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人机工程学:椅子作业
生活中常用座椅功能设计分析以下举出5种校园内常见的例子1.C座休息椅使用情况:分析:1、靠背角度过小(较休息椅建议小8度)根据“以相对于坐面的角度和靠背的角度来表示的第四和第五节腰椎间的角度”,当坐面角度为7度,靠背角度为99度时,脊柱的弯曲相对中性姿势有约25%的偏离。导致不舒适的脊椎形状。2、坐面深度太浅(34厘米,较建议的休息椅的48厘米小14厘米),导致当腰背贴合于靠背时,臀部后部会有一部分腾空于坐面外,感觉不适。坐满整个坐面,后靠姿势。为避免臀部后部的腾空,使用者多会略往前坐,这时背部主要与靠背上缘的钢管接触,力的集中导致背部不适。并且此时,腰部不能得到支撑,一定时间后即感疲劳,而改换臀部不适的坐满坐面的姿势。3、虽然,坐时仍感觉大腿下的力集中于钢管,不适。这是因为钢管过高,与坐面的钢板未成一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曲面。4、坐面高度过高(较休息椅建议高4厘米),加上坐面前缘的钢管不够下凹,导致相对矮小的使用者的脚不能充分着地,,一段时间后腿部疲劳。5、为求造型,扶手过于倾斜,加上它作为钢材又过于光滑,致使手不易搁于扶手上,于是使用者基本不用扶手。总结:1、该座椅一定程度上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坐面角度,靠面角度,以及呈圆弧形的靠背,使之在短时间内使用不致于引起疲劳。2、在这把椅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使整把椅子显得轻巧、比例均衡,其设计舍弃了靠背角度、坐面角度、坐面深度、扶手角度的在人体工程学的要求。3、建议:a.加大靠背角度,同时靠背上缘的钢管相对靠背钢板更外凸一些。b.加大坐面深度。c.坐面前缘的钢管更下凹一些。d.降低坐面。2、放映室椅使用情况:后靠,姿势自然。分析:1、仅提供背垫,而无腰垫。然而在坐满坐面的情况下,腰部抵到背垫的下缘。虽然,因为背垫为柔软的铺垫,未感到明显不适,这样的设计不很适合。2、靠背角度虽然小于休息椅的建议,但根据“以相对于坐面的角度和靠背的角度来表示的第四和第五节腰椎间的角度”,当坐面角度为6度,靠背角度为112度时,脊柱达到中性姿势。坐于该座椅,感觉腰背放松。3、扶手相对坐面有6度的倾斜,高度虽不及休息椅的建议的要求,但感觉适中,手搁于上面有放松之感。4、靠背与坐面采用柔软的铺垫和饰面。增大人体与椅面间的摩擦,避免使用者为防止滑动而产生的肌肉紧张。更大的益处是,虽然它各参数与休息椅的建议参数有一定的出入,该座椅即使长时间持续使用,使用者也不会感到明显不适。结论:1、这把座椅之较好的坐面角度与靠背角度的相对关系,以及柔软的铺垫和饰面,是其最大的优势,使其得到了较好的舒适评价。2、美中不足是它出于造型的考虑,未设腰垫,然作为观看电影的需长时间使用的座椅,建议设置腰垫3、阅览室椅使用情况:观察阅览室学生使用该座椅的情况所得结论:(1)大多采用的姿势为:坐一半坐面;腿或者弯曲交错,或者向前伸直(偶也交叠)。(2)也有其他姿势,但持续时间都极短。(3)很少有人使用靠背。(4)主诉腰、背、肩疼痛。分析:1、靠背的设计,是该座椅的主要缺点。根据“以相对于坐面的角度和靠背的角度来表示的第四和第五节腰椎间的角度”,当坐面角度为1度,靠背角度为96度时,脊柱的弯曲相对中性姿势有约50%的偏离。导致不利健康的脊椎形状。靠背部分为三根较细的横杆,而非一个支撑面。而横杆的位置设计完全没有根据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导致靠背很少得到使用。坐满坐面时,下横杆抵住腰臀之间,但不觉舒适,同时也未有肌肉放松之感。而若采取常见的坐3/7坐面,则背部仅能靠于一根横杆(上横杆),力集中于背部的该接触点,很短的时间内就造成该部疼痛,使用者不得不改成前坐的姿势。虽然前坐为工作学习时的主要姿势,但保持前坐姿势一定时间后,使用者便希望能够后坐,以舒缓腰背部的疲劳,然而当座椅靠背不能满足缓解疲劳的要求时,使用者会感到异常疲劳,2小时后即表现出坐立不安。2、坐面至桌面距离过高(高于工作椅建议的最大值3.5厘米),致使背部肌肉更为紧张,导致长时间前坐后肩酸、腰背痛。3、无铺垫与饰面,无腰垫。