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药用昆虫“资源昆虫”课程●什么是药用昆虫?药用昆虫指身体的全部或局部或其衍生物、分泌物、病理产物等可以入药的昆虫,它们所产生的药物统称为昆虫类中药。●药用昆虫的利用史人类利用昆虫作为人药已有很久的历史。我国对昆虫类药物的利用和养殖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养殖蜜蜂的记载。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有桑螵蛸、土鳖虫、蝼蛄等九种昆虫入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本草》明文规定收藏的药用昆虫有蜂子、桑螵蛸、露蜂房、蚱蝉、白僵蚕、土鳖虫、蜻蜓等。药物巨著——《本草纲目》分卵生类、化生类和湿生类收录了药用昆虫60余种。而《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两书共记载了88种。目前入药的昆虫有蜚蠊目、螳螂目、同翅目等13个目300种左右。●我国药用昆虫的种类我国昆虫资源相当丰富,已知具有药用价值种类约占世界昆虫总数的10%。但迄今为止,人们加以利用的只有40余种,如:冬虫夏草、地鳖虫、蝉蜕、斑蝥、蜣螂、蜜蜂、九香虫、僵蚕、螳螂等。不少昆虫如冬虫夏草、白僵蚕等因疗效确切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医中药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许多专家学者对药用昆虫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会同全国九省、二市各单位共同编写的《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了桑螵蛸等40种昆虫及其附产物。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昆虫及其产品药有10种,另有5种参与20种中成药的配方。在《中国药用动物志》中共记述了143种。蒋三俊编著的《中国药用昆虫集成》收集昆虫249种。虫茶化香夜蛾斑蝥,芫菁科龙虱在我国用蜂毒治疗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活蜂蜇刺治疗风湿类疾病这一做法,早已为国内外所共识,目前国内利用活蜂蜇刺和蜂针疗法为主的蜂疗医院多达20多处。●药用昆虫的功效目前国内外对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研究,已经开始注意从植物药源转向动物药源,尤其对一些疑难病症的药物研究更是如此,药用昆虫在这一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关药用昆虫药效药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下面着重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药用昆虫的作用功效。※药用昆虫的作用中医认为,昆虫类中药多具有祛风通络、熄风止痉、补肾益精等功效,用于肝阳上亢、肾虚阳痿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药用昆虫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惊厥、增强免疫、镇静、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蜂毒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根据临床药理,药用昆虫在治疗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抗菌、抗炎、抗病毒、抗寄生作用:如蚂蚁的醇提物用于风湿;蜣螂提取物及其免疫蛋白、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具有抗病毒的昆虫药物较少,只有部分药用昆虫如蜂房、抗肿瘤作用:是药用昆虫研究的热点之一。如僵蚕的醇提物能抑制人体肝癌细胞的繁殖;柞蚕抗菌肽对肿瘤有杀伤作用;虫草对多种实验性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斑蝥素可诱导多种与癌症发生有关的细胞的凋亡,用于肝癌等多种癌症和原发性癌的治疗。免疫调节作用:蚂蚁具有广谱免疫增效作用,能延缓衰老,增强性机能,其制剂蚁王丹能明显提高小鼠巨噬细胞指数及活性;虫草和虫草菌丝具有非特异性刺激免疫反应、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能够提高机体抗癌力;蚕蛾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混乱疾病。