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沛县煤炭矿区复垦条例
沛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专题作者:来源:矿管股日期:2009-10-12被阅读3906次开展《沛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对完成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下达和布置的“规划”任务,落实省、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合理和有效的利用沛县矿产资源和保护矿山(区)生态环境以及实现沛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做好《沛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考虑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在沛县社会经济中极其重要的地位,落实和深化“沛县煤电冶路综合经济区”的建设,以及进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建立生态矿区,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确定和进行了《大屯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沛县煤矿塌陷地复垦规划》和《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矿矿井水处理工程》专题,分为三章论述。第一章大屯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节矿区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特征大屯矿区位于徐州市西北60-120公里的沛县和丰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17度,北纬34-35度。西部和北部与山东接壤,东至昭阳湖和微山湖,南邻丰沛断层。矿区内河网密布,属淮河流域泗水水系中的南四湖水系。除京杭大运河穿区而过外,还有姚楼河、大沙河、杨屯河、沿河、鹿口河、顺堤河、苏北堤河、徐沛运河、龙口河等9条骨干河流,目前以众多的桥、涵、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地下水主要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岩类岩溶水,分布面积大,水资源较为丰富。矿区位居中纬度地区,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既受东南季风影响,又受西北季风控制,资源丰富,光、热、水配合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有利于农林牧渔的综合发展。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8.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2307.9小时,年均降雨量766厘米,无霜期200天。矿区土壤是以黄泛冲击物为母质发育而成的,主要分为飞泡沙土、沙土、两合土、淤土四大类,其中两合土为本区冲击平原的主要土类。矿区交通便利,徐沛铁路纵贯南北,与欧亚大陆桥、京九、京沪、京广铁路接轨。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北通京津、南达沪杭,纵贯五大水系。公路四通八达,自然形成连接鲁南、鲁西南、豫东、皖北和苏北的交通枢纽。矿区是我省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矿业已成为沛县的地域优势和支柱产业,矿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沛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初步形成了多极化的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矿区现拥有上海大屯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徐州矿务集团和江苏天能集团的共8对生产矿井。煤炭矿业优势带动了热电、机械、建筑、燃气、化工、运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建成和拥有沛县坑口环保热电厂、大屯热电厂、沛县水泥厂等一批骨干企业,目前,沛县电解铝厂、龙固坑口环保热电厂正在建设中。矿区以江苏能源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加快发展能源利用产业,全力打造“一体两翼”经济架构的主体(能源)经济板块。重点发展煤发电、煤电铝、煤电铜、煤电钢、煤化工及其延伸加工产业,培育四大产业链。第二节矿区煤炭开采一、煤炭资源赋存情况埋藏深-1500以上的含煤面积约为689平方公里。大屯矿区含煤地层主要由上石炭统太原组(C3t)及下二叠统山西组(P1sh)组成,煤系地层厚度一般在208-323米,含煤14-18层,可采煤层4-5层,可采煤层总厚度约6.25-12.7米。主要可采煤层编号分别是:山西组7号、8号煤层,太原组17号、21号煤层。7号煤属中厚至厚煤层,全区发育稳定。8号煤属中厚煤层,为一局部可采的稳定-较稳定煤层。17号煤平均1.1米,21号煤平均1.5米左右,全矿区分布较稳定。山西组煤层煤质一般为中灰、低硫、低磷的气煤、气肥煤,局部有1/3焦煤,可用于配焦、动力及民用;太原组煤层煤质一般为中灰、高硫、低磷的气肥煤,可作为动力用煤。二、开发条件大屯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储量丰富,资源可靠。2001年底,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为25.07亿吨,占全市的66%。预测资源总量为25.05亿吨。(2)煤层赋存稳定,开采技术条件简单。(3)煤质优良,用途广泛。(4)地理位置优越,大屯煤电公司有专营铁路,交通运输方便。(5)“三下”压煤严重,压煤量(基础储量)约10亿吨。(6)岩瓦斯等级为一、二级,有煤尘爆炸危险和自燃发火的倾向。地温增温率2.11-3.43℃/100米,属正常偏高地区,个别为高温异常区。太原组煤层顶板灰岩中洞穴发育,易突水。(7)开采使土地塌陷和地下水外排等,土地和水资源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图1-1大屯矿区井田分布图三、矿区规模、开拓方式及煤质大屯矿区共8对生产矿井,矿区设计生产规模891万吨/年,其中大型矿山4家,中型矿山3家,小型矿山1家。大中小型矿山的比例高于全省。大屯矿区井田分布见图1-1。各矿井部分参数见表1-1。表1-1各矿井部分参数序号煤矿名称基础储量(万吨)矿山规模生产规模回采率1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姚桥煤矿44942大型30077.32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徐庄煤矿25355中型9075.63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孔庄煤矿16142大型10574.44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东煤矿9345中型9077.55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三河尖煤矿24096大型12084.76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张双楼煤矿24940大型12093.97徐州市沛县沛城煤矿2811小型21808徐州市龙固煤矿4198中型45采用竖井上、下山,采煤方法主要有综采、综采放顶煤、轻型放顶煤和炮采进行走向长壁垮落法回采,选矿方法是跳汰+手选。主采煤层为7、8煤层,采深-500米以浅,煤层倾角为10-25度。原煤含矸1.5%左右,灰份15-25%,发热量5200-6000卡/克以上,煤质牌号均一般为气煤、1/3焦煤。四、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1)煤炭回采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煤炭洗选率95%以上,选矿回收率约为74%。(2)矿井水处理技术和整套设备、煤矸石综合利用、煤炭地下气化、矿山安全以及三位地震勘查等都处于全国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3)发现或开发了矿产资源的一些新用途或新产品或新技术等,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或利用价值或利用方式等。如煤矸石肥料、洗选矸发电等。