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管理思想史本章结构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2.2西方行为科学理论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2.4当代管理理论及其发展基本趋势案例:霍桑实验(1924-1932)访谈研究阶段实验室研究阶段观察研究阶段1924-1928: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包括两个实验:照明试验和继电器装配试验。通过试验表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与生产效率的提高没有直接的关系。1928-1931: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影响生产效率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是人的因素。1931-1932:研究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这一阶段的研究对象是14名线圈装配工人。通过研究表明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形成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18世纪60年代的产业革命早期管理思想家的探索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查尔斯·巴贝奇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泰罗和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标准化管理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主张计划与执行相分离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泰罗和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亨利·甘特。发明了甘特图,在50多家公司运用科学管理法,取得了重大成绩。费兰克·吉尔布雷斯。毕生致力于动作研究和科学管理运动哈林顿·埃默森。他在工作测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消除浪费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公司的组织和目标管理莫里斯·库克。他的主要贡献在于表明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工业领域,而且可以被应用于非工业领域。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泰罗和科学管理理论对泰罗管理理论的评析贡献在管理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为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进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和方法不足“经济人”的前提属于“机械模式”的理论仅局限于解决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和管理效率的研究,而忽视了高层次经营问题的研究。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法约尔和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及其管理理论的特点:从大企业的全局来研究管理问题,并把组织理论作为他研究的重要方向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主要内容把管理职能同其他职能分开,区别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经营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经营财务活动商业活动技术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控制协调指挥组织计划图2-1经营与管理的关系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法约尔和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主要内容明确了管理工作的五项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提出了管理的一般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同一领导,个人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问题,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法约尔和一般管理理论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评析贡献与泰罗的管理理论比较,法约尔的管理理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法约尔还积极地提倡和推进管理教育。不足法约尔管理理论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他的管理原则过于僵硬,不具体。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韦伯和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的第三根重要支柱。他的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被后人尊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主要内容权力论合法合理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魅力型的权力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能是决策)高中低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职能是执行上级的决策)一般工作人员(主要职能是做实际工作)图2-2韦伯理想组织机构图2.1西方古典管理理论韦伯和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评析理想行政组织体系为现代组织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他不仅对古典管理理论的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以后的管理理论有着一定的影响。韦伯所设计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具有高度的机械性,过分强调集权化、制度化,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因素,这可能会助长某些形式的独裁领导,导致组织失去活力。韦伯的组织理论缺乏对组织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这是传统组织理论中存在的共同问题。2.2西方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理论霍桑试验—人际关系理论的出现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社会人”假设职工的情绪与劳动生产率非正式组织的地位和作用2.2西方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对人际关系理论的简评古典管理理论强调通过作业条件和方法的改进、经济刺激来提高生产效率,而人际关系理论认为更重要的是提高职工士气、组织好集体内部的合作、改善人际关系、上下沟通交流,使正式组织的效率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需要平衡起来。它提出改进管理,要让职工参与决策,要协商处理与职工相关的问题,建立面谈制度,注意掌控非正式组织的头头,提高职工的满足度,设法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美化工厂环境,完善娱乐设施、福利设施等。2.2西方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对人际关系理论的简评人际关系理论使管理理论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以“事”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它过多的强调情感的作用,似乎职工的行为主要受感情和关系的支配。过分否定经济报酬、作业环境和外部监督的作用2.2西方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组织人道主义——激励和领导理论探索激励理论亚伯拉罕.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费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了“激励一保健”理论。阿福德提出了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的ERG理论弗鲁姆(的期望值理论,波特劳勒的期望模式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领导理论领导的特质理论领导的行为作风理论领导的权变理论2.2西方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群体行为理论的探索群体行为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它关心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它着重研究各种群体行为方式。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因而要认真分析这一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一些基础性的原理。创始人是法约尔,代表人物是哈罗德·孔茨(HaroldKoontz)。他们提出管理的基本过程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理论建立在七条基本信念的基础上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是美国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他于1938年出版《经理的职能》一书,建立了社会系统理论。这种理论是以协作系统为核心论述组织内部平衡和对外部条件适应的管理理论。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应包括的三个要素,即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联系。经理人员的职能是:①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协作系统;②招募和选聘能最好地做出贡献、能协调地进行工作的人员,并使之有效率地进行工作;③规定组织目标;④授权的职能;⑤决策的职能。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又称“数量学派”、“运筹学派”。它的特点是把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管理研究,制定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式。通过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评估与优化决策。创始人是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特和美国的伯法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支出,得到最大的效果。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内容对组织的认识:经济人研究的目的: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应用范围:管理过程中的计划、控制职能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划论、对策论、排队论、库存论、概率论、计划平身法、模拟法等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管理学家卡斯特、罗森茨韦克等。侧重于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并从系统概念和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目的性等)出发来考察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职能。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从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使各个系统和有关部门的相互联系网络更加清楚,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其理论要点是: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经验学派经验学派又称案例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经验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概括和理论化,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主张通过案例研究经验,只要通过案例研究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的成功经验和他们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便可以在相仿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管理。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是赫伯特·A·西蒙,其代表作是1960年发表的《管理决策新科学》。主要见解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过程:收集资料、设计方案、选择方案、执行方案决策类型: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组织影响力理论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卢桑斯、英国的伍德沃德。这个学派强调,组织行为是复杂的,环境的复杂性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2.3西方现代管理理论经理角色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的推广得力于亨利·明茨伯格这个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经理的实际活动来明确角色的内容。认为总经理们并不按人们通常认为的那种职能分工行事,即只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而是还进行许多别的工作。明茨伯格认为经理扮演着十种角色:人际关系方面有三种: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系人角色信息方面有三种:信息接受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决策方面有四种:领导者角色、故障排除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2.4当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的概念《辞海》中对“文化”的解释:“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威廉·大内在他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指出:“公司文化是由其传统和风气构成的。同时,公司文化还意味着一个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职工活动、意见和行为的规范。”2.4当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的概念我国学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与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观、道德规范、人际伦理关系等。这种观点认为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我们认同的企业文化的定义是: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成的总和,是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行为规范、企业形象的体现。2.4当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传统管理理论的局限:缺乏对人的正确认识,把人始终看做管理的客体缺乏对职工群体的研究,只注重研究单个个体没有找到硬管理与软管理、理性控制与非理性控制的最佳结合点美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的下降美国企业开始反思传统管理的理念,以日为为镜子,兴起了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研究的热潮,出版了一系列专著2.4当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企业文化研究的起始阶段。主要是美日管理学的比较研究阶段。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阶段。美国对日本企业管理经验和经济发展,进行具体的研究,并逐渐由经验形态的总结向理论高度过渡。《日本的管理艺术》以及《Z理论》。企业文化研究的深化阶段。将对管理中文化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上升到理性高度,将文化因素对管理的影响从企业界扩展到其他领域的组织,其逻辑性更加严密,更具学术
本文标题:第二章 管理思想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7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