抗溃疡作用:蜂蜜及蜂乳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溃疡的愈合,临床上常用蜂蜜、蜂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抗过敏作用:蜂毒临床上用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凝血、抗凝血作用:有些昆虫产物能够促进血液凝固,如虻虫粗提蛋白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临床上用于脑血栓、脑溢血、脑动脉硬化。性激素样作用:山蚁精可增加大鼠精囊及睾丸重量,蚁神护宝液及玄驹口服液可增强大鼠的交配能力。虫草及虫草菌临床上用于性功能低下的治疗。维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在临床上,蚂蚁具有增强心脏功能,还可以防止动脉硬化。蜂毒中的磷脂酶A2具有降压作用。土鳖虫的总生物碱对动物心脏缺氧有保护作用,虫草中含有的腺苷具有舒张血管、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氧、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等。解痉平喘、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蜂毒中的蜂毒肽、蜂毒明肽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蚂蚁中含有的蚁醛、蚁酸亦具有镇痛作用。昆虫几丁质: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血栓活性,在医学上用于止血及置备手术缝合线、药物赋形剂等。需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起作用的昆虫体内的药用成分,主要是昆虫抗菌肽、蛋白质和酶类、生物碱类、甾类、脂肪族类、芳香族类、糖及苷类等。●药用昆虫在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药用资源昆虫的调查:昆虫分类学家;已有的史料记载;根据市场上销售的药用昆虫的状况;参考已有的资料,进行采集、测定、分析;根据已经明确用途的药用昆虫记载,调查同源或相似种的分布,然后在实践或主要成分指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确定是否是药用昆虫。药用成分明朗化:目前我国药用昆虫有效成分的研究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对昆虫的活性成分研究不多,仅仅局限于斑蝥、虫草等少数几种昆虫中药;另一方面对昆虫的利用少。目前大多研究还是停留在药效水平,关于昆虫药理方面的研究还是太少。加强临床应用的研究对于一些已经对有效成分比较了解的药用昆虫,可以加强临床应用的研究,提取有效成分制成中成药,有助于中国的药用昆虫走向世界。如:五倍子富含可溶性生物单宁,提炼后的单宁酸及再加工产品倍酸和焦倍酸在多种行业上用途非常广泛。●药用昆虫研究发展前景展望养殖问题:如斑蝥,我国已经提取出斑蝥素钠作为抗癌药物,并且在此基础上首先研制成功了用于临床的抗癌药物-去甲斑蝥素,但如果要推广规模养殖,技术还不成熟。成功的药用昆虫养殖技术方法应该简单,具有大众性,便于操作。目前较成熟的养殖是土鳖虫、蜜蜂、黑蚂蚁、家蝇。另外有报道的有独角仙、屎壳螂、冬虫夏草、洋虫等。但真正很成熟、能够推广的技术还很少。加强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的研究:临床应用的研究:对于一些已经对有效成分比较了解的药用昆虫,可以加强临床应用的研究,提取有效成分制成中成药,有助于中国的药用昆虫走向世界。重视目前尚未发现有药用价值的昆虫:●几种药昆虫介绍※地鳖虫地鳖虫的分类地位地鳖虫又称土鳖虫、地乌龟、簸箕虫等,蜚蠊目。入药的地鳖虫主要有三种:蜚蠊科(Cordiidae):中华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冀地鳖PolyphagaplancyiBolivar姬蠊科(Phyllodromiidae)金边地鳖(东方后片蠊)OpisthoplatiaorientalisBuron。其中以中华(真)地鳖为主。地鳖虫的药用价值地鳖虫以干燥雌成虫全体入药。中华地鳖为我国广布种;冀地鳖主产于河北、河南、甘肃、青海、湖南等省;金边地鳖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区。现代研究表明,土鳖虫含土鳖虫总生物碱,以及至少含17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所含脂肪酸为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此外还含多种挥发油。药理研究表明,中药用地鳖虫有活血化痰、消肿止痛,续筋接骨功能。总生物碱具降压功效,还对心脏缺氧有保护作用,能使心脏缺血得以纠正。临床应用于治疗冠心病、老年性膝关节炎、腰痛、及治疗重症肝炎;地鳖虫配以其他中药还可治疗局部血肿、慢性溃疡等。中华地鳖虫形态特征雌成虫:体卵圆形扁平。体长30-35mm,宽约20mm。胸腹部背板微隆起,紫黑色稍有光泽。头部隐于前胸腹面。复眼发达呈肾形环绕于触角基部。前胸背板似三角形,密被细短毛,中央有规则的细小花纹。翅退化。