(4)拥有大屯煤电和徐州矿务两大矿业集团公司的矿山企业,其煤炭回采率、洗选率、采煤机械化程度等属国内上等(或先进)水平。(5)大屯煤电公司96年以来未发生一起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的死亡事故都是意外事故。2000年百万吨死亡率为0.15。(6)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依靠科学和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了煤炭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第三节矿区煤炭开采的社会经济作用及对矿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煤炭开采的社会经济作用(1)煤炭产业是沛县主要工业;(2)煤炭生产带动和保障了大屯电力等相关产业的优势;(3)煤炭系统的收入拉动了大屯地方消费;(4)煤炭行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行业;(5)推动了沛县工业化和沛县城市及大屯城镇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6)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7)形成了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文卫与专业职能队伍;(8)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二、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屯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屯矿区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矿区煤炭采选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对土地、水、植被和建筑物(建构物)等的破坏或污染,尤其突出的是对土地的影响。(一)土地和土壤破坏1、主要形式矿区煤炭开采对本区土地和土壤破坏的主要形式为:(1)地表塌陷。(2)地面积水。(3)塌陷区土壤盐渍化。(4)矿区地裂缝发育。(5)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压占土地。(6)土地生态系统发生变化。2、特点矿区煤炭开采对本区土地和土壤破坏的主要特点为:(1)沉陷速度较快。(2)沉陷幅度大,且不均匀。(3)万吨塌陷率高(平均约为3.9亩),土地的沉陷范围大。(4)煤层的重复采动,使地表连续发生塌陷。(5)耕地破坏面积广。(6)万吨积水率高(平均约1.50亩),积水面积大。(7)矿区内村庄密集、人口密度大,几乎每个采面都存在村庄搬迁问题。村庄搬迁还需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占用的土地主要为耕地。(8)塌陷区盐渍化趋势加重和土壤加速腐蚀使土壤退化。3、影响现状截至2000年沛县采煤塌陷地总面积已达23834亩,其中:沉陷小于1米的为5242.5亩,沉陷1-1.5米的为16435.5亩,沉陷大于1.5米的为2156亩。塌陷地涉及6个乡镇32个行政村,涉及人口6.11万人,涉及人均耕地0.73亩/人,造成2970人失业。迁移村庄21个,迁移人口26682人,损毁农田2.6万亩。对丧失土地的农民而言,不仅是经济和生态问题,而且是生存和社会安定的问题。4、影响预测依万吨塌陷率3.9亩和积水率1.50亩与每年890万吨的生产能力计算,每年新增塌陷地约3470亩,其中新增积水为1380亩。(二)水污染和破坏大屯矿区煤矿开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水污染和破坏。主要表现为:(1)地下水平衡被打破;(2)地面水系遭破坏;(3)地下地表水被污染等。8对矿井污废水总排放量约1023万立方米/年,其中矿井排水约980万立方米/年。(三)大气污染大屯矿区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其主要污染源有矿井工业广场地和辅助企业区供热锅炉、矿区热电厂的排烟和矿井排出的乏气、煤堆的风蚀扬尘。(四)植被破坏大屯矿区煤矿开采,破坏了原有植被种类、结构及分布。(五)建筑物(建构物)破坏地基稳定性降低,地上建筑物和构筑物破坏。(六)生态系统变化由于开采塌陷,本区水域面积增大,将使该区空气湿度增加,气温差变小,生态系统由陆生农业生态系统变为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农业生态系统的复合生态系统。部分农民失去耕地,由农业生产变为水产养殖。二、破坏特征(一)量大面广含煤面积大和万吨塌陷率高,采煤导致的土地沉降或塌陷量大面广。(二)长期性矿区煤炭开采将持续60年以上,在这期面对矿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着长期的作用和影响。(三)不断加剧性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四)复杂性原矿区生态环境系统是社会、自然及历史的综合作用结果和客观反映,具体非线形的动态平衡性、自组织性及有序性。煤炭的开采,将打破这种平衡,对矿区生态环境系统不仅产生明显的和快速的影响,而且更主要的将产生长期的和隐匿性的影响。不仅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且对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五)严重性和迫切性采煤已生产比较严重的社会生态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会变得更加严重。解决矿区社会生态问题已具有迫切性。(六)可预见性由于煤炭开采的计划性及其影响的规律性,使人们对煤炭开采所引起的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预防和治理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第四节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性矿区发展模式是自然选择与社会选择的综合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自然选择是自然条件对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适应性,是发展的本底和丽质;社会选择是社会运行机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与促进作用。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评价是对影响矿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的客观和定量的描述,是对发展本底的度量。一、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影响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构成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一)区域自然地理因素(1)矿区区位优势;(2)地貌;(3)纬度条件;(4)海拔高程;(5)气候因素;(6)光照条件等。(二)资源因素(1)矿产资源;(2)土地资源;(3)水资源;(4)生物资源等。(三)区域社会经济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区域人力资源;(3)区域技术资源;(4)区域软环境等。二、潜力类别针对以上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将矿区发展潜力分为三类。即: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可持续发展潜力一般及无可持续发展潜力。1、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处于地域区位优越、地处平原、资源条件相对比较好、人口密度高、单位面积GDP产出强度大、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先进等地区的矿区,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区域。2、无可持续发展潜力处于区位条件差、地处山区、资源条件相对比较差、人口密度低、单位面积GDP产出小、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等地区的矿区,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
本文标题:沛县煤炭矿区复垦条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