脑膜瘤对滑车神经的压迫脑膜瘤脑膜瘤-2脑膜瘤-23D-CESS的优势TRACOR3重组图像的技巧第一步:显示滑车神经脑池段的长轴第二步:调整双侧对称30例(60条)双侧在一个平面上显示7例(14条)双侧不在一个平面上69(93.2%)条显示滑车神经与小脑幕的关系5(6.8%)条无法追踪出关系.滑车神经走行的不同类型1、同时向前外两个方向行向小脑幕游离缘41/69(59.4%)条2、先向侧方行向小脑幕的游离缘,然后向前走在小脑幕的下面28/69(40.6%)条41/69(59.4%)条滑车神经同时向前外两个方向行向小脑幕游离缘28/69(40.6%)条滑车神经先向侧方行向小脑幕的游离缘,然后向前走在小脑幕的下面3、三叉神经解剖三叉神经核(桥脑)脑池段(CAP池)三叉神经节(半月节,Meckel腔)I支眼支II支上颌支III支下颌支常规MRI的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干三叉神经半月节T2WI半月节的表现(脑脊液信号)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三叉神经瘤(半月节)三叉神经瘤(半月节)三叉神经瘤(半月节)健侧患侧增大的半月节三叉神经瘤(半月节)11细微解剖:多方位显示(MPR技术的应用)三叉神经横断切面标本及MR不同角度的横断切面单纯三叉神经干三叉神经干与半月结1、三叉神经根束在进入Meckel腔之前聚拢成束状;2、三叉神经根束在进入Meckel腔之前呈分离状。三叉神经干的横断面细微解剖差异三叉神经(矢状切面)三叉神经干(矢状位)三叉神经半月节(Meckel腔)诠释:为什么T2WI上,半月节仅仅显示为脑脊液信号,实际上是Meckel腔的信号为主。Meckel腔是脑脊液包裹的腔隙,走着三条神经分支,在这里交换神经元,所以称半月节。并不存在“圆形或椭圆形的实性神经节”冠状位的半月节(Meckel腔)三叉神经半月节(Meckel腔)血管对三叉神经干的压迫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干左侧可见细小血管穿过三叉神经干肿瘤对三叉神经的压迫和包绕神经纤维瘤病双侧三叉神经干、右侧內听道神经纤维瘤4、展神经abducentnerve展神经根部纤维源于第四脑室底部下面脑桥内的神经核,此神经核和围绕它的面神经核形成面神经丘。展神经起于桥脑延髓沟中线附近。常规扫描难以显示3D-CISS也难以显示全程以横断面为基础的矢状位重组以矢状面为基础的横断位重组TRASAGCOR后处理技术使展神经在横断位和矢状位上均有极高的显示率展神经在横断位以97%(110)的几率显示展神经在矢状位以97%(110)的几率显示14在冠状位以95%(108)的几率显示66展神经短轴在冠状位呈点状显示MR显示展神经与Dorello管的关系硬膜层之间的空间为岩部斜坡静脉汇合点(PVC);PVC被岩部蝶骨韧带分成两部分;下面的部分为Dorello管,展神经从此进入岩骨斜坡段展神经与Dorello管(斜矢状位)展神经与Dorello管(斜横断位)展神经与小脑前下动脉AICA的关系1414242495/110条(86.4%)小脑前下动脉(AICA)在展神经脑池段显示。展神经与小脑前下动脉的位置关系1、小脑前下动脉(AICA)在展神经下方穿过63.1%(60/95)2、小脑前下动脉(AICA)在展神经上方穿过31.6%(30/95)3、由于与血管接触密切而不能区分位置关系5.3%(5/95)63.1%(60/95)小脑前下动脉(AICA)在展神经下方穿过,31.6%(30/95)小脑前下动脉AICA在展神经上方穿过5条神经由于与血管接触密切,不能区分位置关系矢状位MPR有利于分析展神经与AICA的毗邻关系71/95侧(74.7%)小脑前下动脉AICA与展神经紧密接触24/95侧(25.3%)小脑前下动脉AICA与展神经没有接触BA对展神经的压迫BA对展神经的压迫肿瘤对展神经的压迫面神经核(桥脑下部)脑池段(桥小脑角池)管内段(内耳道)岩内段膝状神经节(a)鼓室段(水平段)(b)乳突段(垂直段)(c)5、面神经解剖面神经与位听神经面神经及位听神经均起自桥脑与延髓交界的外侧。横断切面上,面神经在前方;冠状切面上面神经在上方。面听神经MR的限度与CT的优势面神经管面神经管横断扫描无法显示面神经管下壁外伤患侧面神经管水平段下壁骨折面神经瘤最佳角度观察病变6、位听神经(前庭耳蜗神经)耳蜗神经前庭上神经前庭下神经前庭耳蜗神经的微细解剖前庭耳蜗神经自脑干发出,以一根较粗大神经进入内耳道,在CPA内难以区分前庭神经和蜗神经。在内听道的内侧段处,分出前庭神经和蜗神经。蜗神经前行走向耳蜗底部,耳蜗神经前庭神经在距内听道底约1-2mm处分出前庭神经上下支,分别走向前庭上部的椭圆囊、前外半规管和前庭下部的球囊、后半规管。横断图像难以分辨前庭上下神经,斜矢状位的MPR图像可以清晰显示前庭上N前庭下N面神经蜗神经AP斜矢状位显示四条神经排列前庭上N前庭下N面神经蜗神经APMPR图像蜗神经萎缩变细感音性耳聋正常对照听神经瘤听神经瘤听神经鞘瘤平扫强化CPA池增宽与小脑病变鉴别听神经瘤听神经瘤MRI听神经瘤MRI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微小听神经瘤微小听神经瘤微小听神经瘤右侧面神经受侵(绿箭头),左侧未受累双侧听神经瘤瘤体包绕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右侧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右侧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动脉血管粘连,呈束状走行(红箭头)。右侧缓慢渐进性面神经麻痹椎动脉迂曲压迫左侧面、听神经血管压迫左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被血管向前牵拉,与前庭蜗神经距离增宽(红箭头)血管牵拉(推移)小结磁共振的新扫描序列使观察活体颅神经有重大进展;不足是没有脑脊液的地方,尚缺乏有效的序列。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使观察颅神经周围的骨结构有了重大进展;软组织分辨力不高是其限制。
本文标题:颅神经断层解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1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