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石壕吏_课件_PPT
《石壕吏》——杜甫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读准下面字的音:壕逾邺戍惟妪衰应泣咽(háo)(yú)(yè)(shù)(wéi)(yù)(shuāi)(yìng)(qì)(yè)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投】投宿【逾】越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且】况且【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去】离开【完裙】完整的衣服【老妪】老妇【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绝】没有了【泣幽咽】(有人)低声地哭石壕吏(译文)黄昏时分,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差役来捉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去查看情况。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了。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部队做早餐。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复述故事请同学们根据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要求:一句话;讲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是一篇叙事诗,讲述的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作者目睹官吏在石壕村一村民家强行征夫的故事。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1)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4)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暮——投宿——开端:有吏夜捉人夜——住宿——发展:听妇前致词夜久高潮:请从吏夜归天明——告辞——结局:独与老翁别线索:诗人的行踪时间顺序交待了什么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齐读第一段)深夜石壕村老妇、老翁、捕吏吏夜捉人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捉人“捉”字暗示当时的百姓不愿意去当兵,但是官吏不顾及百姓们的意愿,采取“捉”的方式,强迫别人当兵。因此“捉”,刻画了官吏们的凶残和霸道,在如实描绘之中,体现了作者对官吏们残暴手段的揭露和批判。夜捉第一,表明官吏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手段的狠毒,在人们都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了个突然袭击。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何”加重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酝酿出了悲痛气氛。这些人物出场时各自的态度怎样?老妇苦在何处?•第一层:(前6句)•写战争对老妇家造成了巨大灾难•第二层:(中间四句)•表明老妇家家境贫寒•第三层:(最后四句)•老妇被逼主动服役老妇一家三男被征,说明了什么?三男已死二男,又说明了什么?说明兵役之苛酷及战争之惨烈。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藏问于答)老妪“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县吏:___________•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县吏:___________•老妪:室中更无人。•县吏:___________•老妪:惟有乳下孙。•县吏:___________•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县吏:___________•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是我的舞台,秀出我的风采!你家的男人哪里去了?快交出来!难道你家里再也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在哭吗?孩子总有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都不管!今天总得交个人出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夜久”表明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一方面显示诗人以关切之心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根据你的理解概括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安史之乱中遭受战争苦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官吏的凶残,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崇高感情。?脑筋急转弯!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2、文中主要人物是谁?时间:晚上地点:石壕村老妇人家里事件:差役抓壮丁。老妇人和差役。?脑筋急转弯!3、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4、最终抓到人没有?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白天躲避战乱和抓丁。抓走了老妇人,到河阳军中做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脑筋急转弯!6、思考妇人交代的几层意思?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9、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三层:战争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自请服役也暗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有吏夜捉人这个故事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那么,你如何看待战争和平呢?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诗更工。从来发动侵略引起战争都是统治者的过失或罪恶。然而他们的过失往往要百姓来承担。胜,百姓苦;败,百姓苦。但愿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文明战胜野蛮,世界铸剑为犁,三吏三别的惨状从地球永远绝迹!1.背诵并默写全文。2.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本文标题:石壕吏_课件_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65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