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培养尊重差异的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理念。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4.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突出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关于中国年俗的资料。■教学策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引入新课,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数据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小组的合作,可以更及时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从学生身边的传统节日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春节是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你知道我国各地都有什么样的春节习俗吗?学生回答。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寒假开学的第一节课,寒假中学生度过了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感触较多,从这一话题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体现地理就在身边的理念。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播放视频《中国年俗》。学生:通过视频再次感受我国春节的氛围及地区的差异。讲授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承转:中国年俗精彩纷呈,不同的区域差别很大,那么其他方面还有没有差异?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这方面的知识在上学期的地理学习中就已经接触过,学生回答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知识的再现,对现在所学知识的再理解和系统。这一环节很有必要。教师:正像同学们所说的,我国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作一次穿越我国之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会感受到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2013年下半年很火的节目《爸爸去哪儿》就是一次很好的展现。教师多媒体展示:《爸爸去哪儿》的图片。学生感受显著的地理差异。设计意图: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深受学生的喜爱,再有《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点很有特色,而且差异明显,在这里设计这样的环节,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地点很有特色,但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回答: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教师总结转折: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学生:小组代表班内展示。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熟悉的,以小组为单位读图、讨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教师: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教师多媒体展示:典型景观的植被图片。学生: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设计意图:气温、降水变化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自然景观对比更直观,学生也更容易理解,知识更容易掌握。承转: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你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的分布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刚上课的时候我们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图5.2和阅读材料,感受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设计意图:课堂上要动静相结合,静下心来阅读,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再次理解。总结转折: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学生回答。教师: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请同学们对比图5.3和图5.4,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该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班内展示。教师多媒体展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学生小组讨论,班内展示。设计意图:“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内容很多,知识点较为琐碎,利用小组的交流,可以将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教师:“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既然存在差异,自然就会划分出一个个的区域,请你回忆上学期学习过的区域划分,列出来说一说!学生回答: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区等。承转: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请同学们阅读图5.5,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和范围,并且结合活动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要求: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代表在班内展示。教师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学生按要求完成,交流展示。设计意图:这里属于旧知识穿新衣服的问题,学生能够很快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要充分读图,结合已有知识,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课堂总结: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显著,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学生谈收获。《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设计理念: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分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高寒对青藏地区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影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充分讨论,经教师适当点拨,力求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解决。通过四大区域的复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区域差异,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或者影响性,培养学生哲学思维。本节的教学还对学生今后学习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教材分析:区域差异是自然环境的一大特点,区域划分是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上来划分地理区域的,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也是在区域层面上划分最大的区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以及依据,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能够简单的阐述,但是对于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从学习区域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名称、划分的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掌握其自然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情感目标:体会各地理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原理,能用哲学的观点观察地理事物。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界线以及划分的主导因素,自然人文方面的差异教学难点: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性教学方法:图表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前置作业学案教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前置反馈重难点探究播放多媒体视频(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师:通过这几幅图片,同学们可以看出我们今天复习的课题是什么?出示目标师:我们进入第一个活动,看看你前置作业完成的如何?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订正答案(根据学案的要求完成任务)。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既快又好,订正后请举手示意。(适当点评完成任务的小组)师:各小组展示疑问并求助(适当点评,鼓励性语言)出示答案(过渡):基础知识过关了,我们将要背着知识的行囊攀登重、难点知识的高峰观看图片生:四大地理区域。学生齐读目标。小组合作:组内相互订正答案,组长记录疑问知识点。完毕后示意。有疑问的小组提问,其他小组解答。核对答案,记性并相互相互提问。以声音图像导入复习课题,形象生动,激发学习热情,明确复习课题。明确目标,带着目的去学习。订正答案的过程也是巩固记忆的过程。(设疑解疑,全面依靠学生)(口、脑并用,知识的提取便于巩固)探究一来看探究一:出示课件(相关图片)(播放中国1月气温分布情况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中国河流分布图、中国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分布图、中国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图等),提问:注意看秦岭和淮河一线与哪几条界线位置接近?要求:把你们的答案一定要落实到学案上。师:其他小组有没有疑问?老师还有个问题,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组成了什么自然地理要素?北方以什么气候为主,南方呢?生:气候。生:北方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师:同学们真是太牛了,相信给你们一道中考题,你们一定能快速做出来。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这么难的中考题都能这么快的做出来,看来探究二对你们来说小菜一碟。仔细观看图片,小组合作,探究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小组展示讨论结果(两个小组)一名同学版图探究结果并讲解。暴露问题,同学之间解决。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自答,有疑难问题抛给学生解决,互帮互学。探究二干旱的大西北教师点拨: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有没有联系?干旱对农业、人口的分布、交通设施的建设等有什么影响?教师点评小组表现,出示课件结构图。教师总结:研究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师:我们现在由大西北飞往湖北和山东,走进考场做几道中考题。(出示中考题)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探究下一个问题,根据老师给你们说的方法,把探究三的结构图画出来。教师点拨:由高生寒,高寒的气候对当地的农业、景观和人口、城市必定有关系。做学案探究以后走进中考题,做学案中考题,并由学生讲解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项。小组合作,根据学案中探究二的提示来讨论得出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小组展示跟着教师的引导,迁出正确答案。设计这个题一方面是突破难点和重点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这个题交给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为下一个探究做准备。巩固练习。探究三:高寒的青藏地区走进中考,习题练习并讲解。组长带领组员绘制青藏地区的结构图。两个小组同学上台展示。并讲解绘制的依据和各个要素的联系。由学生分析联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举一反三。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一步步分析出答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巩固提高本节小结师:三次探究之旅结束了,大家一定都有收获,带着你们的收获来完成巩固提高吧。出示课件。师:通过四大地理区域的复习,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你知道吗?请大家总结到学案上,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说说你们的看法。做巩固提高练习题学生展示,设疑,解疑讨论、总结、发言随堂练习,巩固提高放手给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总结提升板书设计:区域地理(研究)1.位置、范围2.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河流、植被)3.人文地理(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
本文标题:中国地理差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2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