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传统文化——八卦五行一、《易经》八卦二、阴阳五行说一、《易经》八卦1、《易经》释名及其性质2、《易经》的成书过程3、《易经》的结构4、八卦符号系统及其含义5、八卦的推演原理6、八卦思想与现代科学•一、《易经》八卦1、《易经》释名及其性质《周易正义•序》“夫《易》者,变易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易纬》“《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性质1本是蓍草占卦的记录,是一部算卦的书;性质2爻词记录了世象百态、风土人情,起到了史书的作用;性质3以阴阳二爻为核心,解释世间万物的冲突对抗、此消彼长认识到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的道理,实质是一部哲学书被后世学者称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一、《易经》八卦2、《易经》的成书过程《汉书•艺文志》:《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伏羲画八卦周文王组六十四卦作卦辞孔子作“十翼”周公旦作爻辞时间和作者上古时期中古时期下古时期•一、《易经》八卦3、《易经》的结构由经、传两部分组成“经”指卦形、卦辞和爻辞,“传”指“十翼”以“卦”为基本单位共六十四卦,每卦包括卦形、卦名、卦辞、爻辞经、传本分别成书,东汉末将“十翼”部分内容编入“经”,合成一书《彖》共64条,对应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及卦辞;《象》共450条,解释六十四卦的称“大象”,解释三百八十六爻的称“小象”;《文言》仅有两章,只对应解释“乾”、“坤”两卦。现流传的《周易》中此五篇已与经文混杂《系辞》两篇,相当于《易经》的通论;《说卦》讲解八个单卦所象征的事物及引申意义;《序卦》记述六十四卦的顺序;《杂卦》解说六十四卦的卦义,因其解说不以顺序,错杂而谈,故名为“杂”此五篇传文仍独立成篇列于经文之后•一、《易经》八卦4、八卦符号系统及其含义《易经·系辞》:“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符号的基本单位叫“爻”,四象、八卦都是由爻上加爻得出两仪由单阴爻和单阳爻表达四象由阴阳二爻两两重合得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八卦在四象上各加阴阳爻就形成了八卦图形坤艮坎巽震离兑乾八卦太阴少阴少阳太阳四象阴爻阳爻两仪太极八卦图坤艮坎巽震离兑乾•一、《易经》八卦5、八卦的推演原理阴阳交感原理:阴阳相交则吉,阴阳不交则凶既济卦:已经成功,未济卦:尚未成功,阴阳得位,形完美。阴阳倒反,形错乱。无活力,初吉终乱。有潜力,吉凶未卜。否卦:天上地下,泰卦:地上天下,阴阳不交,凶。阴阳交感,吉。成语:“否极泰来”即源于此上九九五九四九三九二初九卦辞元,亨,利,贞。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一、《易经》八卦6、八卦思想与现代科学创立二进位制的德国数学大师莱布尼兹1701年见到《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后惊叹:“它和我的新算术完全一致”。1930年,中国留法学生刘子华根据《易经》八卦原理推算出第十颗行星的密度、平均轨道运行速度和距日距离,并写成博士论文。现代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西方人相信因果法则中国人更注重从对事物观察中得出经验《易经》六十四卦就是一系列的纪录原型美国学者尼伦伯格等人1966年发现mRNA(核糖核酸)由三个核苷酸规定一种氨基酸称为三体密码而每个核苷酸只含四种碱基中的一个所以四种碱基与三体密码的任意组合共有64种排列方式如果把六条爻的重卦看作三体密码就正好与六十四重卦图完全重合•二、阴阳五行说1、阴阳五行说的起源和形成2、阴阳五行说的基本思想3、阴阳五行说的象器功用4、“五德终始说”5、阴阳五行说与中医中药学•二、阴阳五行说1、阴阳五行说的起源和形成据推断五行说应产生于周朝以前,周朝建立后遭封禁而流失民间,即“周损于野”。阴阳五行说经战国时人邹衍整理重新出世,但其十余万言的著作都已亡佚,其历史哲学思想是通过其他人的引用和阐释流传下来的,其学说也得以列入诸子百家。完整的五行概念最早见《尚书•洪范》,但只强调五行,不提阴阳。西汉司马谈开始将阴阳五行学说合称“阴阳家”。宋代理学家则把阴阳和五行完全融为一体了,认为五行是阴阳变合过程中产生的。