4、优点:a.坐面的前缘设计成圆弧形并做成圆角,有助于前坐时的舒适感。b.座椅厚重而结实,有着良好的稳定性,前坐时不致于翻转。总结:1、我们可以看到,这把木椅造型及形态相对比较符合阅览室的儒雅气氛,而其靠背的轻巧对比于厚实的坐面,使整把椅子显得稳重却不笨重。然而正是这轻巧的靠背,成为这把椅子功效学的一大败笔。2、建议根据人体工程学,加宽靠背的横杆成横板条,并考虑一定的弧度和曲线。4、寝室椅(一)前坐:阅读时,多以手肘置桌面支撑上身。偶有一腿叠于另一腿上。姿势:多为书写与阅读,即坐一半坐面。脊柱的自然状态;且前坐导致的腹部内脏挤压,令人偶感胸闷。分析:1、坐面至桌面距离过高(高于工作椅建议的最大值4厘米),致使背部肌肉更为紧张,导致长时间前坐后肩酸、腰背痛。2、坐面前缘未做成圆角。长时间后,大腿下部不适,致使使用者将一腿叠于另一腿上,以缓解腿部的挤压。前坐导致的脊柱后凸,本就不是3、为硬质座椅,无铺垫与饰面,久坐后导致臀部疼痛。(二)后坐:姿势:多为使用电脑,休闲娱乐时。坐2/3坐面,腰则略呈水蛇状,略驼,以使背可以充分倚靠于靠背上,长时间后又腰部疲劳,变换姿势,腰略挺直,背抵于靠背的上缘,该姿势不能持续很久。长时间使用电脑后,肩疼痛,颈椎脊椎疼痛,手痛。分析:1、不适感主要由于靠背角度过小(小于休息椅建议值7度),且未能支托腰部。2、坐面无铺垫与饰面,于是为保持身体不致在椅子上滑动,会导致额外的肌肉紧张。3、使用电脑本身也是导致不适的一大原因。总结:1,该座椅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坐面角度和靠背角度,和较大面积的面状靠背,使之在短时间的使用下,未有明显不适。2、无铺垫与饰面无根据人体工程学凹凸的硬质靠背与坐面,无腰部支托,较小的靠背角度,较大的坐面到桌面距离,是该椅子长时间使用导致不适的主要原因。3、建议加铺垫和饰面,加大靠背角度,降低桌面高度。5、专教椅(一)后坐:姿势:多为电脑绘图,讨论时。基本坐满坐面,后靠于靠背上,腰背部与靠背很好地贴合。分析:1、靠背:靠背高度离地85厘米,符合多功能椅的设计建议;靠背下缘至坐面后缘的距离也基本接近多功能椅的设计建议。其舒适性在使用中也得到验证:后靠时,腰背部得到很好的支托,腰背肌肉得到放松(当然,这与坐面设计也有相当的关联)。然而,靠背上缘至坐面后缘的距离与多功能椅的设计建议相差较大,因而背部未得到较全面的支撑。不过考虑到该座椅是在教室使用,较高的靠背似乎无必要。2、坐面:坐面高度与坐面深度基本符合多功能椅的设计建议。坐面后缘略高起,前缘大幅度下凹(最下点离地41.5厘米)。后靠时臀部感觉舒适;且大腿下部无异物搁置感,舒适。(二)前坐:姿势:多为书写、作图、会议笔记时。坐1/3~1/2坐面,时常出现座椅向前翻转,后部翘起。分析:1、45厘米的坐面高度对于前坐显得略高,而坐面前缘大幅度下凹。2、于是使用者倾向于坐前1/3坐面,即下凹部分上,有下滑的不适。3、同时,座椅较轻的重量,及底部的接地的不稳,导致座椅向前翻转,后部翘起,处不稳定的状态,给人带来额外的负担。其他:虽然该座椅未设铺垫和饰面,塑料的靠背、坐面上有细密的纹理,满足防止滑动的要求。总结:1、这把椅子的设计,加入大量的曲线,初看似乎非常地考虑人体工程学。而我们经过分析发现,该座椅后坐时相当舒适,前坐时却有种种不足。2、建议:在坐面前部做平,坐面前缘做到离地43厘米的高度(现为41.5厘米),呈圆的并略弯曲即可。C、而那些以人体工程学的要求的作为设计要素之一的座椅则又未充分充分贯彻功效学的要求,显出种种的不足。1、这次所调查的,是各大学中近几年新配备的座椅中最具代表性、并使用于不同场合的5把座椅。2、经过调查,我们看到如今大学生所使用的座椅的基本情况不容乐观。3、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座椅设计的人体功效学意识的薄弱,座椅设计造型等各方面与人体功效学的结合任重道远。A、部分的座椅基本没有考虑人体工程学的要求;B、部分的座椅碍于造型的要求忽略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本文标题:人机工程学:椅子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6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