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HT〗〖HJ〗
-1-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特制定濮阳市国民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五”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以工兴市、科教兴濮、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城市战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顺利完成了“十五”计划,使濮阳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初步统计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382.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了75.0%,年均增长11.8%,高出全省0.3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716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3亿元,是“九五”末的2.4倍,年均增长18.7%。五年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均居全省前列,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以工兴市成效显著。“十五”期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新成效,到2005年全市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6.3:63.0:20.7,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了3.2个百分点。粮食生产能力保持稳定,农业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粮食总产量202.4万吨,优质专用小麦114.88万亩,优质水稻37.65万亩,优质玉米82.81万亩,出口型优质花生35.43万亩,优质尖椒30万亩,鲜切花基地5000亩,速生丰产林68万亩。畜牧业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肉类、禽蛋和奶类总产量分别是“九五”末的1.3倍、1.5倍和11.9倍。以工兴市战略稳步实施,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13.74亿元,年均增长15.1%,占生产总值的55.9%,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8.4%以上。“十五”期间,中原乙烯18万吨扩能改建、中原大化6万吨三聚氰胺和一期30万吨复合肥、林纸一体化10.8万吨化机浆以及濮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力诺集团公司等所上的一批投资大、效益高、竞争力强的项目竣工投产,-3-工业成为濮阳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服务业领域进一步拓宽,第三产业总量不断扩张。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79.3亿元,年均增长12%。批发零售贸易、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初具规模;房地产、物流、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取得新进展。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8.74%,较“九五”末提高了6.84个百分点。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8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成为了濮阳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3.8亿元,年均增长13.8%。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金堤河干流治理一期和第三条濮清南引黄蓄灌等工程,加快了渠村和南小堤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步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相继完成了城市电网改造、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濮上园、黄河路西延、中原路和濮上路改造等项目,打通了东西南北环城公路,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交通运输发展获得新成效。汤台铁路升级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并实现了与国铁直通运输;濮鹤高速竣工通车,大广高速濮阳段开工建设,濮范高速做好了开工前准备工作;国道、省道公路网已基本形成;县乡道路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形成了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4-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对外开放成果丰硕。“十五”期间,改革不断深化,一批国有企业通过破产、出售、租赁、兼并等形式盘活了存量资产,推动了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县域经济顺利完成了“国退民进”;行政管理、投资、粮食流通等体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进展。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年累计达4.5亿美元,年均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1.3亿美元,年均增长12.6%。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增强,贡献率达到43%。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初中生巩固率为99%;城区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建设了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组建了杂技艺术集团。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了市、县两级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体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民身体素质不断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低于“十五”预期目标和全省平均水平。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环境空气达到优良天数的比例平均为83.6%。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0.14%,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24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5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05年城-5-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71.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72.14元,分别比“九五”末增加2508.78元和793元。城镇新增就业五年累计8万人,失业人员累计实现再就业4.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五年来均控制在5%以内。总体上看,五年来濮阳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濮阳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第二节“十一五”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和市场配置资源日臻完善,我国将处于黄金发展期,濮阳发展也将面临难得的机遇。1、世界范围内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向纵深推进,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和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2、国家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在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将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为濮阳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3、河南省“十一五”规划建设五大煤化工基地,依托中原大化等建设豫北煤化工产业基地,将为濮阳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4、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瓶颈”制约逐渐打破,长(治)泰-6-(安)铁路建设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濮鹤高速公路竣工通车以及濮信、濮范、安南和德商高速公路建设,交通优势逐步显现。5、濮阳石油、天然气、煤、盐、土地以及劳动力资源丰富;国电濮阳热电2×200MW供热供电机组建成投产、三强电力集团2×350MW燃气发电机组项目建设、水厂二期及南水北调工程项目实施将提供充足的电、水保障;西气东输工程竣工投用,四川普光气田天然气入豫,经济发展的资源承载能力将得到增强。6、濮阳城市建设成绩突出,相继荣获了“六城二奖”,2005年又成功入选全国魅力城市200强;在内地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濮阳居全国第77位,在河南省居第3位。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知名度提升,为招商引资构建了良好平台。在面临发展机遇同时,濮阳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单一,对原油和天然气依存度较大,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优化调整任务艰巨;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重,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科技含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利用外资规模较小,经济外向度不高,投资规模偏低,制约着经济快速增长;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种矛盾处于多发期,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大。-7-“十一五”时期是战略机遇与矛盾凸现并存的时期,全市上下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科学定位濮阳所处的发展阶段,清醒认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濮阳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二章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主要预期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实施以工兴市战略、科教兴濮战略、开放带动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品牌城市战略,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全面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把濮阳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二节发展原则一是更加注重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态势。把既快又好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发展,通过发展来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8-和问题,实现濮阳经济再上新台阶。二是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更加注重科教兴濮和人才强市,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坚持科教兴濮和人才强市,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健全技术创新体系,把经济增长更多地建立在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的基础上。四是更加注重“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贯彻城乡统筹方针,提高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逐步改变二元结构,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是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为重点,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9-府管理等各个领域的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继续加大开放力度,优化发展环境,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六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公共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利益协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注重社会公平,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加快建设平安濮阳、诚信濮阳、生态濮阳和文明濮阳,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第三节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2005年价格);“十一五”末,力争生产总值比“十五”末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五年累计投资额突破1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略高于经济增长,力争五年实现翻一番;出口总额累计达到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亿美元。——结构调整主要预期目标:“十一五”末,一、二、三产业比达到13:59:28;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预期目标:“十一五”末,全市高速公-10-路里程达到200公里,所有县(区)通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建成豫鲁冀三省交界处的高速公路网。新建改建农村道路5000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和公共汽车的目标。加大金堤河、马颊河治理力度,建设黄河标准化堤防。城乡文化娱乐体育等公益设施更加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供水、供热、供气和治理污染的基础工程满足实际需要。——人民生活主要预期目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
本文标题: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HT〗〖HJ〗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27758 .html