•二、阴阳五行说2、阴阳五行说的基本思想五行说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五行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二是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第一种基本观点世间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也就是金木水火土其中以土为主杂以其他元素单一的元素是不能生成万物的物体因组成元素的多少和比例不同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状态选取这五种元素与当时的生产水平和认识水平有关第二种基本观点认为五行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是相互促进有利于发展之意具体表现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也叫相胜就是相互克制维持平衡之意具体表现为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金水火木土•二、阴阳五行说3、阴阳五行说的象器功用“象”是形状、形象;“器”是指用具、容器。“象”的功用是使看不见的东西具有可见的形象。“器”的功用是使不规范的东西得以规范。五行生克理论巧妙严谨,表现了中国人注重整体关照和事物间存在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所以人们就比照五行生克关系来解释其它事物。金木水火土五方西东北南中五色白青黑红黄五音商角羽徵宫五味辛酸咸苦甘五谷谷麦豆黍稷五虫介毛鳞羽倮五官鼻目耳舌口五脏肺肝肾心脾五常义仁智礼信•二、阴阳五行说4、“五德终始说”“五德终始说”是阴阳家学者邹衍提出的每一朝代都占有与五行中某一行对应的一德按照五行相克原理只有占有克制前朝的“德”才能取而代之所以朝代更替必是五行相克的结果黄帝占土德夏禹占木德商汤占金德周占火德夏禹代黄帝是木克土商汤灭夏是金克木周武王灭商是火克金照此推测必定要由占水德者取代周的天下秦始皇自居水德水色尚黑所以秦朝崇尚黑色并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符合水克火的五德终始理论汉武帝时确定了汉应土德并确认以土德治天下的黄帝是汉族人的始祖•二、阴阳五行说5、阴阳五行说与中医中药学阴阳五行说是中医的基本理论表现有三(一)用阴阳五行解释病理(二)用阴阳五行诊病治病(三)用阴阳五行指导配药用药(一)用阴阳五行说解释病理西医以解剖学为基础,把人体分为几个生理系统,再分解为器官、细胞。但是,人体各部分相加并不等于生命整体,所以解剖学解释不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器官移植时抗体发生的排他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系统,分为阴阳的“元气”运行其中,维持生命。阴阳二气虽会因条件发生此强彼弱的变化,但总体平衡,失衡就会生病。脏腑按五行生克关系构成相关性,相互影响和感染,治病也要按五行生克之理去理解“病”与“非病”间的因果关联。五行相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肝木虚邪--“母病及子”肝木→肾水→肺金→脾土→心火→肝木实邪--“子病及母”五行相克肝木→脾土→肾水→心火→肺金→肝木贼邪肝木→肺金→心火→肾水→脾土→肝木微邪贼邪病例秋季发肾病必传于心心再传于肺但秋季旺肺肺不受病心反传于肾肾(克心)亦不受病积于心而发表现为心脏的病(二)用阴阳五行说诊病治病从解剖学的理论出发西医诊治时对不同系统不同器官的病征分别对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西医解释不了病症在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无法辨证施治中医认为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同人身整体有关必须联系起来考察和诊治中医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难经•第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这里说的“五色”“五音”“五味”都是与五脏六腑按五行关系对应的所以可以反映脏腑病症中医治病就是平衡阴阳调节寒热补不足泄有余要从整个人体系统来考虑所以头痛可以医脚脚痛可以医头甚至还要做到人与环境平衡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三)用阴阳五行说指导配药用药我国自古就讲药食同源认为正确进食可以治病称为“食疗”药物可以与食物搭配食用称为“药膳”五谷五果五菜五畜均可与五味对应按五行生克之理服用起疗病健身的作用中药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阴阳配合升降浮沉的学说味属辛甘气属温热者多为起升浮作用的阳性药味属酸苦咸气属寒凉者多为起沉降作用的阴性药按五行相克的理论因病忌食有五味之禁就是“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中药多为复方,由几味至几十味药按“君臣佐使”原则组成。“君”是主药,“臣”是加强主药药效并治疗兼症的药,“佐”是起减轻主药毒性作用的药,“使”是引导药力通达病灶的药。它们共同配合调理人体达到阴阳平衡。时辰有阴阳,药性也有阴阳,服药要应和时辰,补阳的药在子时后午时前服用,补阴的药在午时后子时前服用。
本文标题:八卦五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72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