前足胫节末端具多数刺,有一刺单独位于下缘中部。腹部9节,第八九节缩入第七节内。腹末有尾须1对。雄成虫:体淡褐色,无光泽,略小于雌虫。前胸背板较扁平,前缘中部稍突出,颜色较其他部分深,仅前缘处具黄色镶边。具2对翅。腹未有尾须及腹刺各1对。若虫:初孵若虫乳白色,行动敏捷,随龄期增长,颜色变深。老龄若虫紫黑色,似雌成虫。卵鞘:棕褐色,似豆荚状。10mm×15mm,卵鞘一侧较薄,呈锯齿状。每个卵鞘内有卵几粒至20余粒不等,一般为10余粒,双行交错排列。中华地鳖虫生物学特性在江苏扬州自然温度下,各虫态历期如下:卵70d左右。雄若虫9龄,约300d左右;雌若虫11龄,约390-420d;成虫寿命为雄虫7-30d,雌虫2-3d;完成一代约需2-4年。各虫态均可休眠越冬。11月下旬至翌年4月为休眠期;1头雄虫可与6-7头雌虫交尾,雌虫交尾一次可终生产卵;5-11月均可产卵,以6-10月为交尾旺季。成虫产的卵块不立即脱离母体,而是有明显的“拖卵期”。卵块排出后,外层分泌物硬化成保护鞘。每头雌虫可产10-20个卵鞘,最多可产30个卵鞘。中华地鳖虫生境条件地鳖虫喜阴湿和有机质丰富的环境;喜温暖、伯寒冷和炎热,畏光;室外多栖息于枯枝落叶下的松土、草堆、石缝中;室内在伙房、酱油坊、油坊的墙边地角或缸底,各种糠堆、麸饼底下及柴草堆碎屑下栖息。白天入土潜伏,夜晚出来活动和觅食、交尾。对温度的要求:15-35℃;28-30℃为最适温度;低于0℃和超过38℃则死亡;8℃下停止活动进入休眠;对湿度要求:RH50%-80%可正常生活,70-75%最适宜。土壤含水量20%为宜,过干、过湿均不利于地鳖虫生长活动;成虫潜土深度在15cm以内,一般为6-9cm。地鳖虫食性较杂,可取食淀粉类(米饭、麸皮、糠、豆饼),果菜类(瓜皮、瓜花、叶菜等),肉类(杂肉、蚌类)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饲料缺乏,种群密度高时可互相残食。中华地鳖虫人工养殖技术要点虫种准备:饲养方式:根据饲养规模大小及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饲养方式和修建饲养设施。一般可采用饲养缸、饲养坑、多层饲养台等方式进行饲养。饲养土:饲料: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中华地鳖虫采收野生和家养的地鳖虫采收期有所不同。野生的在活动频繁的季节6-9月间采收。家养的由于在人为控制条件下,采收方便;因此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因为此时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及产卵旺季已过而越冬期尚未来临,这时采收既经济合算又不致于因休眠翻动窝泥而使虫体受损伤。采收要选择晴天进行,阴雨天不宜采收,否则不易晾干而造成霉烂。采收对象为雌成虫、产卵一年后的老母虫及8龄雄若虫,雄虫如长出翅后即不能入药。因此为提高产量,雄虫除适当留种外其余全部采收入药。高龄雌雄若虫可根据中、后胸背板的弧角形状而区别。雌若虫的中后胸背板弧角约70°,雄若虫为40°。中华地鳖虫加工采收的地鳖虫要即时加工。加工时先用沸水烫死,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在阳光下曝晒2-3d至干燥。如通阴天,则用文火烘干,但要注意控制火候,50℃较适合,要经常翻动,不能烘焦,以免影响药效。地鳖虫鲜虫折干率一般为40%左右。商品地鳖虫以背部有光泽,虫体饱满,断面实心呈黄白色,整齐不碎者为佳。※冬虫夏草概念虫草是有真菌寄生昆虫等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产物,我国已发现的虫草有58中,但其中临床应用价值最大的是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地带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sienesis(Berkeley)Saccardo寄生于蝠蛾属Hepialus幼虫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利用史药用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记载见清朝汪昂的《本草备要》(1694)。我国把冬虫夏草作为药材出口到国外的历史比文字记载的更悠久。明代中叶1400—1465年间就从浙江传到日本,并在贵族中广泛食用。1723年由欧洲的传教士尚加特利茨库把从中国西北采到的冬虫夏草带到法国,由Reaumur在法国科学院的学士大会作了介绍,并登在会议纪要上。1943年,Berkeley鉴定了中国的冬虫夏草,正式定名为:中国虫草Sphaerisienesis;1878年由Saccardo归为虫草属Cordyceps,从此,冬虫夏草的研究在国外引起重视,中国虫草也开始驰名于世。药用价值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其主治和功能十分广泛:在临床上
本文标题:药用昆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1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